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深博开幕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深博开幕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27日,“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泛黄的书页、朱红的印章、各具特色的装帧方式、美轮美奂的雕版图画……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宁静的阅读之美。据悉,本次展览分“古籍与经”“经部十类”“圣人言行”3个单元,遴选馆藏精品古籍54件/套,时代纵跨宋至民国近千年之久。考虑到古籍善本保存不易,本次展览仅持续月余,至6月10日结束。期间,市民可免费到场参观,感受祖先创造的文明成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手不释卷!千箱古书藏书家欲捐深博

本次展览的展品源于一位福建藏家。所谓手不释卷,爱书如命,说的就是这位藏书家。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告诉记者,这位藏书家如今已年逾70,数月前他开始与深圳博物馆接触,表达捐献之意。如今,运抵深博的古籍善本总数共计1550多箱。深博从前年就开始点交、整理、归类,将其中经部的古籍善本精品在此次展览中展出,计划接下来三年将陆续展出其中的史部、子部和集部。“这位藏书家从许多年前就开始收集古书,这些年也见证了古书从少人问津到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的过程。”蔡惠尧说,“对他来说,这些古书就是他的孩子。希望更多人能在博物馆里看到。”

中国历代古籍记载和证实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随着世代更迭、岁月沧桑,古籍历经浩劫磨难,留存至今的古籍善本价值益发凸显,各收藏单位视若珍宝。

书本上的中国。记者在现场看到“古籍与经”“经部十类”“圣人言行”3个单元,其下再细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等若干细目。这些泛黄的故纸陈列在展柜之中,述说着中华民族的过往。记者主要到,这些古书的装帧方式各有不同,包装也各有特色,书上还印有“藏书章”。据悉,过去的藏书家在收到“爱书”时,就会印上自己独一无二的“藏书章”。这些古书不仅有文字,有的还有精美的图画。《三礼图》就用图画的形式,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礼制,比如,公孙王侯在不同场合的服装礼制等等。

一页千金!宋刻本“蝴蝶装”现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还有难得一见的宋版书。在藏书界,宋版书可谓是一页千金,早在明清期间就一书难求,普通民众更是无缘得见。如今,深圳市民足不出户,在自家门口便可赏宝。此次展出的宋本书为宋刻本《晦庵先生文集:朱文公易说》。《晦庵先生文集:朱文公易说》为后人整理朱熹(1130-1200年)所注解《易》书的文章、问答、语录等编写而成。展出的是宋刻本残本,仅存一卷。记者在现场看到,该书除了是宋刻本之外,更为特别的是“蝴蝶装”。“蝴蝶装”是宋本书常用的装订方式,“蝴蝶装”不同于线装书,装订时不用线,而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

此外,书页上的墨钉则是雕版印刷的一种特征,而细看版心处,刻有刻工张昇的名字。这些都为考证此书的版本提供了线索。根据这些,可考证出此为南宋淳佑间刻印《晦庵先生文集》。

展出的古籍善本中,还有一些代表了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比如,朝鲜翻刻本的《诗传》二十卷,该书是朝鲜翻刻的明永乐年间的《五经大全》之一,开本刻字与明司礼监刊印的经厂本相同。日本东京刊刻本《古逸丛书》二百卷为清代黎庶昌出使日本期间搜罗古籍,亲自校勘而成。以孤本、精刻为特点:所收多为国内罕见版本,故称《古逸丛书》;采用东京初印的美浓纸本,版面“几与宋椠元刊相等”。

编辑 刘彦

相关知识

2023深圳簕杜鹃花展今日开展(11月10日)
明代古籍善本《二如亭群芳谱》
花•忆江南——常熟博物馆藏清代花鸟册页展
深港共读,“故宫馆藏 × 香港非遗”展览及书展在深揭幕
英美博物馆藏唐宋浙江青瓷
日本宝历13年《花汇》:博物学著作
“春意江南――常熟博物馆藏花鸟册页展”
“故宫馆藏 × 香港非遗”焦点展览及书展深圳揭幕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菊花主题文物微展线上入口
“故宫馆藏×香港非遗”展览开幕 推动深港双城文化互动

网址: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经部古籍善本展”深博开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237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苏州博物馆藏古籍善本》
下一篇: 《民国文学/诗歌、韵文/作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