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长
研究组长:田代科 研究员,博导主要开展植物分类及多样性研究,观赏植物的引种驯化、繁殖栽培、种质创新和品种开发,植物重要生理及性状的遗传发育机制等研究。目前研究类群主要包括荷花、秋海棠属等重要观赏植物。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或参加30余项国内外科研项目。培育园艺植物新品种50余个,开创我国荷花、虎耳草和秋海棠品种首次获国际品种登录;创建了世界莲属资源圃和国家荷花种质资源库等;先后获云南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美国奥本大学杰出留学生、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美国秋海棠学会“鲁道夫•齐森亨尼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参)编专著6部;获专利12项。兼任国际荷花品种登录负责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秋海棠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
局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DUS测试组专家。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花卉分会常务理事及水生蔬菜分会、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等理事,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和美国秋海棠学会(ABS)终身会员。
教育背景
2008 美国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园艺学博士
199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学硕士学位
1993 湖南师范大学(211类),生物教育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1 至今 中科院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
观赏植物资源及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组,组长(PI)
2009 – 201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GB研究组长
2001 – 2003 上海四季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项目经理
2000 – 2001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助理研究员
1999 – 2000 日本富山县中央植物园,进修、合作研究
1993 – 1996 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湖南省生物研究所,助理实验师
研究领域
植物分类与观赏资源评估;观赏植物育种;植物引种驯化、栽培繁殖技术与推广;观赏植物一些重要生理发育现象及性状遗传的分子机理。研究类群主要包括莲属、秋海棠属、虎耳草属等
课题组网站:http://www.scpsrc.ac.cn/yjdw_05.asp
国际荷花网:http://nelumbolotus.ibiodiversity.net
秋海棠网:http://begonia.ibiodiversity.net/#!Begonia
主要研究内容
1. 全球莲属资源调查收集与多样性评价
2. 国际荷花资源圃、数据库建设、及荷花国际登录
3. 中国野生荷花资源的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4. 荷花育种、品种创新及性状遗传规律探讨
5. 荷花花色、瓣型形成及分子调控机理
6. 国产秋海棠属的分类及资源多样性评价、濒危级别划分
7. 国产秋海棠属的自然杂交调查及发生特点分析
8. 秋海棠属多倍化形成机制
9. 虎耳草的多样性
目前承担课题
1. 云南省田代科专家工作站,云南省科技厅,2023.1 – 2025.12
2. 飞燕草素积累及液泡pH对荷花花瓣呈色的影响,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3.1 – 2025.12
3. 美洲莲全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及纯种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上海市科委,2022.1 – 2024.12
4. 花药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调控机理,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2021.01 – 2024.12
5. 荷花花瓣数QTL精确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2021.01 – 2024.12
6. 荷花BADH基因功能研究,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0.01 – 2023.12
7. 植物自然杂交起源的主要模式及适应性进化,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0.01 –2023.12
代表性成果
近期主要论文和专著
1. Xinxin Feng, Xiaofeng Huang*, Yuni Huang, Zhixian Liu, Renkun Li, Jinye Zhou, Wei Guo, Xiaoyan Chen, Daike Tian*. Begonia parvibracteata, a new species in Begonia sect. Platycentrum (Begoniaceae) from Guangxi of China,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PhytoKeys, 214. 27-38. 10.3897/phytokeys.214.90004.
2. Fengluan Liu, Yalan Dai, Thi Nga Hoang, Vichai Puripunyavanich, Primlarp Wasuwat Chukiatman, Mi Qin, Yanrong Fu, Yuchu Chen*, Daike Tian *. Genetic diversity and inferred ancestry of Asian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ermplasms in Thailand and Vietnam. Plant Diversity, 2022, https://doi.org/10.1016/j.pld.2022.05.004.
3. Qingqing Liu, Dasheng Zhang, Fengluan Liu, Zhuoxing Liu, Xiaohan Wang, Yong Yang, Shanshan Li, Hanchun Li, Daike Tian*, Liangsheng Wang*. Quercetin-derivatives painting the yellow petals of American lotus (Nelumbo lutea) and enzymatic basis for their accumulation.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2, https://doi.org/10.1016/j.hpj.2022.02.001.
4. Daike Tian*, Bin Chen, Yan Xiao, Minmin Zheng, Binjie Ge. Begonia shenzhenensis, a new species of Begoniaceae from Guangdong, China. PhytoKeys, 2021, 178: 171-177.
5. Daike Tian*, Binjie Ge, Yan Xiao, Qi Tian, Chun Li. Begonia scorpiuroloba, a new species in Begonia sect. Platycentrum (Begoniaceae) from south Guangxi of China. Phytotaxa, 2021, 479 (2): 191-197.
6. Fengluan Liu, Mi Qin, Jie Min, Qingqing Liu, Dasheng Zhang, Qing Chen, Li Liu, Daike Tian*. Effects of parent species type, flower color, and stamen petaloidy on the fruit-setting rate of hybridization and selfing in lotus (Nelumbo). Aquatic Botany, 2021,172:103396.
7. Yanrong Fu, Fengluan Liu, Shuo Li, Daike Tian*, Li Dong*, Yuchu Chen, Yan Su. Genetic diversity of wild Asian lotus (Nelumbo nucifera) from Northern China.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1, doi: https://doi.org/10.1016/j.hpj.2021.04.005
8. Daike Tian*, Yan Xiao, Yanci Li, Kejian Yan. Several new records, synonyms, and hybrid origin of Chinese begonias. PhytoKeys, 2020, 153: 13-35.
9. Dasheng Zhang, Qing Chen, Qingqing Liu, Fengluan Liu, Lijie Cui, Wen Shao, Shaohua Wu, Jie Xu, Daike Tian*. Hist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her and appendage development in Asian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9, 20(5): 1015.
10. Qingqing Liu, Dasheng Zhang, Fengluan Liu, Mi Qin, Daike Tian*. Micropropagation of lotus (Nelumbo) through germfree mature embryos.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Plant, 2019, 55(3): 305-312.
11. 梁露,孔德政*,刘卓星,李瀚纯,刘青青,刘凤栾,张大生,田代科*. 荷花花粉活力的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 (2):131-136.
12. 唐世梅,蔡文淇,张大毛,陈倩如,李炎林*,田代科*. 光照强度对三个虎耳草观赏品种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广西植物,2022, 10.11931/guihaia.gxzw202112018
13. 刘丽,刘阿梅,王健,赵莹,向言词,田代科*. 盆栽荷花消费需求及市场分析. 农业科学, 2022, 12(7): 528-550.
14. 刘凤栾,秦 密,宇 胜,刘青青,张大生,田代科*. 60Co-γ 射线对莲子的辐射效应及狭瓣变异株的形态分析. 核农学报,2021,35 (12) : 2681-2687.
15. 刘青青,张大生,刘凤栾,蔡栋,王晓晗,梁露,田代科*,王亮生*. 荷花花色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2021,48 (1):2100-2112.
16. 李瀚纯,张大生,刘青青,刘凤栾,刘卓星,熊磊,安向婕,田代科*. 观赏植物蓝色花形成的机制. 亚热带植物科学,2021,50(2):155-162.
17. 付彦荣,刘凤栾,李硕,苏燕,董丽*,田代科*,中国北方野生莲居群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55(3) : 435-441.
18. 李雁瓷,付乃峰,孙加芝,肖艳,曹建国,田代科*.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表型多样性. 植物研究,2021,41(5):775-788.
19. 秦密, 刘凤栾, 刘青青,曹建国*, 陈煜初, 田代科*. 2020. 国内外8个不同种源地莲(Nelumbo)成熟胚离体培养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36(10): 69-78.
20. 刘凤栾,秦密,刘青青,张大生,田代科*. 利用EST-SSR检测圆阔和狭长被片美洲黄莲的遗传差异. 西北农业学报,2020,29(2): 306-314.
21. 刘凤栾,费俞颉,俞洁. 洒锦荷花的彩斑特性及起源探讨. 中国花卉园艺, 2020, 18: 38-40.
22. 李雁瓷,付乃峰,孙加芝,肖艳,曹建国,田代科*.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种内表型多样性. 植物研究,2021,41(5): 775-788.
专著
1. 田代科 主编,《植物的奥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1..
2. 李爱荣, 李景秀, 崔卫华, 田代科等,《中国迁地植物志·秋海棠科》,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专利
1. 张大生,许洁婷,田代科,杨晓凤,刘青青,刘凤栾,崔丽洁,刘卓星,李瀚纯,熊磊,安向婕. 一种利用未成熟莲胚进行瞬间表达的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10288525.X
2. 张大生,刘卓星,田代科,崔丽洁,刘青青,刘凤栾,熊磊,安向婕,李瀚纯. 一种鉴定美洲莲基因型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检测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110911762.7
3. 刘凤栾,田代科,秦密,张大生,刘青青,付乃峰. 一种利用2n花粉杂交选育荷花三倍体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110011714.2
4. 刘青青,田代科,张大生,刘凤栾,秦密,闵睫. 一种利用成熟莲胚进行快繁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810274946.5
5. 田代科,张大生,陈青,刘青青,刘凤栾,赵喜双,吴璇,陈蒙娇,吴少华. 一种将外源基因转化到荷花中进行瞬间表达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824255.9
6. 田代科,张大生,陈青,赵喜双,付乃峰,刘青青,陈蒙娇,吴少华. 一种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再生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1610824265.2
新品种国际登录
2022年,荷花:‘九华皓月’‘中山红叶’‘俊博友谊’‘云间白玉’‘印度之宝’
2021年,荷花:‘博爱’‘纤纤玉指’‘皱叶之问’
虎耳草:‘雪纹’‘天目恩赐’
2020年,荷花:‘东北野红’‘青桃叠翠’ ‘白狮鬃’‘乳黄羽雕’‘印度之谜’
> 研究组成员
科研助理
张大生
博士、副研究员、硕导
刘青青
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
电 话:021-37792288*911
邮 箱:nicecocoliu@sina.com
肖艳
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
电 话:021-37792288*602
邮 箱:xiaoyan881002@163.com
外延合作团队
1. 海南大学林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3.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
4. 湖南莲之奇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 新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6. 西双版纳宝翠香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
博士生:肖艳 (联合培养)
硕士生:罗佳琳(2021级)、于银凤(2021)、李昕(2021)、李婷婷(2021级)、傅阳阳(2021级)、王菘伟(2020)、唐世梅(2020级)、安向婕(2019级)。
已毕业研究生
博士生:付彦荣(联合培养)
硕士生:熊磊(2019级)、梁露(2019级)、刘卓星(2018级)、李瀚纯(2018级)、李硕(2017级)、金蕾(2017级)、杨梦洁(2015级)、赵喜双(2014级)、陈青(2014级)、吴璇(2013级)、陈岳(2013级)、吴瑞娟(2013级)、赵斌(2013级)、肖艳(2012级)、徐玉仙(2012级)、李行娟(2011级)、刘艳波(2011级)、刘阿梅(2011级)、黄秀(2010级)。
出站博士后及访问学者
屈海泳、谢东佑
相关知识
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环境表观遗传学实验室招聘实验室管家/助理研究员
分子植物育种杂志
如何科技兴花?山东国际花卉科技合作大会举办
植物育种学实验室
暗香浮动春来到,玉兰花开正当时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赴河南考察白玉兰等观花色叶木本植物资源
焦远年:在亿年中探索植物进化奥秘
走进实验室 | 培“植”美心,“花”样艺术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方向学术团队
植物文化艺术内涵及其美学功能探析
网址: 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29.html
上一篇: 通过现存蕨类植物多样性透视陆生植 |
下一篇: 国家植物园花开两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