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品莲 (文/蔡阳春)

品莲 (文/蔡阳春)

曾在夏日流连于荷塘。荷花盛放,荷叶浑圆翠色欲滴。

荷,即莲。周敦颐《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品词,赏莲,颇得其中之味。

莲自淤泥而来,独立于塘间,亭亭玉立,不染纤尘。她于污秽之地蹁跹而来,一袭薄裳,却像从未经历俗世风霜,纯洁轻盈,摇曳于玉色之间。若非我亲眼见到老农下到田间,恐怕我也这么以为。这样的美好晶莹似雪,只堪捧在手心里,哪能置放于恶俗的淤泥之中?然一切是真真然的。水淹没了农人的半截小腿,拔出时,裹上了黑而粘稠的泥,清澈的水面暗潮涌动,翻腾出一片浑浊。却是一阵风吹过,呼啦啦的叶片相拥,起舞,莲朵翩飞,清香满园。

远远的清香卷着歌声缥缈而至。诉说着关于莲的故事。

水陆草木之花众多,各领风骚,而周敦颐独爱莲。我想,若非刻在莲端的高洁,哪能引其频频眷顾呢?

莲之洁。莲洁。莲洁。可不就是“廉洁”吗?

“廉洁”亦作“ 廉絜 ”。最早出现于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取其清正高洁之意。这不正为莲之品性吗?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很难挣脱时代的桎梏,或是单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去解读一个古人。但我所知,周敦颐之仕途,担得起清正廉洁四个字。其对莲之爱甚广,非独爱荷塘之清莲,更爱其心中之“清莲”,守心中之“清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为官三十余载,辗转于各大小州县之间,虽为小官,勤勉于政事。于南安军(治今江西大余)任司理参军时,有囚人犯法不至死,酷吏转运使王逵不顾律法要判其死刑。众人知其秉性,不敢辩驳,唯敦颐力争。王逵不听,敦颐扔笏而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王逵遂悟,一改作风,囚人得以免除死刑。

由此可见,“廉洁”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为官入仕,经受的诱惑和考验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敦颐扔笏,乃为“不污”。这不仅关乎本心的清正,更是不畏强权的勇气和对真理律法的坚守。而潘兴嗣先生于《濂溪先生墓志铭》中写道,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清贫至此,令人讶然。为官“不受”,是为“廉”也。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敦颐之做派竟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谋而合。都是有一颗莲花般心的人啊!

风动,风住。莲根深种,亭亭于天地间,自成风光。

久久地伫立,清香袭入肺腑。真想若这风一样飘至塘间,采一朵清莲。无奈我非清风,亦无法像蜻蜓一样立在尖尖的荷角,领略满塘风光。便只能默默携取一颗飘来的种子,捧在心间,任其生根,发芽……

作者:蔡阳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3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举行
蔡甸全力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莲瓣兰铭品图谱
游蔡甸 寻知音——驻汉媒体走进蔡甸探文旅 领略魅力生态区别样风情
铁线莲品种分类和品种群
生态为先农旅融合 武汉蔡甸打造特色文旅“名片”
习习清风拂蔡甸 清朗校园育“廉花”
蔡丽
踏青赏花品春味 春风“吹暖”文旅市场
2019武汉荷花节蔡甸赏荷花

网址: 品莲 (文/蔡阳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578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滨城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赴十里荷塘
下一篇: 邓清波: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