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译本:丰子恺.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插图来源:大和和纪《源氏物语》
“空蝉”,是我认为所有女子中最美丽的代号。她的性情也恰如其名,静心寡欲。
但我还是想了很久,才决定要写一写空蝉。
与其他女子那些惊世骇俗的关键词相比,空蝉常为人称道的是她的洁身自好,矜持坚贞——传统的贞洁烈女。
温柔中含有刚强,好似一支细竹,看似欲折,却终于不断。 ——《源氏物语》第三回 空蝉伟大,但是多么无趣,闻之直想和她一同剃度为尼。
可是,当我再次翻看《源》中关于空蝉的片段,却猛然发现,她留给源氏一个冷酷无情的背影,可她自己的脸上,也是挂满了泪珠。
这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这名活佛一样的女子产生了无限怜惜。
空蝉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与自己憧憬的恋情擦肩而过。
第一次错过,青春年少的空蝉,嫁给了一个老头。
空蝉的姿色不甚艳丽,却也是清秀可人,仪态端庄。她的父亲曾想送她入宫,想必对她也有过悉心的教导和培养,才情纵使不出众,也必有可圈可点之处。
这般美好的女孩,为何会在青春盛年成了老头伊豫介的续弦,继子似乎比她都要年长?
我们只能从“意外之事”这四个字中加以想象。父母早早地撒手人寰,留下她和幼小的弟弟守空闺——可想而知,这样的花季少女,就像一只乖顺的兔子被扔进夜晚的森林,四周全是觊觎她的豺狼虎豹。
兴许是矮子中间选将军的结果,又或者像大和和纪老师的想象那样,是因为伊豫介在乱世中给了她庇佑。再或者,他如果要采取强硬手段,也并不是难事。
总之,空蝉成为了这个老地方官的美貌娇妻,一树梨花压海棠。
丈夫对她不错,可几十岁的年龄差,注定了他们不会有太多共同语言,更何况,继子竟然还在垂涎她的美貌。
空蝉也觉懊悔,然而,我想她也已经麻木了。
不知空蝉委身于伊豫介的那个夜晚,是怎样的情形。但我想,以她的性格,必然已经是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既然注定是得不到爱情,不如将所有的期许与悸动尘封起来。
她一定以为,这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只是没有想到,她还会有第二次错过。
寻常的夜晚,空蝉呼唤着侍女中将君,却忽有一名翩翩公子拉开她的隔扇:“刚才你叫中将,我正是近卫中将。”
身为人妻,贞洁如空蝉,自然是恼恨的,任源氏如何甜言蜜语,也只“装成一个不解风月之情的愚妇”,不为所动。
然而,她那惊羞恍惚的神色、事后自觉配不上源氏的心情,却彻底出卖了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爱情,怎样的活菩萨都做不到无动于衷,更何况这个女子从未品尝过爱情的滋味。
空蝉悲切地说:“如果我这不幸之身未嫁之时和你相逢,且结得露水姻缘,可能会引以自豪,有望永远承宠,聊以自慰。但如今我已嫁人,与你结了这无由似梦的露水姻缘,真叫我意乱心迷,难以言喻。” ——《源氏物语》第二回 帚木这到底是抗拒时的说辞,还是她的肺腑之言呢?
源氏分明已在枯萎的草丛中点燃了一把火,顷刻便有了燎原之势。
除进展不明的藤壶外,空蝉是书中源氏第一个亲近的女子。初次热烈求爱却碰了一鼻子灰,反而让源氏跃跃欲试。
买通空蝉的弟弟,屡次三番写信追求,可一封封情书杳无回音,两次企图夜袭也都扑了个空。
彼时的源氏只有17岁,懂得猎艳,却不懂女人心。他恨这女子薄情寡义,“甚是可恶”。
可他哪里想过,空蝉也在独自垂泪,辗转反侧,恨不逢君未嫁时;她以为源氏已将她忘记,虽松了一口气,可那梦般的一夜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逃脱了源氏的夜袭,留下蝉蜕似的单衫被当作纪念,她还像个暗恋中的小女孩儿一般,懊恼那衣服已经旧了,实在难看。
年轻的源氏身边不乏出众的女子,他只看到自己颜面尽失,却看不到空蝉的方寸缭乱。
他不懂那卑微的、不被世间祝福的爱恋,即使将它深深地埋在心里,也要耗尽空蝉所有的气力。
这盛大的火焰,终究还是被扑灭了。空蝉远走高飞,那件蝉衣,也物归原主。
第三次错过,已经是12年后。
世事多变,空蝉的丈夫去世,为躲避继子的骚扰,她斩断了情缘,遁入空门。
源氏历经人事沧桑,不复当年轻狂的少年郎。他懂了空蝉的重重顾虑,也尊重她的选择,决定给她以保护。
可是,纵使重逢,他们也没有了再续前缘的机会。这次错过,便是永远。
其(空蝉)修行之精勤,令人真心感动。经卷、佛像的装饰,以至净水杯等细小器物,无不精致雅洁,令人看了觉得此人品质毕竟与众不同。 ——《源氏物语》第二十三回 早莺空蝉倒是极为顺利地适应了尼姑身份,像是天生就该如此似的。想来,从嫁给伊豫介的那一天起,她便已与佛门子弟无异了吧。
空蝉在终生的不幸之中,也获得了一点幸运。有人说,这份幸运是源自她对婚姻的忠诚,如果她真正为自己活过一次,不过是会成为一个平民版的藤壶,要用余生的罪孽来偿还。
可是,凭什么呢?空蝉凭什么不能为自己而活呢?
她本该成为桐壶帝的嫔妃,去体验其他女孩儿所经历过的一切爱恨情仇。即使受伤,也好过什么都还没经历过,便已心如死灰。
这样一想,古代中国留下的一座座贞洁牌坊,背后其实藏着一个个悲剧。她们还那么年轻,心却被拷上枷锁,长满了青苔。人们歌颂着烈女的坚贞,却漠视了她们的苦楚。
所以我认为,空蝉的幸运,不是因为她拒绝了源氏,而恰恰在于,她遇到了源氏。
那个英俊的公子路过了她的生命,于是这颗垂垂老矣的心,有生以来唯一一次,在她年轻的躯壳里热烈地鼓动了一回。
《源》就是平安贵族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个社会有如一条湍急的河,一个个女子排着队走上男人搭建的独木桥,不得不步步为营,一不留神,就会落入滚滚浪涛。
可紫式部却偏偏在其间安排了一个格格不入的胧月夜,她迈开大步子follow her heart,硬生生地把这独木桥走成了康庄大道。
胧月夜握着一手绝世好牌,才貌双全与她的高贵身份相比,已经算不得多大的优点——实权派右大臣宠爱的小女儿,霸道皇妃弘徽殿女御的妹妹,早已被皇太子朱雀看上的准妃子。入宫前的起跑线,离终点不过一步之遥。
可她非要与别的男人纠缠在一起,导致只能屈居尚侍之位入宫,而这个男人偏偏是源氏,家族的政敌。另一边呢,源氏也不是诚心爱她,对方父亲有意让步,他都无意娶胧月夜为妻。要知道,与源氏联姻对胧月夜来说可是“下嫁”。
人们说,这个女子轻浮又愚蠢,把一手好牌给打得稀烂。
的确,如果不是父亲身居高位,如果没有爱她深沉的朱雀帝,胧月夜的下场,大约就是一曲空闺怨。
这样前卫又开放的女孩儿,无论在那时还是现在,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或许都无法为多数人所接受。
可是,这位奇女子挥挥衣袖说,“我不在乎”。她不要在后宫的塔尖如履薄冰地生存,她只要拥有此刻想要的一切,哪怕只是片刻欢娱。
胧月夜于烂漫的花宴中遇到了她钟爱的男子。听起来很浪漫,其实是源氏酒醉后的强暴行径,更会毁了她的未来。如果是其他薄命的红颜们,从此以后,定是终日忧愁哀叹。
可我们的胧月夜小姐呢?得知对方是源氏公子,她竟觉得惊喜,“春心缭乱之极”,直到入宫为妃的日子近了,还在回忆那一夜的迷离春梦。
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她的心情,大概是“管他三七二十一,睡到就是赚到”。
尔后重逢,继而爱如潮水,密会私通,“夜夜榆次,竟无遗缺”。甚至是——
有一次,五坛法会开始,朱雀帝洁身斋戒。两人便乘此机会,重温旧梦。……法会期间,来往人多,这个房间又靠近廊下,因而中纳言君提心吊胆。……春宵苦短,不久已近黎明。但闻值夜的近卫武官高声唱道:“奉旨巡夜!”声音就在近旁。 ——《源氏物语》第十帖 杨桐然而,这样肆意盛开的花朵,无法为世间所接纳。最终,免不得东窗事发,情郎流放须磨。虽然源氏的失势已是必然,可作为导火索,这场炙热的爱恋成了两人一生中最大的丑闻。
胧月夜虽免于受罚,然而,恋人远走令她伤心欲绝,丑闻缠身令她无法得到世人的祝福,面对温柔的朱雀帝将一生羞愧难当——这是她为自己的放纵付出的代价。
然而,源氏的流放,既让源氏获得了磨炼,更是使得胧月夜的理智渐渐占了上风。
朱雀帝又道:“我虽生于人世;但丝毫无趣,更不求长生。若我即刻死了,你如何想?倘你以为我的死尚不及须磨那人的生离可悲,那我的灵魂也要不安的。古歌道:'相思至死有何益,生前欢娱胜黄金。’此为不解来世因缘的浅薄之见吧!”他深感世事沧桑,但语态却格外温存。胧月夜更不胜悲,泪流满面。朱雀帝便道:“如此,你在为谁流泪呢?” ——《源氏物语》第十一帖 须磨依我见,胧月夜的泪,是为朱雀帝而流——他的爱,她一直都是知道的呀。
从一开始她就明白,与源氏的恋情会动摇自己的将来,更是清楚,源氏漂亮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浮薄的心。
源氏公子对她说道:“我还未请教芳名呢。要不然我今后怎么找你?我想你也不愿意就此情断吧。”女的便吟诗道:“妾若不幸赴泉壤,汝苦为妾扫墓无。” ——《源氏物语》第八帖 花宴——“即使我死了,你都不会来为我扫墓,(又何必留下我的姓名呢?)”
嫁入宫中后的她又何尝不知道,“清秀堂皇的朱雀帝对自己一往情深;源氏公子虽潇洒俊美,却不及朱雀帝感情真挚。”
只是奈何,她遇到了世间最难解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
或许大多数人都会图个安稳、选择后者,胧月夜却毅然选择了“我爱的人”。轰轰烈烈过,也肝肠寸断过,她也终于看清了,“爱我的人”是多么可贵。
看清了朱雀帝的好,她便也从此死心踏地与他共进退,从此便与源氏断了交集。
无论是哪种选择,胧月夜都没有过半点委屈,因为那都是她心里真正想要的。
与源氏重逢时,他们都已经年逾不惑。
朱雀院成遂了出家之志,胧月夜恢复了自由之身。
在源氏强硬促成的会面下,年轻时的梦又再次苏醒。他们再续前缘,同样的初夏,同样的风景,一切都一如几十年前那个缱绻的花宴之夜般热烈。她的内心不无羞愧,却“又觉得此人好比花蕊,实在可爱。”
也许此时,又会有人说胧月夜轻浮。还有人说,源氏依然是那个薄情郎,竟“对意志不坚的胧月夜心怀轻蔑”,她如此这般,又是何必。
可我看,源氏全无诚意的心,胧月夜依旧是清楚的。否则,对源氏的会面要求,她也不会言辞抗拒;否则,在听闻侍女“跟了源氏大人又何妨”的意见时,她定会动心。
可她还是任由了这旧情重新翻涌。胧月夜,依旧是当初那个追风逐月的女子。既然在俗世已经活到了尽头,何妨最后为自己活一次,就当是为自己的一生打一个句点呢?
温存过后,胧月夜瞒着源氏,决绝地遁入了空门。这倒惹得源氏大为不快,他哪里晓得,这是胧月夜的最后一次任性,也是此生最伤感的任性。
她的心想要爱和欲望,她便给它以爱和欲望。这与自己将来如何,与世人的看法如何,与这份情值得与否,都没有关系。
的确,胧月夜的冲闯,也是她的欠考虑。而她和源氏也双双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此,她也感到过懊悔和愧疚,为朱雀院,也为她自己。
然而,在胧月夜剪断青丝的前一瞬,回首往事,应当是觉得对得起自己了。
在那样的社会,女子终生都是父亲、兄弟、丈夫和儿子的木偶和工具人,随着风云万变的政局,她们被安放到不同的位置,满足男子不同时刻的需求。
唯有胧月夜,用力地挣脱了那一根根提线,在属于她自己的舞台上上演了耀眼的一生。
纵使是头破血流,至少不枉来这人间走过一趟。
相关知识
操刀《恶之花》封面、《源氏物语》插图,他把书变艺术品
朝颜
《花未眠》:一部美学启蒙之书
【夏季常见花坛花卉(一)】朝颜
【花卉科普】每天认识一种花—朝颜花
带你识花——笹百合
夕雾花的传说和花语
有2种不同的名字的花,像牵牛花
盛夏禅意香水赏:凉风中的水莲花之韵
探秘文化中樱花的美丽象征
网址: 《源氏物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1953.html
上一篇: 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 |
下一篇: 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