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摘要】: 绿天牛族Callichromini Thomson 1864是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天牛亚科(Cerambycinae)中比较重要的类群,该族昆虫绝大多数以柑橘、桃、芒果、榆、杨、栎、花椒等经济性树种为食,严重危害农林业经济树种。本文将传统的外部形态特征分类同后翅翅脉特征和雌雄性生殖器特征结合起来,对我国绿天牛族昆虫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针对中国绿天牛族研究现状中的空白,对该族昆虫地理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系统整理了中国绿天牛族13属98种8亚种,详细描述了69种6亚种外部形态特征,新增加37种绿天牛的分类历史资料和19种绿天牛的形态描述原始资料;并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绒斑长绿天牛Chloridolum plicovelutinum Gressitt et Rondon;编制了中国绿天牛族分属检索表和11个属的分种检索表。 2.后翅翅脉研究 采用Kukalova-Peck et Lawrence(1993)最新的鞘翅目翅脉模式系统和命名法,比较研究了中国绿天牛族10属27种具代表性种类的后翅翅脉,首次对其后翅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绘图。结果表明,后翅翅脉特征在该族内具有稳定性,在属间和种间不具稳定性,后翅翅脉特征在绿天牛族属级和种级中分类意义不大。 3.雄性外生殖器研究 解剖比较研究了中国绿天牛族7属11种的雄性生殖器,详细描述了其特征并绘图。结果发现:雄性外生殖器阳基侧突的形状及刚毛着生方式、数量在种间差异大,具有属级和种级的分类学意义,且在多带天牛属Polyzonus中阳基侧突基部刚毛浓密成带纹状,带纹在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该属分种特征;雄性外生殖器交配孔腹缘形状或尖有钝,或突出较长及肩部的有无等可以作为分种的辅助依据。 4.雌性生殖器研究 解剖比较研究了中国绿天牛族9属24种雌性生殖器,详细描述了特征并绘图,结果表明:绿天牛族的产卵器形状在属间变化较大,而在属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绿天牛属Chelidonimu除外),具有分属的意义;根据雌性生殖器产卵器特征,发现Tomentaromia属种类的产卵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1234187246572142592

1204419097308168192

相关知识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重庆市天牛总科昆虫分类研究
中国长颊花天牛属及新种记述(鞘翅目:天牛科)
湖北省大老岭自然保护区访花天牛多样性研究
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分类描述
第一章第三节昆虫分类
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调查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中国大陆河花蜉科初步分类研究(昆虫纲:蜉蝣目)
昆虫分类图解介绍

网址: 中国绿天牛族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2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近脉花蝇属记述(双翅目:花蝇科)
下一篇: 重庆市天牛总科昆虫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