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上怎么使用?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上怎么使用?

目前,大棚作物如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作物都逐步进入开花结果期,这个时候也是大家冲肥的关键期。然而有时候有些朋友,花了许多钱,冲了不少肥料,效果却没有达到预期。

那么在大棚作物冲施大量元素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误区呢,今天结合山东东昌府区大棚经验给大家介绍下,要是说错了欢迎大家拍砖。

1、随意盲目的增加使用量

不仅是葡萄,感觉现在大家种棚是不差钱了啊,大量元素水溶肥冲的是越来越多,甚至有的都是一亩地一箱(40斤)一箱的冲,要是用的肥料质量好还好点,质量差的可能冲2次直接就黄叶早衰了。

在这里强调下,其实冲肥就好比吃饭一样,不能一下上太多,一般来说一亩地10斤的大量元素 + 相应的改土生根的肥料5kg【如微生物菌肥、含腐殖酸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就可以了,按照少量多次原则使用。

随意过量施肥后,草莓早衰严重(图片来源:高丰采摘园)

盲目过量施肥,番茄在结果期早衰严重

其实,土壤里过量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后易造成土壤盐泽化,伤害根系,这个时候,要重视和微生物菌肥的搭配使用,微生物菌肥能够改良土壤,促根,促进土壤里营养元素的吸收,更主要的是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搭配微生物菌肥轮换使用,可大大减少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迷信及随意使用高钾/超高钾

    现在大家都知道高钾肥具有膨果上色的作用,结果,各种高钾甚至超高钾的肥料都上来了,就希望产量高点,早点着色,早点上市。在这里我个人认为高钾(13-6-40之类的)肥料除了西红柿最后一遍转色肥可以,其他情况基本上不用,不然的话有时候会出现使用后僵果、植株生长缓慢的问题。

     此时以平衡性为主

此时以平衡性为主

此时以高钾型为主

3、番茄、茄子、豆角、辣椒等等作物按照一个方法使用

其实不同作物需要的氮磷钾比例是不同的,常常种茄子的问,茄子果怎么长不大啊,结果一问,冲的高钾的肥料。

大棚蔬菜总体来说以黄瓜为例,基本上根瓜座住,上平衡的(20-20-20);等到盛果期后就是平衡和高氮高钾(13-6-40)轮换使用;

番茄在乒乓球大小时候用平衡,鸡蛋大小高氮高钾,辣椒可以参考番茄;

平衡性配合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茄子,长势明显不一样

茄子则完全就是冲平衡的,千万不要冲高钾的,不然有你后悔的,至于芸豆大量元素就别用了,至于为什么,以后再说。

4、冲肥不注意配合天气情况

其实作物吸收营养大体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根系把这些养分吸收;

第二步就是靠着蒸腾拉力把养分水分给拽上去然后起到相应的作用。

而到了冬天一旦出现阴天、雨雪天,光照不足、棚内温度(室温、土温)较低,这样根系没有办法吸收养分,蒸腾拉力也不足,在这种条件冲的肥料是没有办法完全吸收的,所以大家在上肥的时候最好看下天气预报,保证冲肥后有2-3个以上的晴天,如果天气特别冷要适当减少大量元素使用量甚至不用。

平衡性配合高含量有机质碳肥使用的西兰花,长势良好

这个时候,可以给作物补碳肥,如含有机质高的含腐殖酸水溶肥,再搭配微生物菌肥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地温,增强作物根系的活动能力,提高土壤透气,作物叶片明显有光泽,使作物保持良好的长势。

5、冲肥不看作物长势

在棚室里受到逆境、病虫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实蔬菜长势是不一样的,而长势不一样其需肥量就不一样,因此如果作物收到逆境影响比如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或者叶片发生病害比较多的时候,那就要适当的减少大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量,可以多用些微生物菌肥、氨基酸、海藻腐植酸类的肥料,等到植物长势恢复后,再增加。

选择好的微生物菌肥,可以明显改善作物长势,改良土壤,叶片边缘不再焦叶,没有花叶,叶色正,绒毛多,畸形果少,单果重,可大大提高瓜果的品质。

配合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西红柿,与单纯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对比

使用微生物菌肥20亿+,配合平衡型一周后的草莓园

好了,关于蔬菜大量元素水溶肥就给大家暂时介绍这么多,给大家看看我们使用的微生物菌肥和腐殖酸水溶肥吧,欢迎大家相互交流,也欢迎大家说说你的使用经验。

我们在西兰花园子使用的20亿活菌,禾萃源生产

相关知识

催花授粉精大量元素水溶肥
大量元素水溶肥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给作物带来什么好处?
六招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量少效高更可靠!
微量元素水溶肥你用对了吗?使用注意这3点,效果不微量!
大量元素水溶肥:现代农业的绿色动力
[大量元素水溶肥批发]大量元素水溶肥 大量元素肥料 氨基酸水溶肥花肥叶面肥全营价格29.9元/瓶
大量元素水溶肥包装上标注的“TE”是什么意思?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哪家好
论大量元素水溶肥在花卉上的应用
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效果如何

网址: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上怎么使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389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鱼蛋白:最佳使用方法与建议
下一篇: 水溶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