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优设施环境。设施内适宜温度,开花期 22℃~25℃,采果期 20℃~25℃,各阶段夜间温度不能低于 5℃,适宜空气湿度 50%~60%。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 5℃以下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加强通风换气,冰雪天气也要在中午气温较高时适当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防止氨气等有毒气体危害。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有条件的可进行傍晚和夜间补光。
2.科学肥水管理。草莓花序果实膨大期和顶果开始采摘时,要重视肥水管理,提倡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按照少量多次原则。肥料种类以不含氯高钾水溶性肥为宜,间隔 7~10 天追施一次,每茬果冲施 1 到 2 次水溶硅肥。叶面肥可采用氨基酸+高钾肥+水溶硅,间隔 7~10 天,喷施时间在下午2 点以后,利于增加肥效,并要避开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正常生长期 70%,结果期 80%。浇水时不要直接浇冷水,宜将水放到蓄水池,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
3.严格植株管理。为减少养分消耗,应及时摘除花梗、老叶、病叶、匍匐茎,疏去过短果梗、小花、僵果和畸形果。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两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其余掰掉。一般每个花序保留 3~5 个果,植株长势强的可适当多保留 1~2 个果,功能叶每株留 10~12 个左右。采果后花序要及时去掉。由于气温回升较快,应严控植株旺长。
4.精细花果管理。草莓开花时,要及时放蜂促进授粉坐果。每个花序留花 2~4 朵,依据生产目标确定留果量,疏除畸形果、病果。果实膨大后逐渐下垂在地面上,容易造成果面不卫生或地下害虫咬果、烂果,可将梳理好的稻草或者芒苇、山草等平铺在花下,用来托果。着色期进行转果,保证着色均匀。
5.强化绿色防控。设施草莓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螨类和蚜虫等,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清洁田园,加强温湿度调控,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证果品优质安全生产。
打印 关闭
相关知识
花卉产业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措施
应用昆虫团队赴顺义区山蜂科技开展草莓害虫生态防治技术指导
设施蔬菜冬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学院设施果蔬服务团队赴第十四师开展设施果蔬越冬栽培生产技术服务
设施草莓生产中高温闷棚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全市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连作地草莓设施栽培土壤障碍的处理
江苏省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市冬季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网址: 设施草莓生产技术指导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16420.html
上一篇: 草莓科学栽培管理全技术!获得较好 |
下一篇: 大棚草莓花果期注意事项,草莓花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