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的叙事策略
《名作欣赏》 2017年27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无声告白》的叙事策略
黄莹 开通知网号
【摘要】:美籍华裔作家武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叙事、广泛深刻的主题探索,得益于其独特的叙事策略。涉及两代人故事的多线条交替叙事,使得过去和现实交织回响,展开着故事的谜团;占据隐秘但重要支点位置的全视角"角落人"汉娜,代表着隐含作者,揭示着谜团背后的真相,安抚着家庭的创伤;正常叙事话语层次之外,当地报纸的权威补充视角,冷静、直白地揭示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亚裔的孤独和局外感,指涉了种族和文化的严肃主题。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静迪;存在主义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生存焦虑[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年06期 2 祁昕;浅析《无声告白》中异族家庭关系[J];今古文创;2022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鲍曼现代性视角下伍绮诗小说中的主体性思想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3年 2 刘梦月;家庭系统失调—家庭系统理论视阈下的《无声告白》[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2年 3 张扬扬;萨特存在主义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的悲剧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 4 朱雅新;冲突与消解-二元对立视角下对伍绮诗小说的解读[D];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 5 陈萱;追寻本真[D];山东师范大学;2021年 6 牛越;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视角解读《无声告白》[D];辽宁师范大学;2020年 7 汪蓉;《无声告白》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8 王博;后殖民理论视角下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身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年 9 孙仕丽;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无声告白》的叙事策略解读[D];辽宁大学;2020年 10 黄宁;《无声告白》中家庭伦理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莹;《无声告白》族裔文化表征背后的沟通主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莹;《无声告白》的叙事策略[J];名作欣赏;2017年27期 2 赵志刚;华裔作家的民俗文化利用与文学创作研究[J];文化学刊;2021年03期 3 程晓雪;何高大;符号学视域下的“反身份建构”——华裔作家伍绮诗作品的创作透视[J];名作欣赏;2021年30期 4 世华;加拿大五位华裔作家中译作品出版[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01期 5 邹海仑;美华裔作家任碧莲新作《爱妻》[J];世界文学;2005年01期 6 刘竞;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作品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20年05期 7 罗钰润;倾听海外华裔作家的花开[J];文学教育(下);2015年01期 8 苏炜;此心宽处即家园——序江少川《海山苍苍——海外华裔作家访谈录》[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02期 9 林莺;福柯视域下话语实现与法国华裔作家身份建构[J];法国研究;2013年01期 10 邱五芳;关于外籍华裔作家作品的分类[J];图书馆杂志;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际英;魏艳辉;华裔作家的尴尬:试析“赵汤论战”的文类之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回译中的问题——以《喜福会》程乃珊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莉;两代人的引滦情缘[A];中国水文化(2016年第2期 总第146期)[C];2016年 4 项苏云;我和父亲项英两代人的往事[A];铁流(30)[C];2016年 5 刘满贵;《花鼓歌》:美国华人移民文学的里程碑[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6 为了两代人的重生——对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董德华;秦俊贤;试论老年家庭与两代人[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方苞;四个结合是“十个一”活动广泛、深入、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9 曹瑞冬;灯塔的景观叙事与中国的地理想象(1856—1936)[A];开创文博发展新理念——涉海类博物馆工作实践与研究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光林;错位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詹乔;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7年 3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银滢;应晨笔下的中国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衣小伟;论回译策略在华裔作家作品汉译中的应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余希;二十世纪土生华裔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D];湖南大学;2013年 4 王建松;泰国华人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观的表现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殷羽;论华裔作家施玮的灵性写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静;谭恩美:华裔美国作家亦或美国作家?[D];扬州大学;2008年 7 李斌;德国华裔作家周仲铮作品中的创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 8 王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韩素;从你流淌到我—教育与活着[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10 柳宏;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对两代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华裔作家获奖小说讽刺好莱坞[N];环球时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杨雅莲 实习生 陈虹宇 李妍霈;华裔作家:用好故事征服中外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 3 记者 徐振强;法国华裔作家程抱一入选法国院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4 ;华裔作家星耀美国文坛[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康慨;英国华裔作家罗汉娜以诗集《小孩》获科斯塔年度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22年 6 本报记者 繁星;伍绮诗跻身美国主流文坛的“80后”华裔作家[N];新华书目报;2015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移民二代”在欧美文坛崭露头角[N];南方日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陈熙涵;华裔作家非母语写作 引起西方主流文坛关注[N];文汇报;2006年 9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一针一线串起两代人的传承故事[N];雅安日报;2024年 10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一家两代人 共追健康优生梦[N];中国妇女报;2024年
相关知识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叙事策略与艺术性表达
新媒体环境下人物报道的叙事策略——以“剥洋葱people”微信公众号为例
《告白》:华丽篇章难掩空洞
基于叙事理论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内容营销研究
金圣叹的叙事作品结构理论研究
《极花》的意象叙事研究
茹志鹃早期小说的叙事特征
花开花落大爱无声散文
叙事作文栀子花的味道
女性视角下的叙事特点、细节复现与叙事空白——茹志鹃《百合花》个性化叙事艺术研究
网址: 《无声告白》的叙事策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