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正是春耕备耕生产时节,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同时也不忘做好农业生产的备耕工作。为顺利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做好我县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工作,现提出春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供参考。
一、做好春耕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科学谋划春季和全年生产布局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选用和推广高产、优质、适销的优良品种,根据地力、水源、气候、劳动力状况和市场信息,合理安排春季和全年的生产计划。并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正确掌握实用技术,提高春播春种质量。
(二)做好春耕生产资料组织供应
各镇(街)农业部门应及早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春耕农资的调运、储备等工作,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及时、到位。协调好农机具、零配件和油料的储备供应,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具的保养、调试和检修,确保农机具状态良好。
(三)切实做好农事用火各项工作
如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确因农业生产需要焚烧秸秆、田基草、果园草等,用火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前三天向所在地的村委会报告。用火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指定专人监管用火现场,事先开设防火隔离带,在气象条件为森林火险等级三级及以下用火;用火结束后,应当检查清理火场,确保明火和火星彻底熄灭,严防失火。各村村委会收到报告应当向当地镇(街)政府报备。
二、做好良种良法的推广工作
统筹兼顾,结合“新丰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发挥科技指导员的作用。加大指导员进村入户指导力度,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大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围绕我县主要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的现状,加大引种力度,筛选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抗病虫、抗旱、早熟等优质新品种进行推广,既要明确主推品种,也要明确主推技术。同时做好水稻、蔬菜等农作物新肥料、新技术等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
(一)主推品种
水稻(9个):广8优2156、208、广8优金占、恒丰优华占、软华优1179、丰优9802、五优1179、美香占2号、泰丰优9802等
蔬菜(7个):丰产六号豆角、油绿粗苔菜心、碧绿粗苔菜心、油绿702菜心、紫荣8号茄子、丰绿2号苦瓜、绿源丝瓜。
水果(4个):百香果、鹰嘴桃、猕猴桃、沙糖桔。
花生:仲恺花1号、仲恺花10号、粤油7号、粤油10号、湛油75号等。
玉米:珠玉甜1号、粤甜13号、粤彩糯2号等。
(二)主推技术
综合技术(2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稻(1项):水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
蔬菜(2项):蔬菜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蔬菜播种机械化技术。
水果(2项):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三、落实我县主要农作物技术措施
(一)水稻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以优质水稻为主,推荐选用2020年新丰县农业主导品种:泰丰优208、丰优9802、广8优2168等感温型优质稻品种。
2、抓紧时间,适时播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抓紧做好播种工作,早造适播期为3上旬。采用塑料软盘抛秧的可相应延迟5~7天。播前晒种1~2天,并进行精选和消毒。常规稻亩用种量1.5~2公斤,杂交稻亩用种量0.7~1公斤。播后秧田要用薄膜覆盖保温。
3、加强秧期管理,培育壮苗。育秧方式可采用水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早造秧龄25~28天。2~3月份气候多变,要巡查,观察秧苗的膜内温度,及时做好通风炼苗,防止灼伤秧苗和“倒春寒”冻害。抛植前3天喷施送嫁药,可选用杀虫单+多菌灵喷雾防治,同时亩施尿素5~8公斤作“送嫁肥”。
4、合理密植,确保基本苗。抛(插)秧期在3月底至4月初。插秧叶龄在5~6叶,抛秧叶龄在3.5~4叶。插足基本苗,每亩栽插或抛植1.6~2.2万穴,每穴2~3粒谷苗,常规优质稻亩基本苗数要达6万条以上。栽插深度不宜超过3厘米。
5、适时控苗,提高有效分蘖。苗期管理的关键是抓好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培育壮秆大穗禾架。“控苗”是优质稻高产高效的关键要点之一。当茎蘖数达到目标穗数的80%时(早稻移栽后25天)要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6、科学肥水管理。移栽后,保持浅水灌溉,促早回青、早分蘖。当开始晒田时,不能重晒,以控制无效分蘖数为目的。倒二叶抽出至剑叶露尖时就要停止晒田,保持浅水层至抽穗。巧施分蘖肥和穗肥。早稻移栽后15~17天追施保蘖肥,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4~6公斤,移栽后35~40天追施穗肥,破口抽穗期可适当补施粒肥。
(二)甜、糯玉米
1、品种推荐。新丰地区种植的甜、糯玉米以鲜食为主。春植玉米应选用甜度高、耐寒和抗逆性较强的杂交玉米品种.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春播适播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中下旬,以地表温度稳定10~12℃以上时播种为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可提早7~10天播种。每亩种植密度3000~3500株为宜。
3、春季覆膜栽培技术。早春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可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壮苗齐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施肥和灌水量,促使甜玉米提前成熟上市。
4、加强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确保齐苗,通过控水促进长根。
(2)合理施肥。施足基肥,科学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7~10天,亩施尿素3~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出苗后20~30天,亩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大喇叭口期(10~12片叶),亩施尿素10~12公斤、氯化钾8~10公斤。第四次根据植株长势,酌情施壮粒肥,亩施尿素2.5~4公斤。
(3)中后期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需水量最大,应满足水分供应。开花散粉时,遇连续阴雨天气要辅以人工授粉。
5、主要病虫害防治。甜、糯玉米重点防治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玉米螟、玉米蚜等。
(1)大、小叶斑病和纹枯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发病初期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防治。
(2)玉米螟:在玉米喇叭口期喷药防治,可选用溴氰菊酯或核型多角体病毒+井岗霉素。
(3)玉米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玉米心叶期有蚜株率达50%以上时,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或溴氰菊酯喷雾防治。
(三)花生
1、选种抗病品种,如仲恺花1号、仲恺花10号、粤油13号等。
2、选地与整地:花生不耐连作,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早轮作对防治花生枯萎病、青枯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整地应做到两梨两耙精细整地,畦宽1.4-1.5米包沟。
3、放足基肥。花生基肥一般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无机肥料,有条件的最好使用优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第一次犁耙后,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 花生专用肥25—30公斤+硼砂0.5—1公斤;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犁耙。对酸性壤土,可撒施适量石灰。
4、合理密植。每畦种植(开沟)四行,行距约40厘米,株距约16厘米,每蔸播种2粒仁,盖上薄土。形成宽行窄株,每行都有边行优势。
5、喷施除草剂,常用丁草胺。
6、覆盖薄膜,薄膜四周盖到沟底,并用泥土压实,表面盖少量碎泥土,预防被大风掀起。
7、及时放苗、补种。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地方,要人工破膜放苗。齐苗后,要及时查苗,连续缺穴2墩以上的,要催芽补种。
8、适时中耕、追肥、灭草。造时中耕灭茬除草。需要追肥的地块,在花生植株一侧开沟追肥,随即覆土浇水,适时进行中耕。当田间花生接近封垄时,在两行花生行间穿沟培土,培土要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使更多的果针入土结实。
9、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治叶斑病、锈斑病等可用60%百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交替喷施叶面,连喷2-3次,间隔10-15天。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叶面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
(四)蔬菜
1、茄果类
(1)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品种如:金田辣椒、益丰番茄、紫荣8号茄子等。
(2)管理措施:早春气温低,需用大棚或小拱棚覆盖防寒育苗,用小拱棚育苗要注意通风,温度较高的晴天要打开两头通风透气,注意防治疫病和猝倒病,定植前要进行炼苗,育苗期间和定植后,苗势弱时要淋稀薄复合肥水促苗,移植前一天追施“送嫁肥”,植后淋透定根水。
2、瓜类
(1)品种选择:可选用高产高抗病虫的品种如:丰绿苦瓜、冠华4号节瓜、玲珑节瓜、绿胜3号丝瓜、雅绿6号丝瓜、铁柱冬瓜、粤青1号青瓜等。
(2)管理措施:利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小拱棚由于空间小,湿度较大,要注意猝倒病。在温度较高的晴天的中午要注意通风。育苗期间和定植后,苗势弱时要淋稀薄复合肥水促苗,及时摘除低节位的雌花。
3、白菜类
(1)品种选择。春季宜种植耐寒性强、冬性强的中迟熟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新丰县农业主导品种,如特青迟心4号菜心、油绿80天菜心、油绿702菜心。
(2)播种育苗。春植菜心、小白菜可直播或育苗移栽,播种应在寒潮结束时进行。
(3)间苗与合理密植。菜心在幼苗1~3片真叶期进行间苗、定苗和补苗。小白菜育苗移栽,当幼苗具4片真叶、苗龄25~30天时进行移植。
(4)肥水管理。施肥应勤施、早施、薄施。幼苗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亩施复合肥3~5公斤,3叶期以后每隔7~10天追施1次速效性肥料,一般亩用复合肥10~20公斤。菜心在采收主苔后如继续采收侧苔的,应在大部分植株采收主苔时追施一次重肥。
4、绿叶菜类
(1)品种选择。春植宜选择耐寒、耐抽苔、抗病的优良品种。
(2)培育壮苗。生菜大田亩播种量50~80克,芥菜亩播种量500克左右,通菜可条播或撒播,亩播种量15~20公斤。通菜种子浸种4~8小时后播种,播后可用小拱棚覆盖保温,出苗后7~10天间苗,间苗后施薄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3)合理密植。当幼苗具4~5片真叶、苗龄30天左右时即可定植。
(4)肥水管理。生菜、芥菜及通菜定植后7~10天,每亩用尿素3~7公斤、复合肥5~15公斤混施,以后每隔5~7天追施一次。
5、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
(1)小菜蛾、菜青虫,主要为害叶菜类,可喷施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或多杀菌素等防治。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抓住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
(2)蚜虫,主要为害叶菜类、瓜类和豆类,可喷施噻虫嗪或啶虫脒等防治,重点喷施叶背。
(3)黄曲条跳甲,主要为害白菜类,发生初期,选用氟氯氰菊酯或氯虫苯甲酰胺喷雾。
(4)苗期猝倒病,主要为害茄果类和瓜类,出苗后选用百菌清、噁霜灵锰锌或精甲霜锰锌等防治。
(5)霜霉病和疫病,主要为害瓜类和叶菜类,发病初期喷施精甲霜灵锰锌、噁霜灵锰锌或霜脲氰锰锌等防治。
(6)软腐病,主要为害叶菜类,发病初期喷施农用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或噻菌铜等防治。
(7)菌核病,主要为害生菜类,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戊唑醇或多抗霉素等防治。
(8)白粉病,主要为害瓜类和豆类,可喷施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或氟硅唑等防治。
(9)灰霉病,主要为害叶菜类和茄果类,发病初期喷施多抗霉素、乙烯菌核利或异菌脲等防治。
(五)果树
进入2月以来,新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阴冷,对早熟的梅、李等果树的成花、开花及座果有较大影响;高寒山区的果树有受冻的风险,因此,做好春季防倒春寒、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至关重要。可采用树盘培土、覆盖薄膜或稻草、树干涂白、夜间熏烟增温、喷水灌水、追肥及喷施叶面肥等措施来做好防寒工作。
1、沙糖桔
(1)修剪清园。采果后结合修剪,清除果园杂草,全园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一次(可用代森锰锌混合敌百虫进行喷雾)。
(2)肥水管理。2月份追肥配合灌水,壮花壮梢;喷施微量元素(硼、镁、锌等)叶面肥,及时补充营养;春梢期,撒施石灰,株施0.5~1公斤;阴雨天气,注意排除果园积水,防止沤根、烂根。
(3)花期管理。花蕾期,疏除部分无花春梢;雨后及时摇花,防止沤花、烂花;喷药保果或环割保果,可在谢花80%时喷赤霉素加叶面肥保果,春梢转绿后喷第二次或在春梢转绿后喷2,4-D保果。
(4)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木虱、蚜虫、红锈蜘蛛和炭疽病。柑桔木虱、蚜虫等可用磷酸酯或氰戊菊酯防治;红锈蜘蛛可用喹螨醚防治;炭疽病可交替使用咪鲜胺或噁酮锰锌等药剂预防。
2、李
(1)整形修剪幼树应合理定干,培养分布均匀的主枝。苗圃已经定干整形的,定植时将分枝短截1/3;未定干整形的,定植时将主干离地40厘米处短截,促发3~5条分枝,。对生长过长的1年生枝,可剪留30厘米左右,促其转化成结果枝。
(2)肥料管理。幼龄树以勤施薄施为主,促进新梢生长,定植第二年后则以有机肥为主。结果树要增加施肥量,重施花前肥、壮果肥、果后肥和冬肥。花前肥于现蕾前10天,沿树冠边缘垂直线下的地面两侧开浅沟长1米、宽20厘米、深10厘米,每株施腐熟麸肥1~1.5公斤加粪水50公斤或尿素0.25公斤、复合肥0.25公斤。初花期和盛花期可用0.4%尿素加0.2%硼砂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壮果肥于幼果期施用,每株施粪水25公斤或麸肥0.5公斤加尿素0.25公斤、复合肥0.25公斤。5~6月果实膨大期用0.4%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等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3次。采果后及时施一次速效肥,一般每株施粪水50公斤或麸肥2.5公斤加尿素、复合肥各0.25公斤。冬肥结合深耕松土,每株开沟施用猪栏肥20~30公斤或垃圾肥50公斤、麸肥0.5~1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每亩撒施石灰100公斤,调节土壤pH值。
(3)病虫害防治。李树春季的主要病虫害有蚜虫、尺蠖和炭疽病等。病虫发生时应选用对口药剂,抓准防治适期进行科学防治。蚜虫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盛发,可结合根外追肥喷施蚜虱净或吡虫啉;尺蠖始盛期可用敌百虫喷雾。防治炭疽病,首先要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去病枝,并集中烧毁;其次,在每次新梢抽出时用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
相关知识
2020年新丰县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新丰县2021年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广州市2022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果园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花生苗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广州市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番禺区2023年下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2020年新丰县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140.html
上一篇: 玫瑰花盆栽用复合肥作为基肥使用、 |
下一篇: 春种花满园 自制肥料不发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