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正能量弘扬精气神
据史载,在花木地区,曾经有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凌家花园,因盛产花卉苗木而闻名上海滩。清代光绪年间这里的“花神会”更是绵延流长,盛极一时。花木因此得名。
俱往矣。今天,有着20.93平方公里的花木处处花团锦簇,早已旧貌换新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东方艺术中心、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余名“蓝眼睛”、“高鼻梁”,居住生活在这个被称为“浦东行政文化中心”的区域内。昔日的“花农”们不再是“种花翁”、“卖花嫂”,成了“城里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社区里,尽情享受着开发开放带来的成果。
在高度城市化、国际化的花木,如何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与环境息息相关?这是花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他们以浦东新区区委提出的把花木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风貌的精品地区、高质量生活品位的文明地区、现代化管理新机制的示范地区”为目标,开展了扎实而又有成效的工作。今年3月开始,一场倡导和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上海价值取向系列活动在花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接地气:国际化社区里的大讨论
今年7月,一场关于“上海价值取向”的大讨论在花木联洋新社区热烈地开展起来。
花木联洋新社区是上海国际化高端居住区的新代表。据称,浦东三分之一的外籍居民居住在这里,由此,带来了不同制度、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人群的文化交融和碰撞。
这是关于上海价值取向的一场大讨论。
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这就是要让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固化于度,外化为行”。
对外国居民,人际交往要真;对新上海人,服务要诚;对年轻人,宣传引导要信;对有不同政治信念的人,管理要律。
……
花木联洋新社区党委总结的这些在社区实践“上海价值取向”的理念,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同。
在培育价值取向方面,花木联洋社区曾经有许多成功的做法。2007年5月,成立了民间非政府组织(NGO)联洋服务社,旨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从2008年起,针对花木联洋社区的外籍人口比例大的国际化特点,社区党委专门组建了具有英语、韩语、日语专业水平的涉外社工团队参与社区管理,并引入新区涉外窗口等外事管理资源,为居住在这里的外籍居民办理出入境登记,提供政策以及各类人性化的个性服务。
社区党委培育了30多支社区文化团队,生动活泼的活动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培育了社区文化认同。现在,在联洋,有两个活动形式很著名。一个是“汉语廊”,每逢中国传统节日,社区邀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学包粽子、学诗画,增进了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还有一个是每月一期的“咖啡论坛”,大家“坐而论道”,使得境外居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法律,熟悉上海的生活习惯,从而更适应上海、认同浦东、融入社区。
DeanChan(陈文定)是一位美籍华人。十多年前,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生活环境,孤身一人来到充满未知的上海打拼,用自己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语言难关,运用自身所学在浦东打下了一片天地。他也是一名社区热心的志愿者,在花木的“英语沙龙”中可是大名鼎鼎。
说起为什么成为社区的志愿者,他这样表达对花木的感情:“我刚到上海时,便居住在花木,这里不但环境优美宜人,并且这里的人都很友善、包容、乐于助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我得到过太多热心人的无私帮助,我感到在这样的和谐氛围里,大家就如同一家人。所以我愿意为所有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去做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
这场关于上海价值取向的大讨论还在深入,不仅在本乡本土的花木人中,还在居住生活在花木的各色人等中引起了连锁反应。
鼓士气:文化舞台上的互动
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为核心的上海价值取向,对普通的社区居民来说,应当如何理解?对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而言,又如何践行?花木街道以活动为载体,从社区、社团、社工三个方面,掀起了居民学习践行上海价值取向的高潮。
“浦江两岸花似锦,春满申城气象新。文明新歌传四方,上海价值取向暖人心”。最近,一首《上海价值取向暖人心》的创作歌曲在花木街道不胫而走,广泛传唱。歌声中,生动演绎了上海价值取向的内涵。
自从开展践行上海价值取向系列活动以来,花木街道结合花木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发展实际,以文化活动中心为舞台,拉开了名为“践行价值取向,注重文化力量”的“五个一”活动。
3月,“花木之春”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拉开了践行活动的序幕。128位居民来稿167份,其中62份获奖作品被精心装裱展示在文广中心书画回廊。
5月,一场“城市价值取向”的专题讲座在花木文广中心开讲。主办方特邀专家讲师为社区群众剖析上海价值取向的真谛,传扬上海城市精神。
6月,花木社区文化中心举行“践行上海价值取向·我们的家园”主题宣传服务活动,当天吸引居民逾1000人次。活动形式多样,以“一场辅导讲座、一套展板展示、一轮便民服务、一台文艺演出、一场免费电影”送上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和公共服务产品,一首歌《上海价值取向暖人心》、一部戏沪剧小戏《红尘有爱》、一首诗配乐诗朗诵《花木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登上了“价值取向”宣传的舞台。
7月,举办了“让城市价值取向成文化之魂”的征文演讲比赛在花木开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街道文明办在培花和联洋两个分社区开展了价值取向大讨论活动,开启了“社区、社团、社工”三个层面的对话。要“做好身边的小事”,要“帮扶身边的困难”,要“弘扬身边的最美”,成为了大家的共识。现在,这场讨论已延伸到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风尚好少年”的活动渗透在暑期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层层递进的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动静结合,雅俗共赏,使得上海价值取向在花木街道得到了深入传播,极大地鼓舞了社区居民的士气。
聚正气:价值取向中的坚持
“我倡导,我践行”。公民道德和价值取向是一个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过程。在花木街道开展的上海价值取向系列活动中,广大居民纷纷争当价值取向的宣传员、社会道德的示范员、教育后代的辅导员。今日花木,正在形成温馨、和谐的新风尚。
培花分社区处于繁忙的龙阳路交通枢纽地区,人员流动性强、房屋出租率高、二手房交换率高,由于是老小区,居民素质层次不齐。对于培花地区来说,公民道德与价值取向建设凸显其重要地位。
在活动中,一位叫沈九廷的七旬居民成了弘扬上海价值取向的好典型。沈九廷居住在培花六居委,十多年如一日在小区里培红植绿,至今已无偿种植绿化2000多平方米。刚搬来小区时,他看到“当时这里的物业并不完善,加上资金等诸多因素,绿化无法令人满意”。如何不花钱又能改善绿化?他开始用行动“探索”。首先清理场地,将空地中的垃圾和石块拣出;然后向附近的花鸟市场拉“赞助”,把别人扔弃不要的植物和种子“讨”回来精心培育。“从暖棚、工作室,到水井、长椅,我全都自己一个人完成”。沈老伯每天清晨5时就起床了,除了中午吃饭午休,往往一干就是7个小时。十几年来除了雨雪天气,天天如此。十多年的耕耘,终于有了小区的一片锦绣“天地”。
自觉实践上海价值取向的还有许多来自国外的“洋居民”。
花木联洋新社区五居委美籍居民Regan就是其中之一。Regan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平时虽然不善言辞,也很内向害羞,但她对社区公益的一片热心着实令人感动。她了解到居委里有一个独居老人,于是就带着两个儿子Lachlan和Colin,在居委书记的陪同下,来到老人的家中,献上了鲜花,送上深深的祝福。大儿子Lachlan把学习一年有余、精心准备的中国乐器琶独奏《金蛇狂舞》演奏给老人听。演罢,“洋居民”们学包起了馄饨,Lachlan和Colin还用不是特别流利的汉语为老人讲笑话,其乐融融的场景,慰藉了阿婆一颗孤寂的心。
在花木街道,有一个英语班非常有名,至今已办了8年。自2004年12月14日开设第一个英语口语班以来,至今已开设了法语、阿拉伯语、青少年暑期英语口语、英语沙龙等各类外语培训班,学习人数已达上千人次。被誉为英语班“好管家”的人叫刘维德。担任班主任四年多,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责,一周有三个半天在教室。针对口语班大部分学员年纪偏大、基础差,记性不好,水平参差不齐等现象,他和口语班的老师将不同水平的学员分成三个班,由水平较高的学员带动水平较低的学员,这样大家都能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古稀老人陈乃黔、沈璿在上海价值取向系列活动中有感于“八字”价值取向在花木街道深入,自发编排了配乐诗朗诵《文明之浅见》在系列活动中演出。两位老人以质朴的语言,浓厚的情感,抒发了广大花木社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集聚正能量,弘扬精气神,扎实推进花木“精品、文明、示范”地区建设,这正是花木街道倡导实践上海价值取向活动的意义所在,目标所在。
搭特色服务平台促中外文化交融
花木街道以“齐建同融”为目标,探索国际化社区建设新途径。
一是适应国际化社区特点,引入先进服务理念。2005年6月,以志愿者服务为主体的联洋新社区青少年彩虹中心在中国大陆首家成立,并坚持全年365天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一年后,以帮教迷恋网吧和离家出走、濒临违法边缘青少年的“中途宿舍”成立,经教育疏导,绝大多数青少年改善了与家庭、学校的关系,其中不少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社区志愿者。2007年5月,成立民间非政府组织(NGO)联洋服务社,努力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服务需求。
二是搭建特色服务平台。2003年9月,联洋新社区成立全市首家区域性物业管理企业联合会,目前已有38家会员单位。物业联合会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业务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了社区物业服务整体水平的提升。联洋新社区还先后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下属基层商会组织和联洋业委会联谊会。这些服务平台的建立运作,形成了在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社区共治格局。
三是促进中外文化交融。街道培育、扶持了30多支有境外人士参加的社区文化团队,通过开展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汉语廊”活动、以西方重要节日为主题的“英语沙龙”活动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人际互动,不断培育社区文化认同。同时,每月举办一期咖啡论坛活动,帮助境外人士了解中国文化和法律,了解上海的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上海、认同浦东、融入花木。
花木社区的“蝴蝶兰”——东方艺术中心
相关知识
锦绣花木的回眸与展望
“锦绣花木·花YOUNG生活季”绽放花木 首场营养健康夜市火热开启
花木盆景年度榜单|2019年花卉园艺锦绣榜
化坑为谷 万花锦绣——北京园博园营造记
锦绣潇湘,大美湖南 | 第二届湖南花卉苗木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幕!
赤峰市锦绣花卉种子培育基地
园林绿化集团花木公司举办第五届春季品种展示会 > 新闻信息 > 企业动态
花木新村房价怎么样? 上海花木新村房源
通识讲坛:乱花渐欲迷人眼——校园四季花木赏析
青州:云端相聚,“科技+电商”让花儿更多彩
网址: 花木葱茏更锦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673.html
上一篇: 心理咨询PPT |
下一篇: 「泉州锦上花花卉种植有限公司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