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这是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
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应当更好地利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秋末时分,宁夏黄河第一村中卫南长滩景色迷人。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宁夏处于黄河中上游,黄河在宁夏境内全长397公里,自古以来一直滋养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沿黄地带是宁夏的主要灌区,“塞上江南”的美誉由此而来。然而,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5%以上,无论是“天上水”“地下水”,都极度匮乏,因此节水优先尤为重要。
红寺堡扬水工程黄河泵站。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在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罗山西麓,有一片曾经是千年旱原,如今却绿树成行、庄稼遍野的生态绿洲。巨变的“秘诀”,就在于通过红寺堡扬水工程,将甘甜的黄河水引上旱垣,浇灌了这片原本极度干涸的土地。沿着红寺堡扬水工程灌溉渠道一路走来,位于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宁夏汉森山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映入眼帘,满眼望去行行葡萄树枝繁叶茂,串串葡萄果青翠欲滴。该基地3600亩葡萄全部采用以色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比传统的漫灌至少节水30%以上。而灌溉水源正是来自红寺堡扬水工程。
红寺堡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安装了节水设施。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摄
炎炎夏日正在绽放的黄花菜也得益于红寺堡扬水工程。有了黄河水的灌溉,加之节水种植,近年来,红寺堡区全力推广黄花菜种植产业,并打造富硒黄花菜品牌。
7月的盐池县惠安堡镇,朵朵黄花菜生机勃勃,微风掠过,掀起一轮一轮金浪,采摘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宁夏新闻网记者 姚振国 赵虎 摄
近年来,盐池县立足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县情,推动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相继建成了扬黄灌区、库井灌区、旱作补灌区三大高效节水灌溉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灌溉总面积的97%,远高于全国30%的平均值,在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2017年,花马池镇田记掌村从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开始推广实施滴灌高效节水技术。说起滴灌的好处,65岁的村民赵红兵打开了话匣子。“我家是2017年铺的滴灌,当时政府每亩地还给我们补贴70元。传统的大水漫灌,不仅花费大,还费力费时。现在采用滴灌节水技术以后,只需要打开闸阀,就可以自动滴灌,灌溉的时间比过去短,省水省时省事。”赵红兵说,以前,大水漫灌一亩地用水130立方米,现在一亩地用水52.5立方米,相比过去省了一半的水。“发展节水灌溉后,每亩玉米和黄花菜增产100公斤以上,分别增收240元和400元左右。”花马池镇盈德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志说,目前,该村已发展高效节水农业5121亩。盐池县加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力度,由于节水措施和政府补贴到位,批复的终端水价均比现行水价低,既减轻了农民负担,也规范了水费的收缴管理,保障了全县高效节水灌溉规范运行,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用水户收入水平和节水积极性。盐池县每年节水1200万立方米、节肥1850吨、解放劳动力4800个、省地650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达到69%,增收1.339亿元。
当宁夏平原的水稻成熟之时,宁夏贺兰稻渔空间种的稻田画“三英战吕布”惟妙惟肖,让人惊叹。宁夏新闻网记者 祁瀛涛 摄
在网红打卡地“稻渔空间”,稻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田:3000多亩的乡村生态观光园以地作布、用稻作画,鱼、蟹、鸭游弋其间,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实现立体种养、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稻渔空间”有4个鱼塘,结合旁边的400亩稻田,形成了一套生态循环系统。鱼蟹的粪便其实是最好的有机肥,在4个鱼塘各养1万条鱼,每条鱼喂3.6斤饲料,能够长到3斤重,同时够排出1斤粪便,4万条鱼排出的4万斤粪便刚好满足400亩地的施肥量。鱼塘边,便是400亩西高东低、四周环渠的稻田,一台水泵立在鱼塘外的渠口不间断工作,抽出的鱼和水在田里经过高密度养殖,连施肥带净化后,从低处循环回鱼塘。如此一来,省下了20万元有机肥料的费用,增加了10万元养鱼的收入,还节约了25%的用水量。稻、蟹、鱼、鸭立体种养新模式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以前按照传统的模式大水漫灌,土地含盐量高的现象始终存在,农民的收入最多也就是每亩800元。现在,每亩田里水稻能卖1500元左右,加上蟹、鱼和鸭子的收入,每亩稻田平均产出超过3000元,除去成本可获净利润1000元以上,是普通水稻种植的两倍。园区内188户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可得到保底分红和二次分红,亩均实现增收850元。如果夫妇俩都在园内就业,年收入至少在5万元。
在宁夏,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已经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宁夏的一号文件里明确提出,北部引黄灌区水资源充沛、人口密集、市场广阔,重点发展优质粮食、枸杞、奶牛、设施蔬菜等高效集约种养业。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以水定地、以水定产,重点发展优质牧草、黄花菜等旱作节水农业和滩羊、肉牛等养殖。今年以来,宁夏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大力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努力保护好黄河水资源。
为节约水资源,实现灌溉用水精细化管理,宁夏农业农村厅针对农业用水占全区总用水量近85%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发展以喷灌、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全区耕地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今年全区投资8.99亿元,建设高效节水灌溉62万亩。届时全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可达470万亩,占全区灌溉面积50%以上,保障枸杞、酿酒葡萄、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宁夏新闻网编辑 张静整理)
相关知识
【黄河两岸是我家】为母亲河减负 农业节水化的宁夏实践
我们共有一个家——“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泉水“携手”黄河 济南要做黄河文化载体
“中国黄河最美景观”出炉: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列第一!
“山花奖”获得者杨秀玲:用剪刀诉说黄河深情,向世界传播中国之美
赵勇同志在2002年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宁夏天地缘锦绣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神马兰花(宁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净化空气神器!室内绿植盆栽推荐→
一条母亲河的生态涅槃
网址: 【黄河两岸是我家】为母亲河减负 农业节水化的宁夏实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028.html
上一篇: 茌平区农业农村局 |
下一篇: 盘点2023:内蒙古农牧业科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