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规划院熊类驯养繁育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发表

规划院熊类驯养繁育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发表

2022年9月28日,由规划院阮向东教授及其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撰写的博文《熊类驯养繁育对野生熊类保护的影响:国际合作研究的十年》(The impact of bear farming on wild bear conservation: a decade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官网上发表。

博文回顾了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形成139号建议案——《亚洲养熊业(尤指与野生种群保护的关系)》的背景,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分歧,及达成的共识:有必要进行一项由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SSC)和IUCN成员组织负责并参与的严格独立的科学研究,以期了解熊类养殖对野生熊类种群的影响。

博文指出,在沟通交流与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IUCN达成共识,由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和IUCN/SSC在相互协助的基础上牵头开展工作。至此,正式建立了由IUCN/SSC(含熊类专家组)、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和中国中药协会、牛津大学、中山大学等组成的项目合作伙伴关系。

博文指出,公众调查和消费者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熊胆类产品消费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将所有消费者都归为相同的偏好和行为来考虑过于简单化。对野生、养殖或合成成分的选择,受到医生或家人建议、个人消费偏好、对产品的认知及过往消费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该项研究有助于改变人们对中国熊胆类产品使用的偏见。

博文认为,在不同组织和领域的国际合作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漫长过程中,无捷径可走,成功的关键唯有将共识建立在可靠的科学研究之上。博文呼吁其他IUCN成员组织开展类似合作,以解决最复杂的保护问题,为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博文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保护问题的时候,相互的信任、理解和折衷将会让彼此踏上共同的认知道路。尽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成,但从长远看,这对野生动物保护将是有利的。当问题十分复杂、证据最初不够充分、观点非常多样化的时候,这显得尤其重要。(动植物处 阮向东)

博文网址:https://iucn.org/crossroads-blog/202209/impact-bear-farming-wild-bear-conservation-decade-collaborative-research

相关知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超过三分之一树种濒临灭绝
大熊猫国际合作: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树起一面旗帜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不少扬州玩家驯养“国宝”乌龟 今年已有13家取得养殖许可证
水生野生驯养繁殖许可证如何办理?
法医学系熊博团队在神经发育疾病DDX3X综合症发病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中国林学会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专研黑土保护的科研院所揭牌
我院陈浮教授团队在《Engineering》上发表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进化生物学研究团队国际合作在菊类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网址: 规划院熊类驯养繁育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官网发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32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use
下一篇: 《食戟之灵》熊肉对决谁会赢?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