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

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

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

植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所谓园林植物的环境条件,主要是针对气候因子(温度、

水分、光照、空气)、土壤因子、地形地势、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因子而言,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必须充分了

解环境因子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改造植物,使之更好地为园林绿化事业服务。

一:温 度 因 子

温度因子是植物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具

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而且在这个范围内,各种温度对植物的作

用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所讲的温度三基点,指某一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

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植物各种生理活动旺盛,植物生长发育最好。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植物的生命活动减弱,生长发育减慢;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和最高温度

点,植物的生命活动将遭到破坏,引起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所以说温度与植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是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

1.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一、季节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地球上除了南北回归线之间及极圈地区外,根据一年中温度因子的变化,可分为四季。四季的划分是

根据每五天为一“候”的平均温度为标准。凡是每侯的平均温度为10~22℃的属于春、秋季,在22℃以上

的属夏季,在10℃以下的属于冬季。

不同地区的四季长短是有差异的,其差异的大小受其他因子如地形、海拔、纬度、季风、雨量等的综

合影响。该地区的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于这种季节性的变化,就形成一定的生长发育节奏,即物候期。

物候期不是完全不变的,随着每年季节性变温和其他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而有一定范围的波动,在园

林建设中,必须对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植物的物候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发挥植物的园林功能进而进行合

理的栽培管理。

二、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气温的日变化中,在接近日出时有最低值,在13∶00~14∶00时有最高值。一日中的最高值与最低

值之差称为“日照差”或“气温昼夜变幅”。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为“温周期”。这些性质可以表现

在下述几个方面:

1.种子的发芽

多数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发芽良好,而在恒温条件下反而发芽略差。植物的种子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

下才能吸水膨胀,促进酶的活化,加速种子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从而出芽生长。一般树木种子在0~5℃

开始萌动,以后发芽速率与温度升高呈正相关,最适温度为25~30℃间,最高温度是35~45℃,温度再

高就对种子发芽不利。

2.植物的生长

研究昼夜的温差对多种植物生长的影响后发现,日温较高,夜温较低对植物生长有利。一般白天温度

在植物光合作用最适范围内,夜间温度在呼吸作用较弱的限度内,这样变温越大,光合作用净积累的有机

物就会越多,对花芽的形成就越有利,开花就越多。温差大,也有利于植物的结实,且结实的质量也好。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植物产品的品质。如吐鲁番盆地在葡萄成熟季节,由于气温高,光照强,昼

夜温差常在10℃以上,所以,浆果含糖量高达22%以上,而烟台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昼夜温差小,浆

果含糖量多在18%左右。

昼夜温差大对植物生长有利可能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多,

夜间的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减少,这样植物净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另一方面,较低

的夜温有利于根系合成细胞分裂素。试验证明,生长在11℃和20℃的葡萄根伤流液中均会有细胞分裂素,

而生长在30℃以下的没有细胞分裂素的活性。

三、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在生长期中如遇到温度的突然变化,会打乱植物生理进程的程序而造成伤害,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温度的突变可分为突然低温和突然高温两种情况。

1.突然低温

由于强大寒潮的南下,可以引起突然的降温而使植物受到伤害,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寒害

这是指气温在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受害植物均为热带喜温植物,例如轻木

(Chroma lagopus)在 5℃时就会严重受害而死亡;热带的丁子香在气温为6.1℃时叶片严重受害,3.4℃

时树梢干枯;三叶橡胶树、椰子等在气候降至0℃以前,叶色均变黄而落叶。

当气温降至 0 ℃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

(2)霜害

物的受害称为霜害。如果霜害的时间短,而且气温缓慢回升时,许多种植物可以复原,如果霜害时间

长而且气温回升迅速,则受害的叶子反而不易恢复。

(3)冻害 气温降至0℃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

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死亡。

植物抵抗突然低温伤害的能力,因植物种类和植物所处的生长状况而不同。例如在同一个气候带内的

植物间,就有很大不同,以柑橘类而论,柠檬在-3℃受害,甜橙在-6℃受害而温州蜜橘及红橘在-9℃

受害,但金柑在-11℃才受害。至于生长在不同气候带的不同植物间的抗低温能力就更不同了,例如生长

在寒温带的针叶树可耐-20℃以下的低温。

应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状况,对抵抗突然低温的能力有很大不同,以休眠期最强,营养

生长期次之,生殖期最弱。此外,应注意的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抗低温能力亦是不相同的,以

胚珠最弱,心皮次之,雌蕊以外的花器又次之,果及嫩叶又次之,叶片再次之,而以茎干的抗性最强;以

具体的茎干部位而言,根颈,即茎与根交接处的抗寒能力最弱。

这些知识,对园林工作者在草坪植物的防寒养护管理措施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4)冻拔 在纬度高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土壤由于结冻膨胀,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

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多发于草本植物,尤以小苗为重。

(5)冻裂 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

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当树液活动后,会有大量伤流出现,久之很易感染病菌,严重影

响树势。树干易冻裂的树种有毛白杨、山杨、椴、青杨等树种。

2.突然高温

这主要是指短期的高温而言。植物生活中,其温度范围有最高点、最低点和最适点。当温度高于最高

点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新陈代谢作用,温度过高时可使蛋白质凝固及造成

物理伤害,如皮烧等。

一般言之,热带的高等植物有些能忍受50~60℃的高温,但大多数高等植物的最高点是50℃左右,

其中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略高,前者近50℃,后者约46℃。

二:温度与植物的分布

由于温度制约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因而温度因子也就成为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如把木棉、凤凰木、鸡蛋花、白兰等热带、亚热带的树木种到北方就会冻死,把桃、苹果等北方树种

引种到亚热带、热带地方,就生长不良或不能开花结实,甚至死亡。各种植物的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

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树种对温度变化幅度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对这种

植物称为“广温植物”或“广布种”;

对一些适应能力小,只能生活在很狭小温度变化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植物”。植物除对温度的变幅有

不同的适应能力因而影响分布外,它们在生长发育的生命过程中尚需一定的温度量即热量。根据这一特性,

又可将种植物分为大热量种、中热量种、小热量种以及微热量种。

一般认为,极端低温和高温是限制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水平分布的南北界限,即北面的低

温界限和南面的高温界限。如白桦、云杉的自然分布不达华北平原,是受高温限制,高温限制植物分布的

主要原因是破坏了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光合呼吸平衡;

其次是植物得不到必要的低温刺激而不能完成发育阶段,樟树不过长江,杉木不过淮水,则是受低温

限制。另外,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会在不同海拔上出现不同植物种类。

三:生长期积温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的各个发育阶

段需要的总热量是一常数。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积温常用来表示植物对热量要求。

植物完成其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定温度总量称为积温。通常把植物整个生长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高于一

定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称为某植物生长期或某发育阶段的积温。积温分为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两种。有

效积温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阶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

生物学零度为某种植物生长活动的下限温度,低于此温度植物则不能生长活动。活动积温是以物理零

度为基础。则某一阶段内0℃以上的日平均温度总和,即为活动积温。计算时只需将某一时期内的平均温度

乘以该时期的天数即得活动积温。

例如:某一树种,发育起始温度(生物学温度)为5℃,到开始开花需30天,在此时期内的日平均温

度为15℃,则该树种完成开花阶段需要的有效积温为:(15~5℃)?0=300℃活动积温为:(15~

0℃)?0=450℃。

由于植物因地理起源不同,种类不同,生物学零度不同。在温带地区,一般用5~6℃为生物学零度;

在亚热带地区,常用10℃;在热带地区多用18℃作为生物学零度。

不同植物在整个生长期内,要求不同的积温,这与树种的原产地温度条件有关,如原产寒温带的落叶

松、红松、紫杉等,其开始生根、发芽要求的温度低,并适应较短的温度期和较凉爽的夏季;而原产亚热

带的树木如柑橘类等开始生根、发芽要求的温度较高,并喜炎热的夏季。根据植物需要的积温量,在引种

时要考虑引种区的积温条件,才能取得成功。如观赏果类花卉的四季橘,引种到北方,通常不能在自然条

件下正常开花结果,只有在温室内才能栽培结果。

各种树木在其生长期内,从萌芽到开花至结果成熟,都要求一定的积温。同树种不同品种对热量要求

不同,一般一年生树木中营养生长开始早的品种,对夏季的热量要求较低;反之则高。

同品种树木在不同地区,对热量积温要求也有差异,这与生长季长短和昼夜温差有关。生长季短,但

夏季温度高时,可缩短积温的日数。夜间温度低,呼吸消耗少,而白天温度高合成碳水化合物多,则需要

积温日数也相对减少。

由于不同气候带,气温相差大,植物的耐寒力也各不相同。以植物耐寒力的不同,通常将植物分为以

下3类:

1.耐寒植物

此类植物有较强的耐寒性,对热量不苛求。如牡丹、芍药、落叶松、红松、山杨等。

2.喜温植物

多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在生长期间要求高温,耐寒性差。如柑橘、榕树、樟树等。

3.中庸植物

多原产于温带较暖处。对热量要求和耐寒性介于耐寒植物和喜温植物之间,可在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内

生长。如松、杨、杜鹃花等。

原文链接:http://www.cp688.net/153/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严贤春版—2环境因子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与化学调控技术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园林植物与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的关系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培养方案
江苏自学考试园林植物与栽培学教材大纲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关键点
《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2023河南农业大学808园林植物栽培与遗传育种考研大纲已发!
《学习园林植物与花卉欣赏及心得体会》

网址: 园林植物生长与环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16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干货收藏!智研咨询重磅发布:中国
下一篇: 园林绿化工程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