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以爱育爱 聆听花开】优秀家庭教育故事分享③

【以爱育爱 聆听花开】优秀家庭教育故事分享③

以爱育爱

聆听花开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从引路人转变成为同行者,与孩子一同浇铸艺术梦想,让热爱闪闪发光。今天,和我们分享家教故事的是来自长兴县的施洋家庭。

父母之爱托起未来“角儿”

9岁获得全国“和平杯”小票友邀请赛银奖,10岁被浙江京剧团破格选送至浙江职业艺术学院接受专业训练,2023年成为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正式演员……一名山村女孩的艺术成长之路,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陪伴。

再忙也要讲故事

施洋所在的长兴县方岩村有着“浙北戏迷村”的美誉,在上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方岩京剧团”。施洋出生在一个戏迷之家,她的曾祖父是京剧团的琴师,舅舅是当地有名票友。小时候,家中电视机播放最多的是京剧,大人的话题聊得最多的也是京剧。

妈妈还时常讲起曾祖父带着村民学戏的故事: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曾祖父每天凌晨到山岕里练琴;村民们把丝绵、粮食拿去卖了凑钱购买道具;过年期间,剧团都要到周边乡镇演出,一演就是半个月,不收一分钱……妈妈讲述的这些故事,让年幼的施洋开始了解戏剧文化,认识了梅兰芳、盖叫天等德艺双馨的戏剧前辈,以及穆桂英、李铁梅等剧中人物,懂得“文化惠民”,也懂得了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以说,妈妈是施洋爱上京剧的引路人。

再累也要学京戏

刚入学,施洋就报名参加学校特色团队“小京班”,从此,她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在了学戏上。为了有更多时间学戏,施洋在文化课学习时更下苦功。每天放学后,施洋的妈妈陪伴女儿做好作业,就会打开收录机,开始一句一句练唱。有时一个唱腔不准,一个字唱不到位,妈妈就会带着她到老师家请教。若老师不在家,妈妈就陪着女儿反复听范唱,年幼的施洋常常伴着戏剧声入睡。

每当“小京班”外聘老师来校教戏,妈妈会到学校陪着女儿学习。女儿在课堂学,妈妈在窗外看,后来老师让妈妈也进课堂听课,母女共同学戏成为佳话,回家练习时,就能凭记忆帮女儿纠正动作。因为长期的陪伴,女儿进步飞速,常常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一家人都会集体出行。家人的支持,让施洋更有决心学戏,她曾说:我的成功是爸爸妈妈“陪”出来的。

再难也要请老师

学戏要跟好老师,施洋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德艺双馨的老师。施洋的爸爸是油漆工,妈妈为了陪伴女儿辞去了工作,但为了能让施洋得到专业指导,生活不算富裕的父母从不心疼钱。在备战“和平杯”大赛前,每个周末他们都要送施洋到杭州接受专业老师辅导,坚持了四个多月;为顺利通过浙江京剧团招生考核,父母带着她在湖州寻找老师长期辅导,在宾馆一住就是半年;在施洋就读浙江职业艺术学校期间,为了让女儿双休日可以心无旁骛练习,夫妻两人从不强求孩子回家,而是自己赶到杭州看望女儿、送上鼓励。

学艺十年,现在的施洋已成为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的正式演员。“父母常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用更大的努力来回报老师”,施洋一有空就会回到母校,协助老师辅导“小京班”的训练。勤学刻苦、知恩图报是施洋一家的优良家风,“戏要学好,做人更要学好”,用汗水浇铸的梦想终将闪闪发光。

主办:湖州市妇联

供稿:市妇联权益部(家儿部)

监制:市妇联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以爱育爱 聆听花开】优秀家庭教育故事分享③》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家庭教育宣传周
城镇中学举办家庭教育分享讲座
震林简讯:我校七年级成功举行家长会暨“梦想与爱同行”大型感恩励志家庭教育演讲会====攸县震林中学
保定学院办学120周年优秀校友系列讲座开讲 校友吕凤奎分享“花开远方”的创业故事
「名人聆听故事」名人聆听故事的例子
以心育心 守望花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个性化教育故事
聆听花的声音,那些年菏泽人与牡丹的故事…...
齐智利:以爱浇灌,静待花开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行时】社区“石榴花”家教站抓实家庭教育指导
感恩励志教育撼心灵,家校共育之花满校园====攸县震林中学

网址: 【以爱育爱 聆听花开】优秀家庭教育故事分享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58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精选2
下一篇: “幸福五色花”家庭教育指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