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组于2007年8月开始组建,利用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物种之间化学相互作用频繁和独特的天然优势,以该地区特殊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功能,对具有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展其生物合成、细胞定位和作用机理等研究。同时,基于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的防御功能,从植物特定组织和细胞中发现活性先导化合物,进行创新药物研究。 实验室目前拥有... 查看详细>>
黎胜红,男,1973年8月生,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该室任助理研究员,200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4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2004-2008年为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博士后兼洪堡研究学者;2007年7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 查看详细>>
1、植物腺毛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及防御功能研究
大多数陆地植物的地上部分表面都覆盖着大量腺毛和非腺毛,其中腺毛通常能够合成和贮存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往往具有复杂多变的化学结构、重要的防御功能和广泛的药理活性。本课题组从唇形科植物米团花(Leucosceptrum canum)的腺毛中发现一类新奇骨架(米团花烷)的二倍半萜Leucosceptroids A和B,结构经单晶X-衍射证实。生物活性测试显示,该类化合物对植食性昆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且它们在米团花叶和腺毛中的含量与其拒食中浓度EC50相当或更高,足以阻止... 查看详细>>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的个人主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胜雄获青年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博物馆——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诚邀青年英才依托申报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海外)项目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子博物馆 展示自然世界丰富多彩和生物多样性(华夏博物之旅)
【掌上春城】全国首个!探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化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亮生研究员报告会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当选外籍院士
网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264.html
上一篇: 科学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招聘 |
下一篇: 白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