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报)在分析我国大型花卉市场销售情况及市场变化时,田小光给出的是郑州陈砦花卉市场的数据。据统计,陈砦花市2019年大型观叶植物交易量为497万盆,与2018年基本持平,但比2017年减少了112万盆,同比2017年降幅为18.4%。数据背后原因是:大型观叶植物标准化程度低,转运难度大,产品品种老化,在花卉产品市场整体快速增长时,大型观叶植物2019年与2018年没有明显变化,增长乏力。
陈砦花市2019年观花及小型盆栽交易量总计为4288万盆,比2018年交易量增加537万盆,同比增幅达20.1%。数据背后原因是:花卉电商继续在大众消费中开疆拓土,而大众消费的增长又主要在标准化程度高的小盆栽和鲜切花上。花卉产品继续向小型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家庭消费发展。
陈砦花市2019年鲜切花交易量为11227吨(约1.8亿枝),比2018年的9795吨(约1.3亿枝)增加了1432吨,同比增幅14.6%。同时,高品质鲜切花占比也稳步提升。数据背后原因是:鲜切花逐渐走入百姓日常生活,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互联网交易、鲜花速递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已经深入到花卉流通领域,大大提升了鲜切花交易量和交易便捷性。
在以上数据分析基础上,田小光指出,大型花卉市场销售情况可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是鲜切花、小盆栽市场销量持续增长,大型绿植及花盆销量下滑,多肉风头渐落基本与往年持平;花卉家庭消费上升趋势明显,集团、政府消费继续下滑。
二是烧制盆器笨重,生产过程不环保;大型绿植标准化程度低等产品自身原因,导致这些类别产品销售量下滑,甚至面临淘汰。
三是交通改善带来物流便捷,花卉产品的升级带来产品标准化,花卉电商加速了花卉供应链变革,使批发市场集散功能进一步弱化。
四是花卉市场节假日客流量下降,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短期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目的地选择空间更大,而传统花市设施落后,没有及时向景区化升级,吸引力下降。
从市场交易情况看市场变化,田小光表示有以下几点变化。
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低品质产品供过于求,高品质产品供不应求。
消费市场加速下沉:拼多多让人们看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花卉消费向县城、乡镇加速扩展,城市县市、乡镇开始出现开花店热潮;奔波于乡村庙会集市的商贩开始将花卉产品带入农村市场。
新零售:新零售形式有直播带货、社区团购、花艺沙龙等,直播带货在2019年快速发展,在2020年热度不减,成为网络销售主流之一。
“花卉+”:新零售、场景化、体验等还在花卉经营者脑中徘徊时,人们突然发现商业街美发店、美甲店、蛋糕店、零食店等也在店内开辟出花卉区,不但增加店内美感,也在将自身流量引入花卉产品,转换成自身利润增长点。
花卉流通市场现状
田小光指明花卉市场在花卉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我国花卉产品的80%以上仍是通过花卉市场进入消费者手中,包括产地直采标语下的社区、社群团购等,采货地很多也是当地的批发市场。此外,花卉市场是供求信息聚集地,是花卉产品分级、定价、配送中心,专业市场为生产商和销售商节约了大量的管理和沟通交流成本。因此,花卉市场作为链接花卉产销的纽带,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小生产、大流通矛盾,提高花卉产品流通效率的有效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仍是花卉流通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有花卉市场3000多家,平均到我国285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每个县有1个花卉市场还要多。经过近30年发展,花卉业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
花卉物流方面,2019年,我国花卉物流在鲜花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顺丰、京东、中通、韵达、邮政等各大物流巨头相继进入鲜花产地云南,打破了航空货运公司主导的相对垄断模式,鲜切花物流进入了良性竞争格局,物流链路不断优化。而依托传统普货物流运输的盆栽花卉,在广东、山东等盆栽花卉主产区,出现了运输小型盆栽的专业花卉物流公司,并开始探索设计小盆栽专用运输车辆。
关于花卉流通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田小光指出,由于环境和硬件设施、管理服务不足等原因,我国大型花卉批发市场整体外迁,搬离主城,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这是每一座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必然要求。但同时说明,不是一线城市没有消费需求,而是这些一线城市的需求必催生新的花卉供应链路,方向和模式还有待探索。
此外,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市场信息的透明化,进货渠道的多元化,产地信息的透明化,很多零售商甚至消费者,开始绕过原来的花卉市场,从其他替代性渠道或原产地直接采购。
田小光还谈到了疫情下他对花卉市场的思考,他表示,疫情将我国某海鲜市场推向风口浪尖,背后凸显了传统批发市场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监管不力、配套不全等诸多问题;虽然电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批发市场,两者定位不同,但传统花卉从业者依然面临很大压力,部分以线上销售为主的花卉经营者受疫情影响远低于传统经营者,疫情下社会对互联网的价值达成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互联网数字技术在疫情中凸显强大魅力,正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则。
花卉流通市场的发展方向
田小光表示,传统的花卉市场经过了近30年发展,将从成熟期的高强度竞争,逐渐进入下滑周期,这个过程将破解行业长期以来过于封闭的状态,将被迫接受跨界竞争,接受新技术、新模式的改造,从而进化出新的供应链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的市场也在探索新的业态组合发展模式,如成都春天花乐园已经开建开放式多业态商业街区,西安秦岭花世界正在规划花卉奥特莱斯,如皋国际园艺城打造4A级盆景主题园区等。
关于花卉批发市场的未来,田小光表示,一是销售职能将越来越弱,仓储职能会越来越强,服务职能越来越强。二是仓储集散是产业链低成本的流通方式,所以未来的批发市场,连接产地到城市的物流仓储中枢作用将越来越强大。三是未来花卉批发市场将是大量服务集结的一个产业聚集区,一个花卉产业服务的生态链,里面有大量的物流运输、广告设计、包装等配套企业。
关于花卉零售市场的未来,田小光表示,传统市场设施简陋,缺乏花卉市场应用的环境、购物、服务体验,只是简单的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连接。未来花卉零售市场将呈现购物环境景区化和场景化、经营活动娱乐化、服务和产品极致化、销售方式数字化等特点。
总之,转型是花卉市场流通领域大势所趋,随着城市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出现,线上线下、同行业、跨行业竞争更大,墨守成规的传统市场会逐渐萎缩甚至被取代。“在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期间,会成长出新的行业领先者。2020年后将是中国传统花卉市场快速迭代的年代,机会大于风险。”田小光说。
--------------------------------------------------------------------------------
相关知识
乌鲁木齐花卉市场迎来全年中最火的销售行情 闻年宵花香,品生活变化
【记者跑市场|节日市场看变化】线上线下销售火 花卉市场活力旺
2023年中国鲜花行业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种植区域分布情况
中国十大花卉批发市场 全国大型的花卉市场有哪些?
全球玫瑰花市场销售规模及投资建议战略报告2023
2023-2028年中国花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24年花卉市场行业研究
2023花卉艺术行业 花卉艺术市场占有情况分析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仙林花卉市场将搬到宝华交界处,主城区大型花市已寥寥无几
网址: 大型花卉市场销售情况及市场变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6449.html
上一篇: 迎春花市停办 花农“过冬”有招数 |
下一篇: 赤峰安快创业谷发布6月份创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