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花授粉作物
与"自花授粉作物"相关的文献前10条 更多文献>>
1. 自花授粉作物中轮回选择的原理与应用 本文简述了自花授粉作物中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小麦、燕麦、大麦、高粱、大豆、花生、烟草等作物改良中应用轮回选择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轮回选择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 ... 详情>> 中国农学通报 1993年02期 轮回选择 自花授粉作物 育种方法 雄性核不育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2. 自花授粉作物大田用种更新方法探讨 <正> 自花授粉作物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更新大田用种,用什么方法更新速度更快些、经济效果更高些,这是许多良种繁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本人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实践和1982年对小麦、莜 ... 详情>> 种子通讯 1990年04期 大田生产 作物品种 原种圃 基因型 原种生产 方法探讨 数量性状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3.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新方法——株系循环法 <正> 南京农业大学陆作楣教授等人对自花授粉作物(水稻)的良种繁育方法即“二圃”和“三圃”进行研究之后,于1985年提出了一种加快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的新方法——株系循环繁殖法。该 ... 详情>>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2年01期 繁育方法 株系循环法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4. 自花授粉作物(番茄)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正> 自花授粉作物后代一般采用系谱法选种,即从杂交第二代(F_2)起选优良单株公开留种,它的优点是性状稳定较快(特别是隐性性状).选出的株系能追溯它的谱系.但进行系谱法选种工作量 ... 详情>> 长江蔬菜 1988年05期 杂交后代 系谱法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5. 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分离世代的选择效应 将Cockerham的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以及无限群体在自交下的亲属间方差一协方差系统,推广应用于有限育种群体.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了分离世代的选择对于后代纯系的平均数和遗传方差的影响. ... 详情>>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0年01期 自花授粉作物 有限育种群体 选择效应 分离世代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6.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正> 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是我国现行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它的具体做法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这种良种繁育技术,已经在国内沿用三 ... 详情>> 种子 1985年02期 相关系数 改良混合选择法 繁育技术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7. 自花授粉作物育种中选择方法的比较 <正> 关于自花授粉作物育种各种选择方法的特点曾进行过讨论。系谱法便于强选择和近交,而集团法则相反,有利于自然选择,在分离世代可能出现更多的基因重组。由此可见,如果 ... 详情>> 北京农业科技 1981年04期 SSD 系谱法 单粒传法 作物育种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8. 加倍单倍体的遗传方差估计和自花授粉作物群体改良方案 <正> 引言有许多种植物可从它们的正常二倍体植株产生单倍体植株。如果把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便可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植株。由于染色体加倍可以从 F_1植株产生纯系,从而省去多代自花授 ... 详情>> 麦类作物学报 1988年03期 加倍单倍体 杂交组合 双列杂交 群体改良 加性遗传方差 加倍单倍体群体 大麦育种 改良方案 作物群体 方差估计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9. 自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的策略研究 有效的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保持作物异位保存种质资源活力和遗传完整性的首要工作。降低贮藏种子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控制种质资源繁殖更新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选择和污染所引起的遗传改变 , ... 详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年04期 自花授粉作物 种质资源 繁殖更新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10. 显性雄不育等位基因在自花授粉作物改良上的应用 <正> 群体改良是绝大多数异花授粉作物育种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长期目标。然而,由于进行大量杂交有困难,少数育种工作者试图在自花授粉作物群体中实施轮回选择,这样,就非有某种可利用的雄不育 ... 详情>> 麦类作物学报 1984年03期 等位基因 不育株 数量性状 显性性状 姊妹交 不育性 随机交配 半同胞家系 作物改良 AI辅助阅读 下载 下载
相关知识
自花授粉作物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类型是
显性雄不育等位基因在自花授粉作物改良上的应用.docx
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作物种子生产技术.doc
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
自花授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选育新品种时,对于自花授粉作物人工杂交后裔或天然杂交后裔,应采用:()。
自花授粉作物纯系发生遗传变异是由于()。
自花授粉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网址: 自花授粉作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