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8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姚广民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杜鹃花科(Ericaceae)大多数为木本植物,乔木或是灌木,全球约有103属3350种。我国杜鹃花科有15属757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以西南部山区种类最多,尤以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杜鹃花科植物不但是园林观赏性植物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使用。杜鹃花科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丰富,主要包含二萜、三萜、倍半萜、甾体、黄酮以及香豆素类。其中,木藜芦二萜是其特征性化学成分。迄今为止,本课题组已对六种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1,2)、羊踯躅~(3-6)、毛果南烛~(7,8)、兴安杜鹃、云锦杜鹃和马醉木等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滕杨;张涵淇;周俊飞;李永吉;姚广民;毛果南烛叶中的三萜皂苷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J];有机化学;2017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峰;孙涛;甘肃省杜鹃花科一新记录——长蕊杜鹃[J];耕作与栽培;2022年01期 2 陈俪心;杨旭;李鹤;戴晓勇;杨成华;杜鹃花科研究热点综述[J];贵州林业科技;2022年03期 3 江珊;杜鹃花科的那些小铃铛(七)[J];花卉;2020年11期 4 侯欢欢;潘露;李正;陈敏;贵州省野生杜鹃花科植物种质资源与区系成分分析[J];南方农业;2024年11期 5 汪礼权,秦国伟杜鹃花科木藜芦烷类毒素的化学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年04期 6 汪劲武杜鹃花科揽胜(下)[J];植物杂志;1997年04期 7 傅玉兰黄山杜鹃花科种质资源初探[J];园艺学报;1990年01期 8 高文静;李红丽;宋卫武;王雪芹;杜鹃花科质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3年05期 9 苏辚;庄伯桐;唐金明;刘初钿;杜鹃花科的几种观赏灌木[J];植物杂志;1987年01期 10 汪劲武杜鹃花科揽胜(上)[J];植物杂志;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广民;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李世和;周杰;熊果资源的开发意义[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乔晶;胡峻;李艳忙;刘勇;杜鹃花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分类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4年 4 周广;孙宝腾;张乐华;熊英杰;王书胜;5种杜鹃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扆铁梅;云南晚第三纪化石木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2年 2 李艳平;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欢平;羊踯躅根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年 2 杜培;杜鹃花科二萜成分镇痛活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22年 3 李春姣;12种植物表观结构植纹鉴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晗;杜鹃花科二萜镇痛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21年
相关知识
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四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两种滇产樟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科学网—葫芦科药用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水团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五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鸢尾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三种冷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大戟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网址: 杜鹃花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