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汤圆的制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和糯米粉和搓制小汤圆的技能。
2.能够独立完成制作小汤圆。
3.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协作、与人分享,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小汤圆搓得大小匀称。
难点:能够根据粉的多少确定取水量。
教学过程
(一)了解美食,引出课题
【教师导入语:】孩子们在这节课之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了四川的特色小吃。谁愿意分享一下,你所了解到的特色小吃。
【预设回答:锅盔、火锅、担担面、肥肠粉、凉糕、醪糟粉子……】
我们四川的小吃特别有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道有名的特色小吃——醪糟粉子当中小汤圆的制作。
教师出示课题:小汤圆的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四川的特色小吃,激发孩子们对制作美食的兴趣,引出课题】
(二)认识食材,探索用法
教师引入:下面来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做小汤圆所需要用到的劳动材料和工具,并清点自己的劳动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
劳动材料:糯米粉、一杯水
劳动工具:碗、勺子、盘子、筷子一双、手套、50ml量杯
【碗:和糯米粉的容器。盘子:放小汤圆的容器。勺子:把糯米粉舀到和糯米粉的碗里。筷子:加水后搅拌糯米粉。手套:保持卫生。量杯:确定加水量】
【设计意图:了解劳动材料和工具,使学生明白其用途,在实践操作的环节中能够事半功倍】
(三)实践操作,学以致用
1.学习和糯米粉
(1)看微课,知方法
教师引入:做好小汤圆的前提是要和好糯米粉,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带给大家,在观看视频时请注意观察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播放微课“和糯米粉”,生观看后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粘贴关于“和糯米粉步骤”的词卡。
①取粉。
②加水。
③搅拌。
④揉团。
教师小结: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记住这4个步骤就会和好糯米粉。
(2)再回顾,抓重点
师提问:孩子们,在刚才的微课中,你们除了看到这4个和糯米粉步骤外,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粘贴“注意事项”的词卡
①加一勺粉。
②少量多次。
③呈颗粒状
④粉不沾手。
教师提问:我们了解到了和糯米粉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那么在卫生方面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PPT上出示:注意个人卫生、操作前修剪指甲和洗手、操作中手不能随便乱摸、操作后整理桌面和清洗双手
(3)师展示,徒手做
你们做好个人卫生了吗?为了食品的安全,请孩子们戴上手套(不拿工具),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体验和糯米粉的整个流程。
老师在操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要注意观察老师每次往糯米粉中加水的量
(4)浅尝试,初实践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学生在课桌上操作(PPT上设置倒计时提醒。教师提醒学生站起来操作,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和糯米粉的过程,拍摄学生劳动的照片【选择典型,做得特别好或者不好的地方】
(5)多元评,找问题
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在同学们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投屏:糯米粉和稀了、和的太干、快成型了的照片)
教师提问:你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吗?是怎么解决的呢?并抽学生说解决方法
问题 解决方法
糯米粉太稀了 向碗里加入糯米粉
糯米粉太干 少量多次加水
糯米粉快成型了 再多揉一会儿
教师提问:原来我们和好糯米粉的关键取决于加水的量,老师这里也提到了少量多次加水,那么我们每次应该加多少水呢?怎样加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每次加水的多少,是根据糯米粉的多少来确定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总结。因为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习,而且用到的糯米粉也相对较少,所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50 ml的小杯子。以我们现在碗里糯米粉的量,每次加一半25ml的水就够了。干糯米粉减少,相应的加水量也要减少。待同学们掌握熟练以后,就可以不需要量杯,通过观察就能确定每次加水的量。
(6)再尝试,重实践(4分钟)
教师导入: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怎么解决在和糯米粉的过程中,太稀了、太干了和快成型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碗里糯米粉的情况,适当的进行调整。
【每组中和好糯米粉的孩子当小老师,帮忙指导组内同学。】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和糯米粉(PPT上设置倒计时提醒。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学会做小汤圆的难点,通过实践操作知道加水量是和糯米粉成功的关键,利用量杯解决少量多次加水的问题,才能保证自己和的糯米团可以搓小汤圆。】
2.学习搓小汤圆
(1)看微课,知方法
教师引入:老师已经知道,孩子们在美术课上学过《我是神奇小厨师》,用超轻黏土做过丰富的食物,也搓过小汤圆。今天我们要用刚才自己和好的糯米粉搓小汤圆,做真正的食物。请看视频
教师播放微课“搓小汤圆”
学生观看视屏(要求:做小汤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并粘贴关于“搓小汤圆步骤”的词卡。
⑤捏条。
⑥取挤。
⑦搓圆。
教师小结:孩子们总结的很到位,记住这3个步骤就能搓好小汤圆。
(2)再回顾,抓重点
师提问:孩子们,在刚才的微课中,你们除了发现这3个搓小汤圆步骤外,还看到了有哪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呢?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粘贴“注意事项”的词卡
⑤左右手交换。
⑥在顶端取。
⑦小指节大小。
教师小结:孩子们总结的很到位,希望你们一会儿搓小汤圆的时候要记住记牢哦。
(3)浅尝试,初实践
心动不如行动,孩子们我们我们一起来搓小汤圆吧。
学生在课桌上操作(PPT上设置倒计时提醒。教师提醒学生站起来操作,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搓小汤圆的过程,拍摄学生劳动的照片【选择典型,搓的好和不好的例子】
(4)多元评,找问题
学生自评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孩子们在你们搓小汤圆的时候,老师也在认真观察了你们的作品(投屏:小汤圆粘在一起、大小不一、每个小汤圆都能很好分开的图片)
教师带着学生分析原因和找到解决办法
问题 原因 解决
有大有小 剂子取得大小不一 每一次取剂子时都可以进行对比
小汤圆粘在一起 挨得太紧 小汤圆粘上干糯米粉
(5)赛带练,固成果(3分钟)
教师引入: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大家搓的小汤圆,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找到了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再次操作,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汤圆搓的又好又快
【PPT出示比赛要求:1.小汤圆要搓圆,2.大小均等,3.不能粘在一起】
【搓汤圆时,教师开始煮学生第一次搓的小汤圆(每组小组长,把第一次搓好的小汤圆拿到老师处)】
【设计意图:本部分搓小汤圆是该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再用比赛的方式淬炼操作,熟练技巧,让学生真正掌握制作小汤圆的技能。】
(四)收获成果,分享总结(8分钟)
1.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教师引入:老师周末的时候去逛了一下超市,发现小汤圆不仅有白色,还有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等不同的颜色(PPT出示不同颜色小汤圆的图片),这些小汤圆的颜色丰富多彩,想不想知道这些彩色小汤圆是怎么做的呢?请观看视频。
播放做彩色小汤圆的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回答红色、紫色、黄色、绿色的小汤圆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小结:原来绿色的小汤圆食用蔬菜泥做的、紫色的小汤圆是用紫薯泥做的、黄色的小汤圆是用南瓜泥做的。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就成了五颜六色的小汤圆。
2.分享成果,体会乐趣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劳动技能,强调安全卫生注意事项,懂得感恩父母对我们的辛苦付出,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师引入:汤圆已经煮熟了,请同学们按照小组顺序,有序的到老师这里来端汤圆。
孩子们品尝汤圆,教师实时采访,并谈感受。
教师总结: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在美味佳肴中,在辛勤的劳动中,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用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吧!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既能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科融合。】
板书设计
小汤圆的制作
制作步骤 注意事项
①取粉。 ①加一勺粉。
②加水。 ②少量多次。
③搅拌。 ③呈颗粒状。
④揉团。 ④粉不沾手。
⑤捏条。 ⑤左右手交换。
⑥取挤。 ⑥在顶端取。
⑦搓圆。 ⑦小指节大小。
拓展升华
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给家里人做一次小汤圆,并尝试制作五彩小汤圆。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小班元宵花灯教案
幼儿园六一手工制作教案:六一儿童节的小花朵
康乃馨的制作教案
5月作业+ 花儿汤圆
制作花篮大班教案
制作花篮教案
玫瑰汤圆的做法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教案《制作花灯》 幼儿园免费教案
制作花篮大班美术教案
制作花束教案
网址: 小汤圆的制作(教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24403.html
上一篇: 做汤圆、送汤圆、吃汤圆,元宵佳节 |
下一篇: 在海南,元宵节可以这样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