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今天的《新泰边界行》,我们一起走进青云街道苹果种植专业村——花峪村,近距离感受山区开发带来的变化和今日果农的生活。
【解说】当我们《新泰边界行》摄制组赶赴花峪村采访的时候,正值苹果成熟、果农收获的季节。
【同期声:记者杨梦月】一走进青云街道花峪村,随处可见潺潺的流水、累累的硕果。这些年,勤劳智慧的花峪村村民大力发展林果业,把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硕果满枝的花果山。
【解说】在花峪村干部的引领下,记者一行趟过一条清澈的小河、走进一片硕果挂满枝头的果园,找到了正在忙着采摘苹果的果农谢守伦。老谢今年48岁,从30年前开始种植苹果,见证了绿色林果产业在该村的发展。
【解说】花峪村位于新泰、莱芜、沂源三县(市)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四面环山,素有“八沟九梁四面山”的说法。过去,这里生产条件极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以前,我们村民,也包括我,因为山岭薄地,土地比较贫瘠,只靠种点花生、地瓜,收入很低,在新泰也属于比较落后、贫困的地方。
【解说】1980年,谢守伦高中毕业回村务农。见传统种植业效益低,便在自家的梯田里种植上了“小国光”和“金帅”两个品种的苹果树。但事与愿违,收获的苹果一直没有卖上好价钱。老谢一度产生了砍掉苹果树的念头。这时候,花峪村两委及时请来了林果专家,帮助老谢等果农分析果品市场前景,找出了品种效益低、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以前我栽苹果树在的是小国光和金帅。通过看资料、问专家以后,总觉得效益低、果个小、着色不好,那时候不兴套袋。到了后来,我探讨着富士和玫瑰红效益比较好,果个大、着色好,市场经济效益好。
【解说】1986年,谢守伦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高接换头的办法,种植上了富士、玫瑰红等品种的苹果,在较短时间内见到了效益,并在本村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通过高接换头以后,大部分人都跟着换了头,基本老品种很少了,也好卖了,价格也提上去了。
【解说】到了89年,谢守伦等部分果农的年收入达到了五、六千元。村民进一步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花峪村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着林果产业的发展。因此,花峪村两委把治山、治水、治路三大工程提上了日程。从2000年起,陆续完成治山整地1000亩,荒山绿化1000亩,建成经济林2000亩。先后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水库塘坝6座,埋设引水管道12000米,扩大水浇面积800亩,实现了果园灌溉全辐射。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果园发展起来了,水的问题就成了一大难题。通过上面补助一部分,村里发动劳动,修了竹节坝,水源现在是基本解决了。绰绰有余,每年都用不了。
【解说】过去,花峪村交通闭塞、运输不畅通。为此,该村新修水泥路、生产路30余华里,形成串联的路网,果品运输终于有了保障。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通过对水、路的建设,产量和效益都提高了30%以上,村民都尝到了甜头。
【解说】为提高群众果园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花峪村定期邀请专家,组织村民参加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应用各项新技术,使谢守伦等村民都成了种植果树的行家里手,花峪苹果优质果率达95%以上。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现在效益很好。今年的价格吧,比较好的是1块7、8一斤,效益是大大提高了。
【解说】花峪村还成立了果品供销合作社,组织果农抱团闯市场。每年花峪苹果成熟的季节,来自大江南北的客户纷至沓来。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卖果是不愁。没有卖果难的情况,到了时候都是抢购的现象。
【解说】目前,花峪村已发展苹果3300余亩,成为新泰规模较大的果品生产基地。谢守伦在4亩苹果园里种植果树230棵,年收入不低于4万元。
【采访 花峪村果农谢守伦】现在通过栽经济林,在咱村主要是以苹果、樱桃为主,靠科学管理、配方施肥,产量提高了、质量也好了。客户每年定点地靠在这里收。农民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翻了也不知多少倍了。
【解说】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谢守伦的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衣食住行条件大大改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庭邻里幸福和谐。但长期以来,花峪村民在山区分散居住的状况没有改变。今年,青云街道拟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花峪、前孤山等3个村庄将被整合吸附到孤山社区,这符合花峪村民走出大山居住的心愿,得到村民的认同。对于未来崭新的社区生活,村民们充满着期待。
【解说】“果香溢花峪、果农致富忙。”凭着愚公移山精神,花峪村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使花峪从一个村民收入不足百元的贫穷落后村,蜕变为如今生态优良、群众富裕的特色经济强村,成为我市山区综合开发、做强特色种植产业的一面旗帜。
【采访花峪村党支部书记 徐志军】经过近30年的林果业发展,目前,我们花峪村已成为林果专业村,苹果达到300多万斤,并且注册了国家级商标,被评为无公害林业基地。仅林果业一项,村民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林果业真正成为了村民的致富产业。
【新闻链接】青云街道发展特色林果2.8万亩
青云街道依托城北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截至目前,共发展林果业面积2.8万亩、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7个,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外峪珍珠油杏、花峪苹果、孤山大枣、清泉大樱桃、旋崮山凯特杏等为骨架的“城北林果带”精品果园布局,有效促进了山区开发、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群众的致富增收。
记者:侯宁 杨梦月 通讯员:李云 徐勤涛
相关知识
新疆阿拉尔市:苹果花开孕育致富新希望
昭阳区洒渔镇13.1万亩苹果进入开花期 果农花期管理忙
山东新泰万亩百合花进入盛花期 百合产业带动20个村增收致富
黄土高原结出“致富果”——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新观察
花牛苹果采摘新技术提升果农收益,市场潜力巨大
苹果落果怎么办?15招教你应对!(落果严重影响果园产量,果农必须掌握这些方法)
“死亡之花”水晶兰在陕西田峪发现
果农注意啦!苹果始花期提前5—7天,花期冻害风险较高
苹果的“护花使者”:让果园产好果,让果农多挣钱
睡前故事|骄傲的花朵
网址: [转载]新泰边界行之6 花峪果农:苹果树下的致富故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6663.html
上一篇: 果农当起“小蜜蜂” 猕猴桃花开授 |
下一篇: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两代花农,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