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种,种子会在六月成熟,可以及时采摘,要在种子飞散之前采摘。种植就要在秋季九月进行。购买最种子可以在春季就开始种植,秋季还可以再种植一次。时间就是两个时间段,主要是因为要赶上适合的气温环境。主要受温度影响。设施栽种可以提前时间,如果冬季能达到适合气温也可以栽种。
选地整地
蒲公英的适应性很好,普通的土地都可以种植,但是在疏松、湿润且肥沃的沙壤土地种植最佳。种植前要施加底肥,可以施加有机肥或磷钾肥,在深翻土地后要将土地整细耙平。如果是盆栽的话,要准备好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可以使用田园土、腐叶土、河沙以及基肥配制使用。
选种催芽
选择饱满的蒲公英种子,可带着花盘采收,在采收后要先晾晒一到两天,再将表面的毛轻轻搓掉,晒干后备用。为了让种子更快的出苗,需要催芽处理,用50℃的温水浸泡种子,种子泡在水中后要不断搅拌,水温不太高的时候要继续浸泡8个小时。把种子取出,放到干净且潮湿的布上,盖好后保证温度在25℃左右,并且要每天浇水,还要适当翻动种子,大概3-4天种子就会萌发了。
根茎繁殖
上冻前完成肉质根的收获。将挖出的根株进行整理,摘掉老叶,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顶芽。 如肉质根需等到春季栽培应准备好贮藏窖,贮藏窖宽1—1.2米深1.5米选择在背阴地块。将蒲公英的肉质根放人窖内码好。贮藏前期要防止温度过高后期要防冻。
在畦面开行距为20-25cm的沟,深度依据蒲公英根的长度而定,一沟一沟间距2—3厘米码埋,深度以露出根头生长点为度,码埋完毕后立即浇透水。
松土除草
蒲公英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强,田间管理的重点是松土除草和肥水管理。播种后10~15天出苗,出苗后半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平播的用小尖锄于苗间刨耕;垄播的用镐头在垄沟刨耕。以后每10天进行1次中耕松土。封垄后要不断人工除草。
间苗定苗
蒲公英地上植株叶片大,管理要充分考虑植株生长有一定的空间,不可贪密恋苗,影响生长。间苗一般分3次进行,分别在2~3片真叶期、5~6片真叶期、7~9片真叶期,间下的幼苗可以直接上市出售,最后按株距5 cm、行距10 cm定苗。
温度管理
蒲公英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叶片会变得粗大,植株易老化,纤维增粗,食用品质变差,从而降低经济效益。棚室栽培的蒲公英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15~22℃,夜间10~12℃,可通过烧炉子、早晚盖草苫保温、打开通风口、遮荫等措施来调节温度。
肥水管理
蒲公英出苗后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是蒲公英生长的关键。每次间苗、定苗就需浇小水,进入莲座期不再浇水,直到肉质根膨大期,视土壤墒情而浇水,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喷滴灌设施进行水分管理更好。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一般不再追施肥料。棚室栽培的蒲公英,入冬后每667 m2在床(垄)上撒施有机肥2 000 kg。这样,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保护根系安全越冬。不提倡施用化肥,施用化肥虽然使嫩株及叶片色深、快速生长,但失去了蒲公英的野生风味,品质不佳。
收获
叶片采收;当叶片长出8-10cm以上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收割出售,收割时沿地表处水平下刀采收,地下根部保留,注意保护生长点不遭到破坏。精心管理的地块每年可收割3-5次叶片。收获后拣出变质腐烂的叶片,及时晾晒或烘干。
根茎收割; 根茎可在当年收获也可生长2-3年后收获。收获之前将叶子收割干净,沿地表处深2cm水平下刀,把芦头去除干净用人工或机械将蒲公英根挖出,去除杂草及泥土并及时晒干或晾干。
相关知识
文冠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向日葵怎么种植?向日葵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桃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切花百合栽培技术要点
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泡桐树栽培技术要点及防虫防病举措研究
华南地区温室观叶花卉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辽西地区露地西兰花(绿花椰菜)栽培技术要点
网址: 蒲公英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06277.html
上一篇: 蒲公英种子几月播种最好 蒲公英种 |
下一篇: 辣椒摘心打顶时间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