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 [详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举报/反馈
药材概述 常用药方 入药方剂 用药咨询 相关文章丝瓜介绍
【别名】 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汉语拼音】 si gua 【成份】 丝瓜的果实含皂甙、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粤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加工采集】 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药材鉴别】 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呈长圆形状,略弯,两端稍细,长短不一,长可达70cm,直径5~10cm。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数条浅纵沟,有时可见残存的果皮和膜质状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可见3个空腔,偶见残留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筋粗、质韧、色黄白、无种子者为佳。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性味】 甘,凉。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宜忌】 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②《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归经】 归经_大肠经 【植物形态】 ①丝瓜②粤丝瓜
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丝瓜根)、茎(丝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丝瓜叶)、花(丝瓜花)、瓜蒂(丝瓜蒂)、果皮(丝瓜皮)、老瓜内的纤维(丝瓜络)及种子(丝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用部位】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 【来自何书】 《滇南本草》相关知识
丝瓜花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丝瓜花的功效与作用,丝瓜花的副作用
丝瓜花的功效与作用
丝瓜花的功效和作用
丝瓜花泡水喝的功效
丝瓜花的药用
丝瓜花的用法
丝瓜是个宝,一根丝瓜=8味药!太实用
【图】丝瓜的种植技术 丝瓜种植方法
一根丝瓜=7味药!
网址: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丝瓜的副作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47303.html
上一篇: 慈姑的功效与作用,慈姑的副作用 |
下一篇: 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雷公藤的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