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国家公园与健康团队主办的国家公园、景观游憩与健康中国会议,将于6月10—11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行,会议日程如下,敬请期待!
姜斌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副教授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实验室主任。伊利诺伊大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博士。《景观设计学》杂志执行副主编。“健康城市与健康景观”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具有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健康学的多元背景。研究领域包括建成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影响,环境正义与安全,以及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金荷仙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康复花园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芳香植物配置对人体亚健康干预效应研究”及“视嗅感知协同作用下的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研究”,主持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课题多项。
方俊
中国绿发会同一健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同一健康联盟(OHCEA)理事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同一健康、人兽共患病、食源性疾病、环境卫生等,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3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李树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绿色疗法与康养景观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园艺疗法联盟(HTAA)主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城市林业》副主编、《中国园林》编委、《风景园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园艺疗法与康养景观设计、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设计等。
史舒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委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委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城市林务咨询小组非官方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养景观规划设计、气候韧性景观解决方案、城市设计、循证设计。担任以下期刊审稿人:《中国园林》《风景园林》 、Sustainability等。
谭少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建成环境与人群健康,城乡规划与设计。
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研究员,副院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副秘书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研究方向为可持续设计与设计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著作2部。
吴承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中欧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先后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2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100多项,发表SCI等主要论文200多篇,著作18部,获国家级规划设计奖10多项,国家专利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3项,2020年获英国皇家国际杰出规划奖。
吴佳雨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
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兼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大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徐磊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国家现代化研究院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环境与行为实验中心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城科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国际人与环境研究联合会(iaps50)中方大使;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编委。研究内容涉及人性化城市空间的重要主题,包括活力、健康、效率、美观、满意度和多样性等。为城市空间环境与行为、心理、身体关系的重要学者和代表人物,也是当前中国城市和社区更新领域的知名思想家、研究者和设计师。
尹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国际暴露科学学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健康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人群健康科学博士(环境健康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城市科学、亲自然城市设计、环境感知。
翟宇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游憩行为大数据、建成环境与健康、城市景观风貌。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中英文期刊发表篇论文,多个国际一线期刊审稿人。
周聪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注册城乡规划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全国风景园林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森林公园专家、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专家。
6.10日 主旨发言与圆桌讨论
上午 / 同一健康与景观规划
主持人:吴承照
时间
主讲人
单位
演讲内容
8:30-9:00
领导致辞/合影
9:00-9:20
方俊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基金会同一健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同一健康视角下的现代健康治理体系建设
9:20-9:40
李树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构建我国园林康养职业化体系
9:40-10:00
金荷仙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多感官协同下城市绿地对人体健康效应研究
10:00-10:20
谭少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城市建成环境对健康的主动式干预途径研究
10:20-10:40
姜斌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境建筑学部副教授
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影片四则
10:40-11:00
吴承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生态心迹与自然游憩景观谱系的整体健康效益
11:00-11:20
茶歇
11:20-11:50
圆桌论坛,主持人:吴承照、方俊,
嘉宾:李树华、金荷仙、谭少华、姜斌
下午 / 自然游憩与健康景观
主持人:翟宇佳
时间
主讲人
单位
演讲内容
14:00-14:20
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研究员,副院长
景观游憩服务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
14:20-14:40
周聪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公园社区化”与“社区公园化”--生活圈视角下绿地的服务单元划定与组群建构思考
14:40-15:00
吴佳雨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副教授
绿色暴露的测量、偏差与社会公平
15:00-15:20
史舒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同一健康景观循证设计范式探索
15:20-15:40
尹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教授
量化亲自然环境感知的健康效益:实验性方法探索
15:40-16:00
翟宇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景观游憩与大数据:偏好、行为、健康
16:00-16:20
茶歇
16:20-16:50
圆桌论坛,主持人:徐磊青、翟宇佳
嘉宾:王志芳、周聪惠、吴佳雨、史舒琳、尹杰
6.11日上午 分论坛与圆桌讨论
分论坛1:城市自然与健康促进
主持人:陈筝
点评嘉宾:周聪惠、史舒琳、尹杰、翟宇佳
时间
主讲人
单位
演讲内容
9:00-9:15
林葳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讲师
行为、视角、空间——景观感知中的健康效益探索
9:15-9:30
张高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城市自然环境产生恢复性效益的认知机理初探
9:30-9:45
王欣歆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城市公园要素空间对使用者身体活动的支持:三个研究案例
9:45-10:00
杜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
流行病学方法视域下的城市蓝绿空间特征接触与人群心理健康“剂量-反应”研究方法探索
10:00-10:15
彭慧蕴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
从城市压力到神经都市化:跨学科视野下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
10:15-10:30
李坤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讲师
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恢复景观的视觉审美感知研究一一以石林风景区为例
分论坛2:国家公园与健康福祉
主持人:许晓青
点评嘉宾:吴承照 、金云峰、王志芳
时间
主讲人
单位
演讲内容
9:00-9:15
杜文武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
系统健康视角下自然保护地单元的内外协同:价值、进展与趋势
9:15-9:30
曾洪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用地的建设构想浅见
9:30-9:45
吴亮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
导向同一健康的国家公园空间识别及游憩规划策略
9:45-10:00
齐羚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
基于人群活力影响的北京多风地区公园风环境评价研究
10:00-10:15
曾程程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讲师
大熊猫国家公园步道景观游憩体验的健康效益与偏好研究
10:15-10:30
金云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规划挑战要点——基于治理
6.10日晚 学生论坛
主持人:彭婉婷
点评嘉宾:吴承照、金荷仙、姜斌、谭少华
时间
主讲人
学校
演讲内容
19:30-19:45
李小琦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公共健康视角下极限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19:45-20:00
黄雯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
20:00-20:15
冯晓菁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本科生
多感官体验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对成都市公园中公众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
20:15-20:30
贡若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于点评数据的公园游客感知偏好研究
20:30-20:45
刘晓桐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不同年龄游客行为与植物景观空间的关系
20:45-21:00
吴元晶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时空游憩体验感知与情绪研究
21:00-21:15
张彤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国家文化公园内涵解读与功能区识别 ——以长江流域(湖北段)为例
活动时间:6月10—11日
活动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联系人:潘维琪 18314454097
大咖亮相 精彩纷呈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前来参会
提前【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问卷,报名参会
截止日期:6月7日
相关知识
会议日程
【会议通知】第五届全国植物开花•衰老与采后生物学大会
第九届中国国际家庭花卉园艺展览会暨第二十三届中国花卉零售业交流会最新日程
会议通知
会议鲜花
会议、宴会大型会议的布置——topone花艺
2024年分子植物科学国际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委员会议成功举办
为何解决种子问题上中央日程? 专家:这是“芯片”
在线会议 | 2022年园艺植物生物学国际研讨会
网址: 会议日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365.html
上一篇: “园艺疗法”可治亚健康 |
下一篇: 把时间花在花园里与健康和幸福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