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荷花】文学作品中的荷花

【荷花】文学作品中的荷花

  荷花又被称为“芙蓉”,是六月花神,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作为传统名花,荷花古往今来被无数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之中,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再看这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的,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杨万里的另一首《小池》则描绘了另外一种夏日风韵: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后两句则是通过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花有被称为莲花,而“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句诗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男子深长的思念。同样的还有孟郊的《怨诗》:

  试妾与君泪,两地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诗中女子要求与丈夫来一个两地比试,以测定谁的相思之情更深。可是相思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还真不容易。可女子想出的比试法儿是多么奇妙。她天真地说: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莲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为谁的泪水浸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为谁”而“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莲花还代表着坚贞不屈的君子之风,其中最出名的为北宋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此文作与宋熙宁四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时所写。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到了近代,与荷花有关的最出名的散文当属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了,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

  作者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照片来自网络)

相关知识

荷花意象【荷花意象的宗教意义】
荷花赏析: 荷花是...
荷花的含义与象征意义(解读荷花的文化内涵)
荷花的美丽与文化:探寻荷花的象征意义与种植技巧
荷花的花语和意义(探寻荷花的寓意与象征)
荷花,中国的国花(荷花的文化与传承)
荷花的象征意义(探秘荷花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荷花的象征意义与寓意(揭秘荷花的奥秘与文化内涵)
荷花并非常绿植物(探秘荷花的生长习性和特点)
荷花——多年生还是一年生(解密荷花的生命周期及特点)

网址: 【荷花】文学作品中的荷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465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出水芙蓉的出处、释义、典故、近反
下一篇: 什么样的女子可以称为出水芙蓉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