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海东日报

海东日报

西瓜溯源

西瓜,果肉艳红,瓤沙汁甜,清凉爽口,为人们消暑解渴的佳品,其总产量仅次于葡萄、香蕉、柑橘类,是夏季名副其实的“水果大王”。

据考证,西瓜“祖籍”为非洲东北地区。阿拉伯人称西瓜为Battekh,含两种意思:一是指贴近地面蔓生的植物,二是指舔食的蔬果。考古学者研究认为,人类将野生西瓜改变为人工栽培,其历史至少已有四千多年。

据说公元前三世纪,西瓜几经辗转传入我国,故称“西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座公元前163年的汉墓,出土了一具未腐烂的女尸,其胃肠道内遗留有未被消化的西瓜籽,证明最迟在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有西瓜了。汉代“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瓜赋》里这样描述:“蓝皮密理,素肌丹瓤,甘逾蜜房,冷亚冰霜”。正因西瓜属寒性,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寒瓜”之称。而彼时,西瓜在中国还比较少见,《南史·滕昙恭传》载:南昌滕昙恭“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那时候,病人想吃西瓜,家人为之四处寻求却难以觅到,以致令人陷于“衔悲哀切”的境地。

北宋时,名画家张择端精绘之《清明上河图》,细腻地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的市井风光民俗,其中有水果摊上摆放出售西瓜的画面。加之民间有“怀远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甜到皮”的谚语,表明在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一带的西瓜以质优而颇负盛名。

从宋代诗人范成大有“重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可以看出宋时西瓜的种植已很普遍,但不能因此就说西瓜自宋代或略前一些的五代传入。因为《史记》中有“邵平清,家贫,种瓜于长安东”。《汉书》中亦有这样的记载:“敦煌,古瓜州地,有美瓜”。上世纪五十代初,考古学家在吐鲁番等地发现的汉代瓜籽,亦可作为佐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很实在:“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西瓜文化

西瓜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赏瓜、吃瓜、赞瓜、咏瓜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大多隽永清新,韵味悠长。东汉刘祯诗赞西瓜:“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在《吟啸集》中还专门写了一首《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诗里以“碧玉瓶”喻西瓜的色泽、形体,“红樱桃”喻红色籽实,“黄水晶”喻黄色瓜瓤,寥寥数笔,西瓜的色、味、形跃然纸上。明代瞿佑《红瓤瓜》诗中说:“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酿浆。溪女洗花新染色,山翁练药旧传方。宾筵满把瑛盘饫,雪藕调冰信有光。”清代诗人纪晓岚:“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寥寥数语,道出了西瓜特有的美味。

在历代诸多的吟咏西瓜诗中,最受人们追捧的是元代诗人方夔的《西瓜行》。诗云:“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人衣襟骨有风。”此诗绘声绘色地刻画人们食西瓜时,齿间瓜水盈盈,伴随笑语散发出芳香气息,似乎骨髓之间有一股凉风浸洒衣襟,读后令人口舌生津,必欲一尝而后快。

西瓜不仅入诗,而且吟咏西瓜的对联也不少。宋代文豪苏东坡曾撰一联云:“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文豪品尝西瓜潇洒脱俗之状,尽在寥寥的联语之中。有一次,明朝的文学家蒋焘家来了几位客人,正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吃西瓜时,有一位客人想作联助兴,出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这句联语采用的是“拆字格”,把“冻”字拆成“东”字加两点,又把“洒”字拆成“西”字加三点。正在一旁切瓜的蒋焘随口说出了下联:“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他也用拆字格把“切”和“分”两个字拆成“七”“八”和“ 刀”字。

古代中国虽无西瓜节,但每年西瓜收获的季节,许多瓜乡都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盛会。譬如:雕瓜比巧,切瓜显艺,还有吃瓜、滚瓜等赛事。如今,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瓜乡在瓜熟丰收季节,经常举办西瓜节。北京郊区瓜农在西瓜最盛时会举办西瓜节,人们赛瓜、吃瓜、吟瓜之场景十分热闹壮观,全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

素有“西瓜之乡”著称的浙江平湖县,别具风格的西瓜灯名闻遐迩。早在北宋时期,人们就会在吃完西瓜后在瓜皮上刻些花纹图案,供自娱消遣。清代康熙年间,诗人黄之隽写下的《西瓜灯十八韵》,将瓜灯描绘得淋漓尽致:“瓣少瓤多方脱手,绿深翠浅但存皮。纤锋剖出玲珑雪,薄质雕成宛转丝。”作为一种特殊的季节观赏灯,西瓜灯之妙趣非一般彩灯能比。碧绿的瓜色,透出柔和嫩黄的微光,近观灯上景物,犹隔一层绿纱;远看则冰雕玉琢,似冷月临窗,频送凉意。近年来,刻瓜灯、赏瓜灯、写瓜联等文化活动又在江浙一带盛行起来。

花样吃法多

我国是一个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度,从制作到礼节都很有讲究,从周天子的切瓜之仪,到近年北京西瓜节的出现,历时3000余年从未间断。古代切瓜、吃瓜有着森严的等级制,据《礼记·曲礼》记载:为天子削瓜,先剖成四瓣,再横切为八,用细葛布覆盖;为士人切瓜横断为两半,去掉瓜蒂;庶人食瓜,只去掉瓜蒂,啃着吃。

清朝皇宫御膳房切瓜,先切掉两头,使瓜呈鼓状,再用特制的铜制长筒插进瓜心,取出瓜瓤。然后切成片去掉瓜籽,码放在瓜碟里呈进。清代百姓切瓜如“莲瓣”,或如“驼峰”,老北京人卖瓜,仍多将样品瓜切成莲花状,展示在瓜摊上。人们对西瓜的吃法别有一番讲究,有冷吃,有热吃,有做瓜酱吃等等。有将西瓜去皮切瓣,插上牙签或掏成圆球状,装碗拌糖,作为酒后的甜菜供人食用。此外,西瓜还可制成多种多样的各色食品和菜馔,诸如西瓜羹、西瓜糕、西瓜酱、西瓜酒、西瓜盅、西瓜鸡以及瓜皮蜜饯等等。

西瓜不但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而且还有利尿、帮助消化等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证明:西瓜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地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坏血症、治肾炎水肿等病症。西瓜汁还是一种很好的美容剂,常用新鲜的西瓜汁涂抹面部皮肤等处,具有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增添光泽的功效。若在每晚睡觉前用鲜西瓜皮内侧涂擦皮肤,次日早晨用清水洗净,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可获护肤美容之效。如果将西瓜汁用文火熬炼至稠,倒入碗中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结成冻状,其色如琥珀,就成了琥珀糕,是一种极为可口的解暑佳品。

西瓜不但瓜瓤功效奇特,而且瓜蔓、根、叶、瓜皮、瓜籽也都有药用价值。据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其根叶“治水泻,痢疾”,瓜籽“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瓜皮“主治口、舌、唇内生疮。”著名中成药“西瓜霜”则是治疗喉风、口疮、牙疳、喉咽痛的良药,如今广泛用于临床的成药就有“西瓜膏”“西瓜霜片”等。

西瓜虽有清热利尿功能,但是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的人不能多吃西瓜,因为水分剧增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使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西瓜,以免引起血糖和尿糖的升高,对病情不利。

此外,西瓜要切开就吃而不宜存放,以防止细菌繁殖或被污染,即使是将切开的西瓜放在比较洁净的冰箱里贮存其时间亦不宜过长。

相关知识

海东婚礼花车装饰租赁
【海东装饰纺织公司
上海东卉花艺设计有限公司怎么样
青海首个蝴蝶兰高标准繁育基地在海东建成投用
清华大学药学院唐海东课题组揭示PD
也谈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的关系
试论花儿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浅谈原生态花儿会的产生和保护
呼和浩特市新冠病毒疫情联防联控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2021年第24次调度会召开
论“花儿会”的狂欢化色彩

网址: 海东日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472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知道西瓜为什么叫西瓜,瓜中之王如
下一篇: 解暑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