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如视频无法播放,尝试退出再进入刷新】
美食是一种文化,从中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传承与底蕴,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在我们新平戛洒,这里的花腰傣民族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而汤锅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这里的汤锅制作工艺传统,口味独特,流传至今依然历久弥香。
戛洒镇地处哀牢山脉中段东麓、红河上游的戛洒江畔,是新平花腰傣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素有“花腰傣之乡”的美誉。在戛洒,汤锅不仅是一道傣家风味美食,也是戛洒的餐饮名片。关于戛洒汤锅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花腰傣的先祖拉岩和拉月,在洪水中被哀牢山中的一只老虎所救并抚养成人。后来,拉岩和拉月在戛洒江边繁衍生息,建设家园,成为一个繁盛的部落。子孙后代视老虎为部落勐神,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并以牛肉汤锅盛宴供奉他们的神灵和先祖。
【戛洒汤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文:戛洒汤锅是作为祭祀的一种美食,傣族以万物为神,傣族就把每一年的农历二月初属牛的那天,都要为神灵祭祀,每家每户都要杀鸡杀羊杀牛来祭祀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后慢慢的,随着戛洒商贾云集,勤劳的花腰傣民族就发现商机,把戛洒汤锅搬到市场上推销,在街边用一口铁锅支起来,把整条牛煮在铁锅里边,就形成了戛洒汤锅传承至今。】
提起戛洒汤锅,今年已经60岁的花腰傣老人李美珍就有说不完的话,从记事起,傣家人就和汤锅联系到了一起,无论祭祀还是宴请宾客,宴席上总少不了汤锅。戛洒汤锅传承到现在,花腰傣人还一直遵循着先人流传下来的制作工艺。
【老傣族汤锅店 李美珍:我们爷爷奶奶他们(以前)在江边煮汤锅,搭草房煮,锅也没有,用土锅煮,垫(支)着三个石头煮,用柴(火)煮,煮着鸡、猪头、猪脚,山头上的人(赶街)来吃,桌子没有,用叶子垫在地上吃,还是热闹的。】
【老傣族汤锅店 陶永富:老人教我们选牛就是(在)山上两年到三年放养的黄牛,人家杀了,就选肚子那些,清洗,一般就是要洗两三道,洗干净拿去煮。】
【芒果园汤锅店 白真新:我们最少是两三个小时才煮得好,一个小时吃不着,要煮两三个小时才煮得好,才会出来那些鲜味,那种才好吃。】
戛洒汤锅融合了牛血、牛肉、牛肚等数种食材,食材和制作方法都沿袭了传统工艺,由于风味独特,口味纯正,戛洒汤锅获得了往来食客的青睐和盛赞,有了“本地人吃不腻,外地人忘不了”的美誉。
【李先生:我吃了差不多十来年没有吃烦过,味道确实是好,基本上路过都要进来吃一顿才会回家,他家的羊肉吃着甜,汤也甜。】
【丁先生:好吃,原汁原味,爽口。】
【罗先生:我经常来吃,吃了十多年了,润口。】
如今,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戛洒,就为了一品汤锅的美味,这也让戛洒汤锅成为当地人从事餐饮行业的首选。
【芒果园汤锅店 白真新:来戛洒开食馆已经开了20年了,我对汤锅,以前老一辈传下来的,游客来个个都点汤锅,说戛洒汤锅好吃,虽然我们以前不做汤锅,看看我们戛洒汤锅个个游客是找汤锅吃,后来我就专门做汤锅。】
【福仙黄牛汤锅店 徐存仙:我看见做汤锅这个品牌还是,外边的游客还是吃的人多,我就选择来做,现在做了差不多十年,还是比打工划算,还是差不多,够过日子。】
采访中,大家都说,戛洒汤锅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要真正把戛洒汤锅做成美食品牌、百年老店还需从业者的“守”和“变”,“守”就是坚守住戛洒汤锅的“魂”,坚守住先人们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让花腰傣美食绵延悠长、历久弥新。“变”就是丰富食材,丰富调料,从而满足更多人的口味。
记 者 / 魏金文
通 讯 员 / 自学德
图文编辑 / 杨 帆
责任编辑 / 尤 畅
传递时政要闻 关注百姓民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春和景明篇|云南·“火红凤凰花 风情花腰傣”赏花民俗之旅
春节新平赶花街 云端感受花腰风情
云南新平:哀牢山下花腰傣 风情浪漫花街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腰傣红陶 两千年的文化传承
逛花街闹市 品傣家美食 购手工艺品
滇中南花腰傣传统服饰色彩研究
看"东方情人节"云南花腰傣美少女
新平县人民政府
看“东方情人节”云南花腰傣美少女
组图:花腰傣欢度花街情人节
网址: 花腰傣盛宴之戛洒汤锅丨 历久弥新 传承千年不变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37701.html
上一篇: 母亲节贺卡文字内容【优秀9篇】 |
下一篇: 7种美容功效鲜花养出娇嫩肌.p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