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分子标记概述
1.1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
1.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
1.3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结合的分子标记
1.4 新一代的分子标记技术
2.昆虫线粒体DNA
2.1 昆虫线粒体DNA的结构
2.2 mtDNA作为分子标记的优点
2.3 mtDNA遗传标记的应用瓶颈
3.缨翅目害虫蓟马概述
3.1 蓟马的生物学特性
3.2 蓟马的危害
3.3 西花蓟马
4.生物入侵概述
4.1 入侵生物的种类
4.2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4.3 生物入侵机制的研究动态
第二章 西花蓟马基因组微卫星的开发
1.材料与方法
1.1 西花蓟马的采集
1.2 西花蓟马的饲养
1.3 西花蓟马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1.4 基因组DNA的酶切与纯化
1.5 接头制作
1.6 接头连接
1.7 抑制PCR对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扩增及纯化
1.8 DNA富集文库的克隆与测序
1.9 引物扩增效率的检测
2.结果
2.1 西花蓟马总基因组提取结果
2.2 西花蓟马基因组酶切结果
2.3 抑制PCR富集微卫星结果
2.4 富集微卫星的测序
2.5 微卫星开发结果
3.讨论
第三章 西花蓟马EST-SSR的开发
1.材料与方法
1.1 西花蓟马的样品采集
1.2 DNA提取
1.3 西花蓟马EST序列的下载与分析
1.4 引物筛选
1.5 统计分析
1.6 微卫星测序
2.结果与分析
2.1 西花蓟马EST序列的处理及微卫星寻找结果
2.2 微卫星开发结果
2.3 利用新开发的微卫星进行种群分析结果
2.4 新开发的西花蓟马EST-SSRs的变异模式
3.讨论
第四章 西花蓟马在中国的遗传结构和扩散路径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西花蓟马的采集
1.2 DNA提取
1.3 线粒体DNA COI的扩增体系和条件
1.4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分析
1.5 微卫星的基因分型
1.6 微卫星数据的分析
2.结果
2.1 基于线粒体COI的遗传多样性
2.2 基于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
2.3 种群间遗传分化的分析
2.4 西花蓟马虫源地的分析
3.讨论
3.1 西花蓟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
3.2 西花蓟马两种隐种或生态型之间的杂交现象
3.3 西花蓟马在中国的扩散路径
3.4 对西花蓟马的防治
第五章 西花蓟马同属本地种花蓟马种群结构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1.2 DNA提取
1.3 线粒体DNA COI的扩增体系和条件
1.4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分析
2.结果
2.1 各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2 花蓟马各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
3.讨论
3.1 花蓟马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3.2 花蓟马的遗传分化分析
第六章 西花蓟马入侵种群遗传组成的动态变化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西花蓟马样本的采集
1.2 DNA提取
1.3 微卫星的扩增及分型
1.4 线粒体COI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2.数据分析
2.1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分析
2.2 微卫星数据的分析
3.结果
3.1 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3.2 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3.3 遗传分化
3.3 经受自然选择位点的分析
3.4 有效种群数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4.讨论
4.1 入侵生物在时间动态上的稳定性
4.2 西花蓟马的本地适应性
4.3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
致谢
相关知识
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的西花蓟马入侵遗传学的研究
基于分子标记的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遗传多样性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在温度逆境下的存活率比较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5
温度对西花蓟马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4株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致病力
菜豆—西花蓟马—南方小花蝽相互关系的研究
水族馆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8%乐斯本EC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
基于气候变化的非洲橘硬蓟马分布区预测与分析
网址: 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的西花蓟马入侵遗传学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445.html
上一篇: 君子兰组织培养研究 |
下一篇: 基因组学技术大发展助力园艺植物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