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正逢立春时节,万物复苏,2021武汉东湖梅花节也在暖阳中开幕了。800亩东湖梅园内,除了2万余株340余品种的梅花陆续开放外,还有多个赏梅文化活动让游客“梅”开眼笑。
东湖梅园早梅开放。记者何晓刚 摄
江梅初开,春节期间迎梅花盛花期
3日早上,东湖梅园门口热闹的舞狮表演拉开了梅花节的帷幕。晨雾朦胧中,梅园暗香浮动,赏花游客纷至沓来。
东湖梅园门口的舞狮表演。记者何晓刚 摄
“目前梅园内蜡梅花已经全部盛开,江梅、粉皮宫粉等早梅品种也在陆续开放。”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江润清介绍,“梅花品种不同,开花时间也不尽相同,春节期间正好是梅花的盛花期,花期一直能持续到3月中旬。”
汉服女孩在梅花树下赏花。记者何晓刚 摄
当天天气晴好,除了赏花游客,还有大量汉服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赏梅贵含不贵开,梅花枝丫的形态,就非常有神韵,枝头上一个个欲开的小骨朵非常灵动可爱。”汉服爱好者盼盼说道。
梅花写意盆景、蜡梅插花展各领风姿
“在室内赏梅,将梅花的地景与风景照相结合,别有一番韵味。”在一枝春馆内赏梅的陈先生感叹道。
一枝春馆内梅花地景。记者何晓刚 摄
一枝春馆是东湖梅园十景中的一景,颇具江南园林风格。馆中除了梅花地景,还有写意盆景和梅花相关的书画作品、摄影作品。梅园工作人员司新成介绍:“我们以梅花为主进行布展,将远山近水的大自然之神韵与梅花姿、花香、色韵相融合,让游客欣赏到这些忠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写意作品。”
在中国梅文化馆,百首与梅有关的诗词布置在长廊两侧,品梅堂、艺梅轩、赏梅苑设有古色古香的书画及精心修剪的蜡梅插花展,探梅馆内则通过文字、照片、实物和影像向游客介绍东湖梅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东湖赏梅,看的不仅是梅花,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气节。”市民蒋先生说。
品摄影作品,看不一样的梅园
当天,不少摄影爱好者趁着晨雾还未散去,赶来梅园拍照。“我就住在东湖边,特地办了一张年卡,一有时间就和朋友来梅园拍照,将梅花与周围环境相结合,譬如红窗户、白墙灰瓦,就很出片。” 摄影师叶萍说。
爱好人像摄影的巫巍说:“在梅园很适合给穿汉服的女孩拍照,无论是在梅花树下,还是在长廊上、小桥边,随手一拍都是古风大片。”
游客在梅园观看摄影展。记者何晓刚 摄
在东湖梅园大草坪上,48幅梅花摄影作品在此展出。东湖磨山景区工作人员邹卉介绍:“这些图片都是从东湖历届摄影大赛投稿作品中精选的作品,有山水相依的梅园鸟瞰图,有傲雪绽放的梅花图,还有极富诗意的梅园小景。”
变装拍照,这样逛梅园很美
在中国梅文化馆馨香亭、梅园冷艳亭,均搭设富有宋风美学的梅花仙子变装馆作为互动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游客走入其中,或提笔写字,或拈花浅笑。
“中国梅文化馆馨香亭以琴棋书画为主题,配以古琴、古画、文房四宝;冷艳亭则是罗幔轻纱风,搭以香炉、青瓷、书画、建盏等小物件,让游客实景拍摄,更具美感。”东湖磨山景区工作人员说。
汉服女孩在梅花仙子变装馆写字。记者何晓刚 摄
“这里节日氛围非常浓厚,很适合拍全家福。”站在国潮风网红打卡点的汪女士说。国潮风网红打卡点位于梅园大草坪处,有以仙鹤、祥云、灯笼、梅花等元素点缀的拱门和象征古今文化相融的展板。
游客在国潮风的网红打卡点拍照。记者何晓刚 摄
目前园区正在征集“最美全家福”,只要您在梅园拍摄过全家福都可发送到邮箱cjrbdhsy@163.com。图片一经选中,将在东湖梅园展出,并邀请您全家免费重游梅园。“最美全家福”投稿时间:2月1日—2月19日。
此次梅花节票价40元/人次,梅花节期间将开展系列赏梅优惠活动,60岁以上不满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可享受半价入园的优惠;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年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入园。
交通指南:
1.绿色出行:可驾车或乘公交地铁到东湖绿道的任意驿站进入绿道,租一辆自行车,骑行至东湖梅园赏梅。
2.乘坐公交车:可乘坐公交车到鲁磨路磨山站下,步行约10分钟后抵达东湖梅园。从武昌、汉阳来的游客可搭乘413路、401路公交;从汉口来的游客可搭乘402路公交。
3.自驾导航:东湖梅园。开车的游客请根据工作人员指引停车,游玩返程请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支付停车费并有序驶出。
安全防疫:
无预约,不出游。东湖梅园采取分时预约制游玩,游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描“游湖北”对应的二维码进行提前预约。入园时或检票时核销预约码成功后方可入园。预约成功,入园的游客请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行程卡、健康码,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核验健康码、核销预约码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文明出游。(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范雅琴 宁秀梅 通讯员翟宇清 邹卉)
赏梅不必晴天扎堆,细雨微风更有意境
“原来古人赏梅有这么多讲究,真是涨知识了。”2月3日早上,2021武汉东湖梅花节在东湖梅园拉开帷幕,梅花专家现场分享赏梅心得,为游客讲解古今赏梅的“小窍门”。
每年腊梅花开,游客总分不清“腊梅”“蜡梅”“梅花”的区别。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润清现场解答:“梅花和蜡梅其实没有‘血缘关系’,梅花是蔷薇科梅属植物,蜡梅则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花期花色均有差别。易被市民游客误读的‘腊梅’,其实应是‘蜡梅’,因为它花瓣色似蜜蜡,质感像蜡烛而得名。”
东湖磨山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湖梅园客流量易受天气影响,阴雨天游客较少,天晴时又易形成客流高峰。
对此,江润清建议游客,细雨微风独有趣味,不必扎堆出行,可错峰赏梅。“宋朝张功甫曾撰写《梅品》,专门介绍如何赏梅,可以看出古人对赏梅意境的追求更多元化。”江润清说道。
在东湖梅园,摄影爱好者拍摄蜡梅。赵丽 摄
据《梅品》记载,赏梅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秤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等情况下,赏梅更富诗情画意。
江润清说,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濛濛细雨,抑或是香雪成海,都能构成独特的赏梅情景。并且梅花之美,不仅在于花朵的洁雅,还在于梅枝的苍劲。梅花的美是全方位的,花美、枝美、桩美,缺一不可。
梅花按照枝型分为直枝类、垂枝类和龙游类。即使在梅花盛开期,梅树枝条依然十分突出,梅树整体显得疏爽秀逸。梅桩的欣赏,古人多以“老干偃盖、苔藓封枝、盘根错节、疏花点点”为佳品。有的弯曲有致,有的横卧盆面,有的斑驳透空,甚至有些主干虽风化似枯木,但仍萌发新枝,着蕾绽花,显示顽强的生命力。(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文婕 通讯员翟宇清 邹卉)
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
原标题:《逛花展、拍大片、玩变装……东湖梅花节让你“梅”开眼笑》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寒潮来袭东湖梅园中的梅花却傲霜绽放 春节期间迎最佳观赏期
腊梅盛放满园飘香 春节赏梅游湖来东湖磨山
来滨海湾逛花海,就这么玩!
东湖公园菊花展值得去吗?亮点及活动内容介绍
部分免费!武汉三大向日葵打卡地!千万别错过→
梅开迎宾客 助力“百千万工程”——陆河梅花文化旅游节开启“梅”好时光
11.04实拍|后悔去了海上花开生态园[流泪]
2014年首届武汉东湖杜鹃花展(时间+门票)
2020深圳东湖公园菊花展11月28日折子戏演出介绍
2024张家港香山梅花节攻略(时间+地点+赏花路线)
网址: 逛花展、拍大片、玩变装……东湖梅花节让你“梅”开眼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6774.html
上一篇: 【梅花摄影】摄影作品大全 |
下一篇: 梅影清绝—于广明摄影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