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12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宋亚辉 李玉荣 刘朝芳 王瑾 程增书 陈四龙 张嘉楠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探寻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适宜的浇水时期,本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持续监测了0~50 cm耕层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苗期浇水的临界值是20 cm耕层田间持水量降低到40%,浇水的间隔期为30天左右;2开花下针期浇水的临界值是30~40 cm耕层田间持水量降低到40%,浇水的间隔期为20天左右;3结荚期浇水临界值以0~30 cm耕层持水量降低到30%、30~40 cm耕层持水量低于35%为宜;4饱果成熟期30~40 cm耕层的持水量降低到30%左右时开始浇水施肥,浇水间隔期20天左右。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欣玲;水肥一体化模式种植花生对风沙区土壤改良作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宁凤荣;蒋浩;花生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7期 2 周顺新;王慧新;吴占鹏;王海新;关冰;蔡立夫;膜下滴灌不同肥料种类对花生生理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14年02期 3 丁红;张智猛;康涛;戴良香;宋文武;慈敦伟;秦斐斐;刘孟娟;付晓;祝令晓;花后膜下滴灌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14年03期 4 胡宝忱;李绍会;花生膜下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辉;李玉荣;刘朝芳;王瑾;程增书;陈四龙;张嘉楠;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5年12期 2 黄鹤楼;丁烨毅;景元书;陈昆;蔡仕博;花生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动态与平衡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18期 3 花生对肥料的特殊需要[J];花生科技;1978年01期 4 王廷利;赵全桂;杜连涛;陈红;陈康;高产花生水肥一体化最佳施肥量试验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7年06期 5 李昱浩;心连心:“新肥料+新技术”赋能,沙土地花生大丰收[J];中国农资;2022年21期 6 李维江,张高英土壤干旱对花生前期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花生科技;1991年04期 7 李娟茹,卡哈尔曼,肖剑,傅勇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3年S1期 8 张玉玲,孔显民地膜花生啥时浇水好[J];北京农业;1996年06期 9 在俄克拉何马州西班牙型花生对硼的需求[J];花生科技;1981年04期 10 陆新恒;唐伟;吴粤林;杨茂兰;文秋云;杨锐;刘星;杨酸处理下花生水杨酸信号通路中基因的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民;王新芳;任文义;祝忠毅;正阳县2010年花生减产气象条件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立峰;张昆;万勇善;刘风珍;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时期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综述与摘要集[C];2018年 3 相云秋;王铭伦;张晓军;邹晓霞;王月福;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影响的研究[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4 阮伟;红安县花生种植气候条件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5 路敏;花生的种子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潘丽娟;杨庆利;禹山林;花生△~(12)脂肪酸脱氢酶与高油酸性状的关系[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王兴军;夏晗;万书波;毕玉平;我国花生生物技术研究进展[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任彦;梁山;宾金华;花生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时空表达[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秦立琴;万书波;李新国;郭峰;徐平丽;孟静静;低温及盐胁迫处理对花生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机制[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夏晗;万书波;翟晓霏;赵传志;王兴军;花生开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玉米花生间作群体互补竞争及防风蚀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2 肖嵘;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焦念元;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袁德帅;顾及立体几何形态影响的霉变花生高光谱图像识别[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年 5 韩飞;西北旱作区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节水、减氮增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6 丁小霞;中国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林松明;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钙调控生理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 8 郭笑彤;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的分子生态调控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宏;花生变应原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张宇昊;花生短肽制备及其功能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翔洲;胺鲜酯与壳聚糖互作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23年 2 杨东;旱作农田花生玉米间-轮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3 仝方茹;河南省政策性花生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2年 4 王钰云;基于谷子花生间作模式的谷子生理特性及产量变化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0年 5 魏瑞芝;花生多糖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张细丹;中国花生制品出口市场势力及影响因素[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7 李伟烽;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及发展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王蓓蕾;花生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D];南昌大学;2012年 9 林紫茜;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0 叶梦然;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尹小剑 李振阳 通讯员 赵浩淼 汪心怡;精准滴灌助花生提质增效[N];河南日报·农村版;2024年 2 农新;全国花生和油料交流会在山东召开[N];中国农机化导报;2024年 3 本报记者 田耿文;花生期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N];农村金融时报;202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王一博;新花生上市高峰临近 价格或难有亮眼表现[N];粮油市场报;2023年 5 记者 李锦文 李庆亮 奚亭;一场引人关注的花生收获[N];亳州晚报;2023年 6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邹文平;我国科学家构建出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N];科技日报;2024年 7 本报记者 梁闯;打造花生高产样板 “探路”高效栽培新法[N];长春日报;2024年 8 刘书杰 记者 赵径;井研高凤镇:“小花生”推动大产业[N];乐山日报;2024年 9 记者 金鹏 通讯员 郭强;迁安:科技夏管助力花生丰产[N];唐山劳动日报;2024年 10 记者 王霞 通讯员 邹玉芳;田间好“丰”景! 茂南花生迎丰收[N];茂名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棉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水肥一体化适用的几种作物
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水肥一体化多种技术模式解析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山东平度推广粮食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山东省平度市粮食生产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调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设施松花菜水肥一体化氮肥试验
网址: 花生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