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8-03-13 09:01 来源: 访问量:536
春季蟹池管理要点
春季是水产养殖的开局之时,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可见管理的重要性。目前蟹种放养已基本结束,随着温度升高,河蟹进入正常的摄食生长阶段,做好春季管理为河蟹获得高产高效奠定基础,当前河蟹养殖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水位调控
早春蟹池水位一般控制在40-50厘米,改变以往浅水放养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水温升高,河蟹开食,促进浮游动植物和底栖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有效平衡池水昼夜温差,扩大水体空间,防止早春缺氧,为河蟹首次蜕壳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防止倒春寒使河蟹产生应激反应。
二、合理施肥
肥水的作用是保持良好的水质,有利于消耗有机质,为冬春虾蟹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对提高虾蟹的上市规格有重要作用。在苗种放养前要施基肥,放养后视水质肥瘦情况适当追肥,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尤其是养殖早期,水质难肥,更要少量多次施肥,低温期间应选择即溶型肥料肥水,建议混合使用复合肥和生物肥,选择晴天上午将肥料兑水后泼洒,促进水中有益藻类迅速繁殖,保持水质平衡,增加水体溶解氧,为水草生长提供营养盐,抑制青苔滋生和繁衍。
三、及时投饵
蟹种下塘后,及时投饲是关键举措,可迅速恢复河蟹体质,确保河蟹第一次蜕壳顺利进行。在水温达10℃以上应及时开食,饲料建议以颗粒饲料和新鲜小杂鱼为主,同时添加0.2~1%的多寡糖,以满足河蟹正常生长的需求,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应在40%以上,粒径在1.2毫米左右为最适宜;新鲜小杂鱼投喂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切成小块沿塘边四周定点投放,向阳处多放点。投喂时间在晴天下午,投喂量控制在全池蟹总体重的1%-3%,一般在巡塘时无剩饵后再投喂。
四、病害防治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注重预防为主的原则。
套养青虾的塘口,水温上升后建议内服抗菌药+外用消毒剂,以防青虾烂鳃病。
在3月20日左右河蟹第一次蜕壳前,有机质多的蟹池易生纤毛虫,在晴好天气用纤虫净等先杀虫再消毒和解毒,确保河蟹第一次顺利蜕壳,提高成活率。
早春蟹池肥水方法
蟹池经过一个冬季的修整后进入新一轮养殖,而池塘肥水则是一年养殖工作的第一步,是建立生态养殖的重要环节。池塘肥水实质是培养优良的藻相,为虾蟹等水产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春季水温比较低,光照普遍不足,常出现倒春寒现象,若水质清瘦易助长青苔。今年青苔滋生比往年来得早。因此,必须重视春季低温期的肥水工作。
一、影响肥水的因素 主要有光照、温度、营养元素、藻种等。
1、早春温度低光照弱,不适宜藻类的生长繁殖。藻种缺乏。干塘、晒塘、清塘等养殖操作使池塘原有的藻种基本被杀灭,放苗时进新水会引入部分藻种,但冬季水源本身藻种少,加上进水后的消毒工作又对藻类有杀灭作用。
2、池塘营养物质少。水源清瘦,有机质含量低;基础肥料不足,加上早春投喂量低,外源营养输入少。
3、今年由于池塘早进水早放养,水温低,导致水质过清过瘦引发青苔滋生。
二、低温肥水的方法
1、春季低温时,选择在8℃以上的晴天肥水。
2、选用发酵过的液状或膏状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肥料,按正常施肥标准每7-10天使用1次,如养殖密度大,透明度大,可适当加大施用量和缩短间隔时间。
3、若水体中若浮游动物过多,大量摄食藻类造成藻类不足,水体泛白,建议先杀虫后再肥水。
4、肥水时配合使用硅藻或小球藻种(低温仍可快速繁殖的优质藻种源),可快速培育出以硅藻或小球藻为优势种群的优质好水,是低温培育好水的关键。
5、在肥水前可先添加适量外源水补充藻源,利于迅速肥水。
注意事项:按少量多次的原则,勤追肥,保水色。
相关知识
春季兰花的管理要点
春季茶园的管理技术要点
盆花春季管理要点
苗木春季养护管理要点
大樱桃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培育管理技术要点
家庭盆栽花卉春季养护管理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蟹爪兰花后如何管理
春季花卉的管理要点
网址: 春季蟹池管理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8554.html
上一篇: 美女樱的四季养护管理 |
下一篇: 螃蟹爪子花的专业养殖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