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控温湿度
温度篇:草莓花期对温度十分敏感,超过30℃花粉发芽率降低,夜温降至0℃以下雌蕊会受冻害。
现蕾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8~12℃,最低不应低于6℃。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 ℃。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晚上8~12℃,最低不应低于5 ℃。
气温在5℃左右时覆盖中棚,低于0℃时再加盖小棚膜。如遇低温寡照时,应及时进行补光增温措施。
湿度篇: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开花坐果。
每天中午前后放风,灵活掌握放风口大小和放风时间,不可因排湿影响棚温。尤其是寒冬遇阴雨雪天气,棚内湿度大虽需排湿,但此时更需要保温,只能在中午短时放风。
2、适量施肥补水
草莓开花结果期植株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也同样重要,氮肥能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但要注意施用量,防治草莓旺长。同时要注意磷肥用量,过多会造成果实光泽度差。(微信搜索公众号:“农资种植技术施肥方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由于草莓根系集中在15cm土层中,小高垄栽培易缺水,应结合施肥注意补水。在适宜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大时果实含水量也大,果实光泽度好。
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可采取少量多次追肥,一般追施3~5次。草莓不耐肥,施肥浓度不可过高,并在两次施肥期间充分灌水,以滴灌为主。
根外喷施一些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如碧邦液肥,提高草莓果实质量和产量及草莓的色泽和硬度,同时还能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3、提高授粉效果
在草莓的促成栽培中,一朵草莓开花期为4~5天,花期温室内风弱,外界昆虫无法进入,草莓借助风力与昆虫授粉已不可行,人工授粉容易错过良好的授粉时机,造成草莓授粉不良,易发生坐果率低或畸形果率高的现象,致使草莓品质下降和减产。
目前首选蜜蜂授粉方式,采用熊蜂授粉效果更好,熊蜂活动能力强,在相对较低棚温下仍可采集花粉,3个棚配1箱熊蜂,棚间轮流放置。
放蜂的时间一般在草莓开花前7~8天,将熊蜂箱放入温室内,使熊蜂在花前能充分的适应温室内的小气候和环境。放蜂后,要喷施对蜜蜂毒性低的农药,并将蜂箱移出棚外3天以上。
4、加强栽培管理
摘除老叶、侧芽、匍匐茎
草莓花果期虽以生殖生长为主,但也会不断发生新叶,陆续形成老叶。
老叶具有较多抑制成花物质且营养消耗大于光合积累,同时生长旺盛植株侧芽增多,不但消耗营养,影响通风透光,易于发病,且易形成较多的弱势侧花序和小花小果。
因此,应适时适量摘除老叶和侧芽,并将其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以促进侧花芽分化、降低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利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
1、调控温湿度
草莓花期对温度十分敏感,超过30℃花粉发芽率降低,夜温降至0℃以下雌蕊会受冻害。
现蕾后:白天25~28℃,夜间保持在8~12℃,最低不应低于6℃。
开花后:白天温度23~25℃,晚上7~8 ℃。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晚上8~12℃,最低不应低于5 ℃。
气温在5℃左右时覆盖中棚,低于0℃时再加盖小棚膜。如遇低温寡照时,应及时进行补光增温措施。
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左右,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授粉质量,进而影响草莓开花坐果。
每天中午前后放风,灵活掌握放风口大小和放风时间,不可因排湿影响棚温。尤其是寒冬遇阴雨雪天气,棚内湿度大虽需排湿,但此时更需要保温,只能在中午短时放风。
2、适量施肥补水
草莓开花结果期植株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也同样重要,氮肥能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但要注意施用量,防治草莓旺长。同时要注意磷肥用量,过多会造成果实光泽度差。(微信搜索公众号:“农资种植技术施肥方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由于草莓根系集中在15cm土层中,小高垄栽培易缺水,应结合施肥注意补水。在适宜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大时果实含水量也大,果实光泽度好。
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可采取少量多次追肥,一般追施3~5次。草莓不耐肥,施肥浓度不可过高,并在两次施肥期间充分灌水,以滴灌为主。
根外喷施一些含有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如碧邦液肥,提高草莓果实质量和产量及草莓的色泽和硬度,同时还能增强植株抗病抗逆能力。
3、提高授粉效果
在草莓的促成栽培中,一朵草莓开花期为4~5天,花期温室内风弱,外界昆虫无法进入,草莓借助风力与昆虫授粉已不可行,人工授粉容易错过良好的授粉时机,造成草莓授粉不良,易发生坐果率低或畸形果率高的现象,致使草莓品质下降和减产。
目前首选蜜蜂授粉方式,采用熊蜂授粉效果更好,熊蜂活动能力强,在相对较低棚温下仍可采集花粉,3个棚配1箱熊蜂,棚间轮流放置。
放蜂的时间一般在草莓开花前7~8天,将熊蜂箱放入温室内,使熊蜂在花前能充分的适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