首页 > 分享 >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19年2月趋势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19年2月趋势

一、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

2018年昆明地区气温总体正常,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多,年内春季旱情偏轻,雨季开始期正常,汛期降水量偏多。春季害虫发生重,持续时间长;汛期降水量多,秋季病害易流行。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属于中等发生年景,其中病害中偏重发生,虫害中等发生局部重发生。据植保部门统计,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85.8万亩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44.14万亩次;虫害发生面积41.66万亩次。

全市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季节消长趋势见图1。

图1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季节消长趋势(2018)

图示表明,病害发生第一个高峰在3月,与早春白粉病重发生有关,第二个高峰在7~10月,处于主汛期,田间持续高湿度是病害普遍发生的重要原因。虫害从2月开始上升,5~9月均处于较高峰值,最高值出现在7月,与常年比较,没有出现春季、秋季峰值界限,3~10月发生面积均处于较稳定消长趋势,与3~10月无极端气候影响、以及害虫的有效控制有很大关系。

(一)观赏花卉

2018年观赏花卉病虫害发生面积63.76万亩次。其中主要病害是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根腐病、病毒病和各种叶部斑点病, 发生面积28.71万亩次;主要害虫有红蜘蛛、蓟马、蚜虫、夜蛾类、白粉虱、潜蝇类、介壳虫等,发生面积35.05万亩次。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是大棚花卉三大病害,由于近年来防治水平提高,病害得到较好的控制,2018年白粉病、霜霉病中等发生,灰霉病局部偏重发生;红蜘蛛在大棚花卉上重发生。

(二)加工型花卉

2018年加工型花卉病虫害发生面积8.21万亩次,其中蚜虫3.19万亩次,中偏重发生;白粉病2.95万亩次,重发生,危害程度较去年轻。

(三)中草药材

2018年中草药材病虫害发生面积10.62万亩,其中病害8.52万亩次。昆明的中草药材种植,以三七面积最大,三七疫病、根腐病、灰霉病和圆斑病是危害三七的主要病害;当归等药材根结线虫在一些土壤较瘠薄的种植区危害重;种植经验不足的地区地下害虫、根腐病仍然突出。

(四)其它特色作物

2018年其它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3.19万亩次。其中草莓白粉病中偏重发生、草莓红蜘蛛重发生;人参果疫病防治较好的种植区中等发生,控制和管理不善的重发生。

二、 2018年2月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2019年1月昆明地区出现了几个降水过程,一些时段和局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田间湿度变化较大;入冬以来气温较常年持续偏高,呈现暖冬态势。由于暖冬特征明显,各病虫害监测点1月监测,蚜虫、蓟马、斑潜蝇、红蜘蛛等小型害虫在大棚作物内仍有发生,灰霉病在湿度大和低洼地大棚内中等发生,白粉病零星发生。

2月立春后,随着气温上升,农作物病虫害将结束全年最低阶段,进入始发和逐渐上升阶段。

晋宁区粘虫纸监测点调查,1月下旬玫瑰大棚内诱蓟马成虫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非洲菊大棚内诱斑潜蝇成虫数量同比增16.7%。田间调查,玫瑰白粉病危害率(危害棚块率,下同)20%,灰霉病危害率10%、霜霉病危害率10%;非洲菊斑潜蝇危害率30%,白粉病危害率20%、灰霉病危害率20%。病害发生与去年基本持平。

根据气象预报、1月田间病虫基数和作物布局,预计2月病虫害总体轻发生到中偏轻发生,病虫害主要发生在大棚切花作物上。

2月虫害中偏轻发生。蚜虫在多种露地作物上安然过冬,并正常繁殖,预计2月蚜虫为特色作物的主要害虫,2月萌芽的作物上会受到蚜虫危害;蓟马在大棚花卉作物上开始危害,局部中偏轻发生,重于上年;处于苗期的大棚草本花卉,斑潜蝇成虫开始危害,普遍轻发生,局部中偏轻发生;2月下旬,大棚内节日收获后的残花,如果不及时清桩,红蜘蛛将上升危害。

2月没有大的病害流行,病害轻发生。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一些尚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会因为营养供应等问题出现生理性病害。为迎接春节而准备的盆栽兰科花卉等,浇水不当会引起根腐。康乃馨的黑斑病开始发生。大棚花卉灰霉病呈下降趋势。

三、 2月特色作物病虫害防治建议

1、 2月的重要节日春节、西方情人节,对观赏花卉需求量达到全年高峰,除了本土种植的观赏花卉外,外来花卉种类数量也较大。从省外调运充盈昆明市场的花卉、苗木,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要求携带对方调运检疫证书(副本),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2、 对准备种植特色作物的冬闲田地进行翻耕;土壤板结粘滞的,根据需要增施优质有机肥或腐殖土改良土壤;处于休眠期的作物,抓紧清园、疏沟理墒。

3、 赶两节收获的,节后及时清桩,清除病虫残枝叶集中处理,降低田间基数。

4、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对蚜虫中心虫株进行挑治,其它病虫害视发生情况适时防治。

5、 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设施农业,要注意预防冬春季强降温天气造成的“逆温”对设施内作物的危害。 对于冬季向春季过渡时期气温不稳定影响作物生长、地温低影响根部吸收,造成作物生长速度和营养供应不均衡,作物出现的叶色不正常、黄叶、基部叶缘枯焦等生理性病症,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适当增施氨基酸等叶面肥,并注意保温。

相关知识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19年2月趋势
2019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20年2月发生趋势
棉花病虫害发生实况及中后期趋势预测
2018年冬季粮油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预测
2019年8月中下旬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趋势预测
8月份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及植保工作建议
2021年一四二团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2020年第八师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洛阳市2021年秋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趋势预报
当前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趋势预测

网址: 2018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19年2月趋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3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AI助力智慧农田作物病虫害监测,
下一篇: 每天有上百批年花出口!顺德年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