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内蒙古自然宝藏】​​植物活化石——半日花

【内蒙古自然宝藏】​​植物活化石——半日花

原标题:【内蒙古自然宝藏】​​植物活化石——半日花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内蒙古频道

半日花是一种半日花科,半日花属植物,矮小灌木,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孑遗植物,被称作“植物活化石”,是亚洲中部荒漠的特有种,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珍稀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日花是多年生矮小灌木,植株呈垫状,多分枝,高度在5~12厘米,丛幅约20厘米,根系发达,老枝褐色,幼枝覆盖白色短柔毛,后逐渐光滑;单叶对生,具短柄或几无柄,两面也有白色短柔毛;花单生枝顶,花梗有白色长柔毛,有5个萼片,背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瓣为倒卵形,颜色为黄色或淡桔黄色;花期随降雨时间而定,若降雨及时,则可从4月底至9月初整个生长季开花,果实不断成熟脱落,无固定的果期。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标本 赵雅婷摄影

半日花科在我国仅有1属1种,那就是半日花,在内蒙古仅仅分布于鄂尔多斯西部及阿拉善盟。半日花科大多分布于北温带,常生于干旱、阳光强烈的地区,长在草原化荒漠区的石质和砾质山坡上。

它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早在第三纪时就已经生长在地球上。在7000万年前的地球浩劫中,大多数动植物已经灭绝变成化石,然而半日花却历经亿万年,在漫长的地质变化、气候变迁中顽强的生存下来。

半日花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多为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最低气温可达-35℃,最高气温可达39℃,且干旱少雨,年降水量约150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经常面临超高温、高低温和超干旱的自然环境,因而进化成根系发达,植株低矮的半灌木,利用肉质的根、茎、叶大量储备水分,也利用厚厚的角质层减少水分蒸发,甚至靠昼夜温差的冷凝水生存。面对高温严寒干旱的自然环境,逐渐适应变化成半灌木或灌木植物。

半日花虽然在残酷的自然进化当中幸存了下来,然而,随着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人类的破坏又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首先是半日花的种子粒小,胚成熟度差,成熟个体数量稀少,因此自然繁殖能力低,影响种群繁殖;其次是种群分布区域狭窄,造成种群基因的优化面临困难,加之人为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得半日花走向濒危。

从野外资源调查来看,半日花的自然分布区域逐年减少,自然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正在不断剥夺它生存的空间,因而在1999年国家颁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半日花被列为保护级别为Ⅱ级重点保护的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半日花的评估级别为濒危。

半日花作用价值极高,对科学、染料、园林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等具有重大影响。

半日花比素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和银杏等还要古老数千万年,其研究价值极其珍贵,与半日花同龄的植物还有四合木、沙冬青、革苞菊等十几种,被植物学家统称为“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半日花作为中国特有的半日花科植物,对研究亚洲中部,特别是研究中国荒漠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的联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半日花枝叶含红色乳汁,可作红色染料。是北方草原化荒漠区的典型植物,经常伴生的有刺旋花、灌木冬青、四合木等灌木半灌木,而这些植物为人类生存环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人类同荒漠作斗争的良好屏障和最佳守护者。

半日花不但有研究价值和防风固沙作用,而且还是具有较高园艺价值的优美观赏植物,从初夏到冬初,只要些许雨水晨露就可以绽放在荒漠里面。(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供稿)

阅读量:1.8W

相关知识

植物科普 植物活化石——半日花
内蒙古珍稀植物——半日花
灰蓬蓬的半日花
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濒危珍稀植物——半日花
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研究进展
2024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攻略之半日花
半日花
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荒漠群落特征及其分类
新疆濒危植物半日花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遗传多样性研究

网址: 【内蒙古自然宝藏】​​植物活化石——半日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320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活化石有哪些 什么是植物活化
下一篇: 它被誉为“植物大熊猫”,通体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