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虫害发生种类达100种左右,危害较大的有30余种。其中较严重而常见的有10余种,如: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天蛾、造桥虫、豆秆黑潜蝇等。今天,小编以一个初学者的状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图片并进行整理,和大家一起交流识别六种大豆常见害虫及为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一、大豆食心虫
形态特征:大豆食心虫的幼虫与成虫具有不同的特点。大豆食心虫的幼虫是淡红色的,背部有清晰的纹路,对大豆的危害比较严重;成虫是绿色的,拥有细长的体形。雄虫与雌虫也存在不同的特征,雄虫的翅膀前端颜色较浅,雌虫的翅膀前端颜色较深。
大豆食心虫的四个成长阶段
发生规律:大豆食心虫一般1年只能发生1次。大豆食心虫的幼虫一般会停留在田地周围的泥土中,当大豆食心虫成熟之后,会在大豆叶背面停留,能够进行短距离的飞行。初期大豆食心虫的雄虫较多,后期雌虫数量逐渐增多。
防治方法:大豆食心虫一般以豆荚中的豆粒为食,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防治上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措施。农业防治指的是可以选用抗虫害的大豆品种,有效减少大豆食心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生物防治指的是利用一种生物防控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例如,将排卵期的赤眼蜂放到有大豆食心虫危害的大豆农田中,数量控制在450万~600万只/hm2,让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进行寄生,从而减少大豆食心虫的数量。
二、大豆蚜虫
形态特征:大豆蚜虫的体型比较小,头部以及胸部呈黑色,腹部呈黄绿色,触角比较长,尾部圆锥形,身体比较圆润。
大豆蚜虫
发生规律:大豆蚜虫主要以大豆叶片及茎为食,会导致大豆植株枯萎,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能够造成大豆减产50%左右,导致大豆死亡率达到20%左右。
防治方法:大豆蚜虫数量多且繁殖快,因而在发现大豆蚜虫之后应尽快驱虫,防止其对大豆产量产生影响。大豆蚜虫需要在盛虫期进行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用20%虫霉水乳剂100倍液进行防治;或将瓢虫、食蚜蝇等生物投放到大豆田中,利用生物相克的特性对大豆蚜虫进行防治。
三、大豆红蜘蛛
形态特征:大豆红蜘蛛成年后一般长0.3~0.5 mm,全身红褐色,身体两侧有黑色的斑点。雄虫与雌虫不同,一般雌虫为正红色,尾部比较长;雄虫为紫红色,身体比雌虫短。
大豆红蜘蛛
发生规律:大豆红蜘蛛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每次能够繁殖100只左右,会在杂草根部以及土壤缝隙中越冬。大豆红蜘蛛以大豆的叶与茎为食,会造成大豆产量严重下降。
防治方法:对于大豆红蜘蛛可采用农业措施和化学措施进行防治。例如: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进行适量施肥,以有效满足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对大豆进行定期除草,注重浇水的频率,可以对大豆虫害产生抑制作用;用灭螨净、扫螨净等化学药剂对大豆作物进行整体喷洒,每天喷1次,比较严重时每天喷洒2~3次,连续喷洒7 d,最大限度降低大豆红蜘蛛虫害的影响范围。
四、地老虎
形态特征:地老虎又称“截虫”,体型较大,成年地老虎长达16~23 mm,触角丝状,翅膀前端黑色,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地老虎还具有趋光性。
地老虎
发生规律:地老虎对于大豆的危害在其幼虫时期,幼虫时期的地老虎以大豆根茎为食,严重的会造成大豆绝产,严重降低了大豆的经济效益。
防治方法:对于地老虎虫害,可以采用化学方式进行防治。例如:可以利用50%辛硫磷乳油与细沙混合,或者80%敌敌畏或者50%辛硫磷与水混合对大豆根茎进行浇灌,能够对地老虎虫害进行防治;利用地老虎的趋光性对地老虎进行诱杀,在地老虎的盛虫期利用黑灯光或者糖醋液对地老虎进行诱杀,可达到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
五、草地螟
形态特征:成熟期的草地螟浅褐色,体长8~10 mm,前端翅膀有浅黄色的条纹与深黄色的斑点,后端翅膀灰黄色,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每天能够爬行1.5m左右。
草地螟(幼虫、成虫)
发生规律:草地螟对大豆危害面积较广,草地螟数量较多且需要大量的营养,因而对大豆作物的危害也比较大。草地螟对于植物的密集度以及水分有很大要求,因而沿河、沿江地区的草地螟频发。
防治方法:草地螟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幼虫为主,结合除草灭卵,挖防虫沟或打药带阻隔幼虫迁移危害”。重点挑治区应以除草灭卵、挖沟或打隔离带为主,对幼虫聚集危害的地块进行重点挑治。
药剂防治:选用低毒、击倒力强,且较经济的农药进行防治。如25%辉丰快克乳油2000—3000倍液,25%快杀灵乳油亩用量20—30ml,5%来福灵、2.5%功夫2000—3000倍液,30%桃小灵2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高粱上禁用)。防治应在卵孵化始盛期后10天左右进行为宜,注意有选择的使用农药,尽可能的保护天敌。
六、大豆卷叶螟
形态特征:大豆卷叶螟整体呈黄褐色,胸部及两侧有黄色条纹,翅膀上有黑色鳞片、黑色波纹,成虫体长能够达到10 mm。
大豆卷叶螟幼虫和为害症状
发生规律:大豆卷叶螟以大豆叶片为食,能够造成大豆叶片卷曲,延缓大豆作物生长,影响大豆对于营养的吸收,从而导致大豆减产。一般化蛹期是防治大豆卷叶螟的最佳时期,田间观察已经发现危害症状,立即防治。防治方法分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农业防治:作物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在幼虫发生期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卷叶。
药剂防治:在各代发生期,查见有1~2%的植株有卷叶为害时开始防治,隔7~10天防治一次,药剂可选用16000国际单位/毫克B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等。也可在防治豆荚螟时兼治。
相关知识
大豆花期前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菊花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例6篇
桑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国槐行道树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杜鹃花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doc
海棠花虫害及防治大全
春夏季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
花生常见虫害防治方法
重视花期虫害防治,稍有疏忽,这三种害虫就会大量为害!
网址: 大豆花期前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245.html
上一篇: 【科学种植百问百答】棉花虫害综合 |
下一篇: 新贝奥灭鼠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