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何提高水花成活率

如何提高水花成活率

水花培育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更是养殖高产的保障。然而,水花的养殖技术是比较难掌握的,每年都有很多养殖户培育水花失败的案例。上期我们分享了 提高鱼苗水花成活率的几个要点 有兴趣的养殖朋友可以查看。

然而水花标苗是非常细致的工作,稍不留神,上百万尾的水花就全军覆没了。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水花标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今天我们来聊聊水花在标苗过程中的几个拦路虎,力争水花标苗成功。

一、水质:

水质过肥或者过瘦都可导致水花成活率低。水质过肥,水花下塘很容易得气泡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就全军覆没;相反,水质过瘦,水花下塘缺乏天然饵料,同时也缺乏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溶氧,进而导致水花体质差和缺氧死亡。因此,水花下塘要做好肥水调水工作。

二、毒素:

由于在放水花前,很多养殖户会用生石灰或者其他清池药清池,会导致pH值偏高或者有药物残留,因此在放水花前务必用有机酸,如使用液总汇来解毒调节pH值。解毒过后,水花下塘前还要再做一次试水,以确保没有毒素残留。

三、天敌:

由于水花很嫩小,水里的很多水虫,比如水蜈蚣之类的,包括乌鱼黄鳝等野杂鱼都会对水花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在水花下塘前务必做好清杂和杀虫工作。

1、蜻蜓幼虫(水虿):

水虿(chài)是昆虫纲蜻蜓目昆虫稚虫的一种统称,也就是蜻蜓在羽化前的幼虫。体色一般是暗褐色或暗绿色,外形与其成虫类似,无翅,肉食性,性情凶猛。

幼虫多栖息于水底或水草间,以蜉蝣幼虫、摇蚊幼虫、小鱼和蝌蚪等水生动物为食,对鱼苗危害最大,被渔民称为“水老虎”。

2、龙虱、龙虱幼虫(水蜈蚣):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等。英文名predaci diving beetle。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食性很杂(从昆虫到比自身大的鱼)。

龙虱以肉食性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物性饵料,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龙虱幼虫以小鱼、蝌蚪等动物为食。

3、蝌蚪:

蝌蚪在鱼苗培育池中主要危害有两个:一是蝌蚪可呑食刚下塘不久的水花;二是蝌蚪在池塘中与鱼苗争食,影响水花鱼苗的生长。

[防治方法]:以防为主,即防止在池塘中孵出蝌蚪,即加强巡塘,将蛙卵或蟾蜍卵及时从池塘中捞出放到岸边。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只要巡塘及时,基本可解决蝌蚪对水花的危害。

4、野杂鱼:

野杂鱼主要的危害是与养殖鱼苗争饲料,严重降低养殖鱼苗的生长速度,甚至可能携带某些致病因子,导致鱼苗发病。

[防治方法]:A、彻底清塘;B、池塘注水时在水泵口套60目的筛绢,严防野杂鱼随注水进入池塘。

5、青泥苔:

青泥苔属丝状绿藻,消耗池中的大量养分使水质变瘦,影响浮游生物的正常繁殖。当青泥苔大量繁殖时会影响鱼苗活动,鱼苗常被乱丝缠绕致死。

[防治方法]:当发现池塘里有少量青苔时,一定要及早处理。经实践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及时,就可快速处理池塘暴发的青苔,且池塘中的养殖生物不受影响。

用强氯精泼洒青苔表面,建议用量为2斤/亩;泼洒5分钟之内青苔开始死亡,变白;青苔死亡后,如可安排人工捞起,处理效果最佳;

B、加水提升水位至1米以上,泼洒,用量为1kg/亩;腐殖酸钠,可净化水质,解毒稳水,最主要是起到遮光作用,降低水体透明度,有效抑制青苔的光合作用,预防青苔的再次生长,从而起到根除青苔的作用;

C、每亩水体使用san天绿1-2kg+360芽孢菌粉350g进行培藻;芽孢菌可有效分解水中有机质,起到净水爽水的作用;san天绿可快速肥水,培养水中的小球藻等有益藻类,促进池塘的藻相、菌相平衡。

6、鹭鸟:

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在苗池培育的过程中,可到苗池上方搭建防鸟网。如果苗池周围白鹭较多,对苗种培育危害较大,驱鸟设备也是一个选项。

四、气候:

天气不稳定,早晚温差大,高温闷热天和连续阴雨天放水花成活率低。放水花前注意看天气预报,选择晴天上午六七点钟放苗。如果遇到倒春寒这种情况,傍晚要及时用遮阴网或薄膜,覆盖好鱼池,做好保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水花育苗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四项措施农业资讯
教你一招提高水花成活率!,苗种培育,育苗管理
培育水花成活率提高到80%,养殖户需要“她”!
如何提高苗木嫁接成活率?
如何提高花卉成活率?巧施微生物肥料提高花卉成活率
如何提高花木嫁接成活率
水花培育新技术,成活率达80%,多赚8000元/亩!,苗种培育,育苗管理
如何提高芒果嫁接成活率(掌握嫁接技巧)
如何提高花卉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朱文静

网址: 如何提高水花成活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201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灌木怎样提高成活率?
下一篇: 猪场内如何兼顾蓝耳和产房仔猪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