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位于东营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记者在国创中心的试验田里看到,这里的耐盐碱油葵、食用葵长势正旺,再过十几天就能收获、测产。经过比较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并推广种植后,农民亩产收益相比传统种粮可提高两三倍。
国创中心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设立,定位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建设,集聚全国乃至国际盐碱地综合利用领域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国创中心设有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1个专业研发平台,以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着力解决耐盐碱作物生物育种应用技术滞后、盐碱地改土节水生态保护和产能提升技术缺乏、盐碱地生态化利用解决方案不足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我国盐碱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介绍,国创中心目前正开展盐碱地生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盐碱地生态化利用三方面工作。目前盐碱地生物育种已经在试验田里取得了不错的产量,下一步要推广到老百姓的大田里。贾曦举例说,目前国创中心不仅能够在盐碱地上生产中高端果品,并已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创新中心进行良种选育工作的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院副院长黄金光告诉记者,向日葵是盐碱改良的先锋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地里的盐碱,而且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黄金光举例称,当地农民种小麦,每亩地纯收益能达到1000元已经很不错了,但种食用葵能够达到2000-3000元,种油葵也能达到1500-2000元。
黄金光介绍,这里的50亩向日葵试验田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个耐盐碱品种资源,包括农业农村部2023年征集的22个耐盐碱新品种和全国各地科学家们培育的68个品种,涵盖了食用型、油料型、观赏型三大品系。目前最近这些向日葵已经到了成熟期,再过10多天就要进行收获、测产。黄金光实验团队将根据实验结果选择适合黄河三角洲种植的品种,并在推广过程中为老百姓提供技术指导,保障新品种能在当地落地,真正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编辑:姜妍 阅读:0
相关知识
让白花花的盐碱地产出金灿灿的收益
国内首款智慧种质休眠仓!保鲜种子的“大冰箱”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盐碱地如何变身新粮仓、新菜园?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宁夏新能源基地:智慧工业推动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河西走廊上“种子的故事”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会跳水、能瘦身,宁乡花猪“出圈”
电力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暨盐碱地综合利用交流大会在东营举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市场主体倍增 “云花”活力蓬勃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网址: 海报新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没法种粮的盐碱地有了大用处 向日葵选育推广后每亩收益可达三千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8042.html
上一篇: 爸妈结婚30周年送什么花好?结婚 |
下一篇: 2018年这些苗木种植补贴可以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