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西湖:双浦“新农人”生态修复土地

西湖:双浦“新农人”生态修复土地

谢云团队成员正在田间做土壤肥力测试。

清晨五点半,太阳刚冒头,西湖区双浦镇下杨村的一片农田中,谢云正带着4名学生伏在田埂上种草。“土壤品质不高,肥力有限,是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这位在浙江农林大学任教的老师俨然成了一名乡村新农人,“养土是第一步,我们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改善土壤质量。”

师生一行种植固氮草类,是外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其实,这正是谢云师生团队践行土壤提质“乡土实验”的基础——通过种植绿肥、深松、轮作等办法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我希望乡村在走向共富的同时,能更多保留下‘原生态’的美好。”谢云说,“双浦镇恰有这样的基础。”

作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治理试点镇,双浦镇自2017年以来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村庄”被作为有机整体连片规划建设。“实施土地生态修复工程是其中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谢云告诉记者,土壤肥力提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把土壤养好一般需要三年,我们科学地加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生长的50多种元素。”她举例,仅从海水中提取的肥料,就可以有效补充土壤中普遍缺乏的硼、硒、钼、锌、锰等各种营养元素。

从去年夏天开始,谢云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在杭富沿江公路绿道南段拥有了80亩农田,建立了“橡树花园”。“在附近租了房子,和学生们住一块。”她告诉记者,非假期时一周三天课,剩下时间都扑在这片土地上。

“我们认同不打农药的自然农法,这是对土地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方式。”她的学生郑志超说,“作为时代新农人,就该运用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目前,他们一边改善土壤质量,一边开始零星种植,以紫花苜蓿等肥土植物为主,也试种少量豆类蔬菜。眼下,谢云正在规划1000多个“一米菜园”,可让游客租赁耕种,亲身实践自然农法,发展研学游一体。

双浦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乱的农田得以复垦,水田恢复原貌,土壤肥力提升。双浦镇副镇长徐钊君表示,接下来,双浦将重点把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助力双浦本地优势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提升土地亩产效益的含金量,从而持续推进特色文旅项目做强做大,激活美丽城镇农旅产业。

相关知识

山东“数字新农人”手握“新农具” 耕出“智慧田”
西湖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全球滨海论坛 | 江苏“最美生态保护修复”花落九家
培育“新农人”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桃浦生态规划强劲启动 桃浦科技智慧城塑造新地标 祥和王宫绝版价值 厚积薄发成为新亮点
杭州“莫奈”花园,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
保山市实施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候鸟翩跹 “湿”情画意
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矿山景观设计探析
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宁波四明山:退花还林修复生态

网址: 西湖:双浦“新农人”生态修复土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62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守护沃土生态 筑梦绿色未来——中
下一篇: 修复一方土地 守护绿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