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
整地工作应在造林前三四个月进行.这样有利于土壤风化,种植穴应为80x80x80cm大穴,结合大穴填土施足基肥,基肥可用厩肥堆肥饼肥或磷钾肥,基肥应与回填表上充分混匀。洞穴填土应高于地面20cm以上,待填上充分沉降后栽植。
2、造林
油茶造林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也有采用扦插造林的,但很少用直播造林,虽方法简便省工,可以迅速完成大面积的造林任务,但丘陵直播造林最大的威胁是6-8月的高温干旱,油茶幼苗常易灼伤而死,保存率低;此外,种子耗费大,山区易遭鼠害故现大多不主张直播造林而采用植苗造林。油茶栽植在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的3月上旬均可,以春季造林较好。定植密度应根据坡度、土壤肥力、经营目的和经营管理水平等情况而定,一般900-1800株/ha2,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2.0-3.0m。定植时最好能在根篼处施放一些火土灰稻田或肥活的培泥土作定植土,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造林时应使苗本根系自然舒展,加上分层压实,苗木直盘,做到根舒苗正上实,嫁接苗的嫁接口与地面平齐。
3、油茶幼林管理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8年。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4、施肥措施
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ll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5、抚育管理措施
与一般果园一样,油茶也怕渍水和干旱,所以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篼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篼,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复。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要以绿肥或豆科植物为主进行合理间种,实行以耕代抚,还能增加收入。
油茶幼树营养生长旺盛,在管理得当时病虫害不多,以炭疽病、天牛、尺蠖、刺蛾、蚜虫等为主,平时要注意预防,在其易发季节要注意观察防治。
油茶成年树有较强的抗冻害能力,但幼树由于抽梢量大,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因而在林地规划时要避免在低洼凹地建园,冬天冷气流频繁的地方应适当营造防风林带,平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加强树势,11月份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11月份用O.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叶面喷施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利越冬。
6、树型培养
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
在培养树型时要注意摘梢,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
幼树前三年需摘掉花蕾。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7、油茶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限一般为8-10年,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年,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1)土壤改良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结合在3-4月或秋冬1l月份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cm;为避免过量伤根,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年完成一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施肥技术
据研究油茶林每抽发100kg枝叶,需氨素0.9kg,磷素0.22kg,钾素0.28kg;每生产l00kg鲜果需氪素ll.1kg,磷素0.85kg,钾素3.4kg;每生产l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索158.7kg,磷索12.0kg,钾索48.6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O5:K20=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0.5-1.0kg,有机肥l5-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可适当喷施叶面肥,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
(3)灌溉技术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份,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俗称“七月干果,八月干油”。漆龙霖等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l9%时,或土壤平均含水量≤18.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如果叶片细胞浓度达到25-28%时,叶片开始凋萎脱落,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4)修剪技术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只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
(5)油茶放蜂
油茶林放养蜜蜂技术是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研究成功的新技术,油茶林自然授粉座果率很低,一般只有5-7%,而且大面积的油茶林蕴藏着丰富的蜜源资源有待开发,但是一般蜜蜂采食油茶花蜜常引起中毒,成虫发病、幼虫腐烂,乃至全群覆灭。自1980年始,在林业部南方森林植物检疫所等八个单位共同协作下,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蜜蜂中毒的原因和解毒的方法,筛选出了“解毒灵”l2和6号等多种高效廉价解毒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座“油茶蜂乐”等蜂王产卵刺激剂,还筛选出了合适油茶林的蜂种.如中国黑蜂、高加索蜂和高意杂交蜂等,只要采取系统技术措施。不但增加产量35%以土。两且每公顷每年可产蜂蜜l20-225kg,还可节省大量的越冬喂蜂糖。
通过放蜂隔离试验,放蜂林油茶授粉率达20.14%,高于自然授粉1倍多,油茶大分舌蜂(又名地蜂,土蜂、野蜜蜂)是油茶林自然授粉的最主要的昆虫之一,油茶林花期一般每平方米有各自独立的巢孔30-70个,通过合理引放。多蜂林区比少蜂林区座果率提离1.5倍,会同县林业局于1988-1989年通过试验建立了油茶林座果率与蜜蜂距离的数学模型,认为蜂箱距油茶林45-90米内座果率比较高,95米以外座果率明显偏低;所以放蜂蜂群与油茶林最佳距离是90米内,每标准蜂箱的最适授粉面积是0.18公顷;即每100公顷油茶林应配备标准蜂群540箱,平江县通过油茶林放蜂使座果率提高到67.2%,比对照24.6%高l.73倍。农民黄友春利用油茶蜜源放蜂30群,当年取蜜615kg,平均每群20.5kg;而农民李平元利用山桂花蜜源效蜂6群,当年取蜜75kg,平均每群l2.5kg,前者比后者高60%。
8、油茶低产林改造
油茶低产林是与良种丰产林相对而言,是指林分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那类林分。其成因有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原因,传统上的实生繁殖,造成了林分品种混杂劣株比例大,株产差异大;很多油茶林经历了几十甚至上百年,林分结构不合理,稀密不均,多代同堂,林分衰老,自然更新能力差;现实上是对油茶的生产认识不足,将油茶视为“露水财”,经营管理粗放,林地荒芜养分贫乏,以及病虫害严重、抚育管理不当和采收过早等,部分地方的油茶甚至任由其它高大乔木逆向演替或改种其它经济林果木。总之,油茶低产林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其面积占栽培面积的绝大部分。
低产林改造的八大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油茶低产林的一个原因是多年荒芜后,林地长满了各种杂灌木和一些容易生长的高大乔木如马尾松、泡桐、擦树等以及大量的多年生杂草。所以必须将林中的高大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有利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
(2)密度调整:传统上油茶直播造林时都没有密度设计,疏密不均;多年的萌芽更新林也会造成林相不整齐。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补植,根据不同的坡度使油茶林每公顷保存900-1650株。
(3)整枝修剪:油茶植株进入盛果期后,结果面逐渐外移,内膛空虚,影响立体结果,通过修枝整形,剪去过密的交叉枝,垂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深挖垦复“冬挖金、夏挖银”是群众对油茶垦复的总结。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
(5)蓄水保土,油茶林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在第四纪红壤的低山丘陵地带,雨水造成的地表侵蚀相当严重,影响油茶林的产量,针对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成梯,开挖蓄水沟或者在林地自上而下每隔6-8米,开挖深30-40cm的环山水平竹节沟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
(6)合理施肥,以农家土杂肥为主,结合冬垦时进行,有条件的春季适当施一次以NP为主的复合肥。
(7)病虫害防治。油茶成林中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炭疽病和软腐病,每年均造成大量的落果和落叶,不但造成当年损失,还会影响次年产量,衰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8)劣株改造这适合于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在调查清林分产量结构的情况下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离整个林分的整体产量。这方法技术难度要求较高,投资相对较大。
相关知识
油茶嫁接茶花技术
油茶种植技术(2)
[精品]油茶嫁接山茶花技术
十八学士山茶花嫁接培育技术试验
油茶育苗技术
我院在遂川县举办油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
油茶种子能种吗?油茶的栽培繁育技术
河源: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老树嫁接茶花快速繁育茶花大苗技术初探
油茶“水肥药一体化”喷灌技术, 助力油茶亩产突破2000斤
网址: 油茶培育管理技术摘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0745.html
上一篇: 油茶苗栽培技术 |
下一篇: 油茶丰收栽培管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