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作物花药的绝育方法

作物花药的绝育方法

专利名称:作物花药的绝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和农业领域,更准确地说是涉及在选种和良种繁育过程中采用的作物花药的绝育方法。
当今世界各国都正在解决使农业集约化的任务,尤其是解决广泛采用第一代杂交种来提高谷物、饲料、蔬菜和经济作物的产量。由于杂交作用,这些杂交种的产量与其亲本型相比要高(超过25~30%),而且品质优良。有一种培育新杂交种的方法,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系统为基础而创立的。这种方法要经过长期(12-14年)而复杂的育种工作,包括建立不育相似系、不育保持系和育性恢复系等。最有前景的方法是使用化学不育剂(杀配子剂)的作物花药绝育法。采用杀配子剂比用“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要经济得多。因为不必建立不育相似系、母本不育保持相似系以及父本可育恢复相似系。实际上不仅在始本形态的选种研究过程中抑或在组织其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都能获得第一代杂交种子。
目前大约有200种化合物具有杀配子效能,按其化学结构这些化合物分属不同的化学化合物类型。杀配子剂必需在保持卵细胞生命力的情况下,使处理过的植物产生完全的雄性不育,同时在自由授粉的情况下确保结实率达到高水平(最好不低于对照物的70%)。它们的植物毒性以及对于温血动物的毒性应是最低的。
已知若干谷物的花药绝育法(Л.ДЖ·尼盖尔,作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的应用,莫斯科,“穗”,28-31页;SU-906457)。这些方法是用绝育剂对作物进行处理,如2-氯乙基磷酸(乙烯利)、顺丁烯二酸酰肼、双-(聚氟烷基)-磷酸及其盐类等。用苏联产的绝育剂处理植物,是在器官生成的第五或第六阶段进行的(按Ф·М·库别尔曼)。
在器官生成的第五阶段花的发生和分化过程就开始了。在这个阶段的终了,新生体-孢原组织形成。此阶段中雄蕊、雌蕊和花被器官的胚原基发育。在第五阶段中可以观察到雄蕊原始体开始分化为花丝和雌蕊。第六阶段则是花生成的过程(小孢子和大孢子生成)。在这一阶段中通常形成分隔的单核花粉粒。(Φ·М·库别尔曼,“植物形态生理学”,莫斯科,“高等学校”,1973,30-36页)。
还有另一种使禾本科作物花药绝育的已知方法(GB-A-1567153),是在出现第二节间到抽穗期间对禾本科植物进行绝育剂处理的。绝育剂采用杂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的为2-羧基-3,4-甲基吡咯烷或2-甲氧基羰基-3,4-甲基吡咯啶。上述化合物是与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的。
本发明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选择绝育剂建立一种能以高的绝育效果大范围地使作物的花药绝育并能在自由授粉的情况下保持种子的高结实率的方法。
所建议的解决这个任务的方法是将绝育剂与稀释剂一起在器官生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中对植物花药进行处理。本发明采用的绝育剂为羧酸衍生物,其通式为A-COOR,其中R=K、Na、NH4,烷基C1-C6,烯丙基CH3
其中R1=COOH,COOR,H,OH;
R2=H,OH或两者的混合物绝育剂可与任何一种已知的稀释剂配合使用。以用水作稀释剂为宜,配成0.01~2%的水乳化液。最好选用禾本科作物或向日葵作为上述绝育剂处理的对象。
所建议的方法可使作物雄性不育率达98-100%,并保持超过70%的高百分比的种子结实率。为了保证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得到高水平的花药不育性,可以在器官形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用绝育剂再次进行处理。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所申请的方法以下述方式实现以羧酸的衍生物作为绝育剂,对冬小麦和春小麦、二倍体和四倍体黑麦、小黑麦、黍、向日葵及其它作物进行处理。
羧酸的衍生物可与任何一种合适的稀释剂配合应用,最宜用水作稀释剂,配成浓度为0.01~2%的上述化合物的水乳化液。
如需要可在工作液中加入任意的天然表面活性剂。通常,在往植物上喷涂时要在工作液中加入一些已知的辅助剂,如润湿剂、分散剂、粘附剂等。
可以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将绝育剂涂到植物上去。例如采用水力喷撒、空气喷撒(气溶胶)。在器官生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用绝育剂处理作物(按库别尔曼)。绝育剂的剂量取决于化合物的性质、被处理的作物、处理时的生长阶段以及自然气候因素等。为保证在不良气候条件下获得好的绝育效果,最好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对作物进行再次处理。绝育剂的总用量为0.6~20公斤/公顷。
对所有推荐用作绝育剂的羧酸衍生物均作过动物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是低毒性或中等毒性的。例如对小白鼠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毒性试验,在一次性注入胃中的情况下,其半数致死量为2838毫克/公斤体重,而对于白家鼠为6669毫克/公斤体重;对于白家鼠的2-甲基-3-环己烯羧酸钾盐毒性试验,其半数致死量为7664毫克/公斤体重。
对所推荐的绝育剂,在不同的土壤-气候地区,在面积均为10平方米的小块田地里进行了三至四次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杀配子效能。每种绝育剂的试验时间不少于5年。
器官形成的各阶段是按细胞学原理进行检控的。用绝育剂处理作物是在库别尔曼所述的器官发生的第五阶段进行的。
随着抽穗用油纸隔离袋将主穗与其它各层隔开。对于小麦和小黑麦采用单独的隔离袋。对于黑麦从5~7排并排种植的作物上各取一穗放入共同的隔离袋中。对黍则要把每个圆锥花序单独隔开。对于小麦、黑麦、小黑麦及黍的不育率百分数(X)可按下式计算X=1-〔 (用隔离袋,处理的作物结实的种子数)/(用隔离袋,未处理的对照作物结实的种子数) 〕×100%假定未被隔离的对照作物穗的种子在自由授粉的情况下结实量达100%。
为取得可靠数据对于小麦和小黑麦每次采用20~25个隔离袋进行重复试验,而对于黑麦和黍则采用10~15个。
为了检验向日葵花粉的化学致不育性,对每种化合物每次采用45株受处理作物进行重复试验。其中15株隔离使其自身授粉,另外15株作物的花盘用混合花粉授粉,混合花粉是在20~25个受处理并隔离的花盘中收集起来的。剩下的15株作物任其自由授粉,为的是检查父本型瘦果结实能力。
向日葵作物的雄性不育性是根据结实率和花粉生命力的结果来判断,并根据瘦果的形态特点和未处理过的父本型花粉对经过处理并隔离的作物进行授粉时的种子结实能力来判断。卵细胞的生命力则根据作父本型自由授粉处理的作物种子的结实能力来确定。
对作物的处理最好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所有的化合物在处理后4小时内全部渗入作物组织中。在这4小时内如果下雨,须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对作物进行再次处理。
羧酸的衍生物可用已知方法获得。
邻苯二甲酸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相应的醇酯化而得(н·и·列别捷夫,基本有机化学与工艺及石油化学合成,莫斯科,“化学”,210页)。2-甲基-3-环己烯羧酸甲酯是由戊二烯(石油化学产品)与甲基丙烯酸(广泛用于塑料生产)缩合制成并以氯化铝作催化剂(T.Jnukai,Y.Kojima,有机化学杂志,32,869,1967)。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对上述酯类进行皂化,则可得到相应的2-甲基-3-环己烯烯酸盐。苯甲酸、对羟基苯酸或水杨酸的钾盐、钠盐及铵盐可以用相应的氢氧化物中和这些酸得到。
下列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例1在器官生成的第五阶段用背负式喷雾器将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的2%水乳化液喷到“米罗诺夫808”品种的冬小麦作物上。加入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为乳化剂。在乳化剂中加入0.01%(质量)的甲酰替二甲胺作为助剂。制剂的用量为20公斤/公顷。以用不带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的作物作为对照物。
其结果列于表1。对“米罗诺夫808”品种冬小麦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所得结果相同。
例2-8处理过程类似例1。绝育剂采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2%水乳化液。试验结果列入表1。
对“米罗诺夫808”品种小麦在器官生成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结果相同。
例9-13在器官生成的第五阶段为“波列斯卡娅-70”品种冬小麦作物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十二烷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的2%水乳化液进行喷撒。乳化液中含有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
制剂消耗量为16公斤/公顷。对照植物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进行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2。
对“波列斯卡娅-70”品种冬小麦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到的结果相同。
例14-17对“普里波依”品种冬小麦作物在器官生成的第五和第六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的2%的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二甲酸亚砜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12公斤/公顷。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对对照作物进行处理。
试验结果列于表3。
例18-22对“哈尔科夫81”品种的冬小麦作物在器官生成的第五和第六阶段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钠盐、邻苯二甲酸二己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的2%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12公斤/公顷。
试验结果列入表4。对照作物处理方法同例1。
例23-29在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对“莫斯科35”品种的春小麦作物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苯甲酸钾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有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10公斤/公顷。
试验结果列入表5。对“莫斯科35”品种春小麦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结果相同。
例30-33对“波达尼奇4”品种的春小麦作物在器官生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基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钠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及0.01%(质量)的四氢呋喃。制剂消耗量为8公斤/公顷。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的作物作对照物。
试验结果列于表6。对“波达尼奇4”品种春小麦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结果相同。
例34-36对“祖国”品种春小麦作物在器官生成的第五与第六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6公斤/公顷。用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过的作物作为对照物。
试验结果列于表7
例37-42对“普拉克-109”品种的小黑麦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10公斤/公顷。以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过的作物作对照物。
试验结果列于表8。对“普拉克-109”系列的春小麦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到的结果相同。
例43-47对“双二倍体206”品种的小黑麦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的1%的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6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进行处理。
试验结果列于表9。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对“双二倍体206”品种小黑麦进行处理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例48-55对“别尔达”品种的四倍体黑麦在器官生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对-羟基苯酸钾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6公斤/公顷。所用的对照作物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加以处理。
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对“别尔达”品种的四倍体黑麦进行处理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例56-59对“乌克兰四”品种的四倍体黑麦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苯甲酸钾盐、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甲酰替二甲胺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6公斤/公顷。所用的对照作物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试验结果列于表11。在对“乌克兰四”品种的四倍体黑麦在器官生成的第六阶段时进行处理后所得结果相同。
例60-67对“丘尔班”品种的二倍体黑麦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水杨酸钾盐、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8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用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过。
试验结果列入表12。对“丘尔班”品种的二倍体黑麦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所得到的结果相同。
例68-73对“哈尔科夫55”品种的二倍体黑麦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五和第六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的钠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01%的甲酰替二甲胺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
制剂消耗量为6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13
例74-75对“白俄罗斯23”品种的二倍体黑麦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及第六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有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
制剂用量为6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14
例76-81对“出升2”品种的二倍体黑麦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药剂用量为10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15。对“出升2”品种的二倍体黑麦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结果相同。
例82-88对“杂交种1861/79”品种的二倍体黑麦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对-羟基苯酸铵盐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对照作物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16。对“杂交种1861/79”品种的二倍体黑麦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所得结果相同。
例89-96对“米罗诺夫94”品种的黍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对-羟基苯酸钠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的1%的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甲酰替二甲胺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10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经稀释剂处理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试验结果列入表17。对“米罗诺夫94”品种的黍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所得结果相同。
例97-102对“K-9693科尔莫夫Ⅰ”品种的黍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2-甲基-3-环己烯甲酸铵盐、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含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8公斤/公顷。对照作物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试验结果列入表18。对“K-9693米罗诺夫Ⅰ”品种的黍在其器官生长的第六阶段时进行处理所得结果相同。
例103-116对“先进工作者”品种的向日葵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钠盐的0.5%水乳化液及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的0.05%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对BK-119系列的向日葵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0.2%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的0.1%水乳化液;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钠盐的1%水乳化液及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的0.01%水乳化液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甲酰替二甲胺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
对“BK-373”系列的向日葵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0.2%水乳化液、2-甲基-3-环己烯甲酸钾盐的0.1%水乳化液、2-甲基-3-环己烯甲酸甲酯的0.01%水乳化液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0.2%水乳化液处理。乳化液中含0.01%(质量)的硫酸十二烷酯及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
所有情况下的对照作物均受到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
试验结果列入表19。对上述品种的向日葵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例117-126对“米罗诺夫808”品种的冬小麦作物在其器官形成的第五阶段(按库别尔曼)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水杨酸钾盐混合物(比例为1∶1)的2%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丙酯与苯甲酸钾盐的混合物(比例为1∶1)的2%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对-羟基苯酸钾盐混合物(比例为1∶1)的2%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中均含有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12公斤/公顷。
对“莫斯科35”春小麦作物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与苯甲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0%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与对-羟基苯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与苯甲酸钾盐混合物的1%水乳化液。乳化液均含0.01%(质量)的二甲基亚砜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6公斤/公顷。
对“丘尔班”二倍体黑麦作物用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与对-羟基苯酸钾盐混合物的1%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与水杨酸钾盐混合物的1%水乳化液(比例1∶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苯甲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异丁烯酯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均含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消耗量为6公斤/公顷。
对“普拉克-109”系列小黑麦作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水杨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与苯甲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与对-羟基苯甲酸钾盐混合物(比例1∶1)的1%水乳化液进行处理。乳化液均含0.01%(质量)的四氢呋喃与0.1%(质量)的C12-C14烷基苯磺酸钙。制剂用量为8公斤/公顷。
所有情况下采用经不含绝育剂的稀释剂处理的作物作对照物。试验结果列入表20。对所列举的作物在器官形成的第六阶段进行处理时得到相同的结果。
接下页
生产实用性本方法用于选种与育种过程,可得到高产的农作物品种与杂交种。
权利要求
1.使作物花药绝育的方法,在作物器官形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用与稀释剂配合使用的绝育剂对作物花药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采用羧酸衍生物作为绝育剂,其通式为A-COOR,其中R=K,Na,NH4,烷基C1-C6,烯丙基,
其中R1=COOH,COOR,H,OH;R2=H,OH或它们的混合物。
2.按第1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衍生物与稀释剂以0.01~2%的水乳化液的形式配合使用。
3.按第1-2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绝育剂处理的作物为禾本科作物和向日葵。
4.按第1-3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保证花药高度绝育,在不良的气候条件下需用绝育剂在器官形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对作物进行再次处理。
全文摘要
植物花药的绝育方法包括用绝育剂和稀释剂配合在器官形成的第五和/或第六阶段对作物进行处理,按照本发明采用羧酸衍生物作为不育剂,其通式为A=COOR,其中R=K,Na,NH其中RR
文档编号A01H3/04GK1043853SQ8810929
公开日1990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9日
发明者马拉特·亚历山大罗维奇·弗汀, 塔特亚那·亚历山大罗夫那·库茨耐索瓦, 斯维特拉那·亚历山大罗维奇·诺维克瓦, 维拉·尼古拉夫那·格拉姆尼斯卡亚, 瓦莱里·比诺维奇·贝京, 尼那·伊凡诺维奇·洛卡辛那, 伊万·瓦西列维奇·伊高洛夫, 尼古拉·辛金蒙多维奇·瓦·瓦尔扶松, 埃琳娜·亚历克辛扶那·考茨米那, 利奥尼德·库斯坦丁诺维奇·沃斯考保尼克, 塔特亚那·塞吉夫那·费道瑞考, 亚历山得拉·伊凡诺维奇·普罗考比考, 那得辛大·伊文洛夫那·格拉辛莫瓦, 瓦伦丁·阿纳托里维奇·萨费胡克, 萨金·伊凡诺维奇·帕克林, 艾戈·萨姆洛维奇·巴辛 申请人:弗·伊·列宁全苏农业科学研究院全苏农业工艺科学研究所, 苏联科学院姆·姆·舍米亚京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

相关知识

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绝育纯属造谣
母猫绝育=》卵巢子宫切除术(一)
流浪猫救助 治病 绝育 疫苗
花药及花粉培养
植物花药和花粉
家庭花肥花药溶液的配制
棉花花药不同色泽与种性、品质的关系
玉米花药发育的细胞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植物花药和花粉培养
植物的花药与花粉培养

网址: 作物花药的绝育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43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要想作物种的好,种子处理少不了
下一篇: 种子处理的五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