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变废为宝 野生芦苇荡里的产业转型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变废为宝 野生芦苇荡里的产业转型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变废为宝 野生芦苇荡里的产业转型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湖畔,一簇簇芦苇随风摇曳。

位于南洞庭湖畔的益阳市沅江市是湖南省芦苇主产区。近年来,随着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以芦苇为原料的造纸厂因污染问题全部退出产能,失去这一重要经济价值的芦苇,如何“涅槃重生”,创造新的价值?

芦菇产业是当地利用芦苇转向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步。

芦菇是以芦苇作为基质培育出的食用菌。从2017年开始,益阳当地相关专家开始尝试栽培驯化野生菌,并在2019年实现突破。当前,已有胶状鳞伞菇、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等优势芦菇品种,发展前景广阔。

沅江市目前芦苇种植总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大约35万吨,可以生产约30万吨芦苇食用菌。

当前,沅江市培育起多家芦菌企业,通过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以芦苇作基质,实现大面积种植推广和工厂化量产,研发芦菇米、冻干菇、芦菇酱等多款生态健康食品。

产业链长、覆盖面广、适合大面积推广……如今在益阳,芦菇已从芦苇荡里的野生植物,变成当地开发绿色新产业链的重要资源,带动许多乡镇的经济发展。

这是11月26日在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拍摄的菌子。新华社记者阮周围 摄

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里,农户正忙着铺设秸秆、播撒菌种、收获芦菇。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原本生长在芦苇荡中的芦菇,如今在合作社大棚里安家落户。大棚内安装有控温控湿设备,农户能根据芦菇生长培育所需要的温湿度,进行实时调控。

合作社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近40个工作岗位,让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在合作社工作的村民张莲红说,忙完一天的工作,她仍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庭,很知足。

11月26日,在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在采摘菌子。新华社记者阮周围 摄

富兴村村委委员黎声波介绍,合作社有8个温室菌菇大棚和近1000平方米的芦菇高效生产工厂,发展芦菇、赤松茸、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并与益阳洞庭芦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包销协议,出菇后,公司会按照约定价格上门收购。

11月26日,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沙头镇富兴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在采摘菌子。新华社记者 阮周围 摄

一些加工板材的企业也从芦苇产业中发现了经济价值。今年,沅江市与湖南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了年产50万立方米芦苇刨花板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公司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将洞庭湖区丰富的芦苇作为基础原料生产家居制品,不仅可实现芦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有效缓解芦苇秆和芦苇花腐烂后对湖区造成的污染,还可实现对芦苇资源的高值化科学利用。(阮周围 古一平 陈思汗)

相关知识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市场主体倍增 “云花”活力蓬勃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生物制药废渣“大变身”,成为“活的”土壤改良剂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800年养花历史,丰台花乡“美丽产业”升级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废弃矿山“蝶变记” 矿区开出美丽蝴蝶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植物也能托管?“绿植杀手”的“救星”来了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黄山:“徽州美宿”蓬勃发展
关于全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800年养花历史,丰台花乡“美丽产业”升级 — 新京报

网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变废为宝 野生芦苇荡里的产业转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02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社会调查方法2024
下一篇: 学生发稿: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