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在闽南水乡“遇上”花朝节

在闽南水乡“遇上”花朝节

  踏青、赏花、游玩

    在闽南水乡“遇上”花朝节

    传统文化助推春日文旅经济

  “花神”游水乡 记者 黄子君 摄

  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郑斯楠)花朝春日宴,鸢舞四月天。4月8日,2023年漳州首届花朝节在闽南水乡开启,拉开了“滋养民族心灵 培养文化自信”龙文区传统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的序幕。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是汉族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2022年1月,“花朝节传统习俗”入选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风送暖、水清岸绿,永兴桥旁,充满盛唐之美的国风舞《丽人行》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接着,花神祭祀展演、古诗新唱、花神巡游等多种特色活动轮番上演,尽显国风古韵,让现场的游客“穿越时空”领略古风之美。活动现场,茶艺体验、娃娃春日市集、纸鸢春日绘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参与,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少汉服爱好者也“奔赴”闽南水乡踏青、游玩,共赏春光。在古色古香的街道间穿梭,移步换景间,不经意就会偶遇穿着古装的“小书童”“大家闺秀”“锦衣卫”等。“汉服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颜值’,更在于它蕴含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智慧,让人觉得自信、自豪。”身穿明代汉服、头梳可爱双髻的蒋女士告诉记者。

  融合传统与时尚的活动,点燃了闽南水乡的人气、复古潮流。“此次活动我们以‘非遗’为主线,以‘福文化’为纽带,将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市民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龙文区文化馆馆长黄巧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市民感受到传统节日的诗意与浪漫,也进一步促进龙文区文旅融合,激活文旅消费潜力。

  娃娃市集有意思 “小花仙”来摆摊

  娃娃市集乐趣多 记者 黄子君 摄

  花朝节上,“小花仙”的身影随处可见,为活动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他们不仅上得了舞台,还摆得了“地摊”。

  “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舞台上,伴着悠扬的乐曲,小朋友们以诗歌吟四季、颂古风,古诗新唱、《十二月花名歌》等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而在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的沿岸道路,娃娃春日市集、国潮市集共摆了将近九十个摊位,其中不少摊位由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家长共同经营,售卖着文具、玩具、零食等物品,引来众多市民驻足参观询问。

  “我刚刚卖出了气球、棒棒糖、玩具等商品,这个活动好有意思。”4岁的皓皓在妈妈的陪同下,招呼前来选购的客人。“孩子在国学幼儿园上学,平时喜欢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借这次活动,带他来体验下国学文化,当当‘小店长’锻炼他的胆量。”皓皓妈妈表示。

  隔壁的“小店长”简嘉泽则与前来围观的小顾客交换了他的玩具。“我们售卖的物品大多是家里现有的玩具、零食等,通过半卖半送的形式进行销售,主要是让孩子交交朋友、开心游玩。”嘉泽妈妈表示,花朝节是个适合家庭聚会的活动,除了能让孩子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借此多陪伴孩子,培养亲子感情。⊙本报记者 郑斯楠

  香港“花神”团队来了

  活动期间,在“百花神”的带领下,身着汉服的“十二花神”在景区巡游,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者加入,热闹的队伍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数千人共聚闽南水乡共享春日“盛宴”。“百花神”的扮演者陆思敏是国风雅集香港汉服文化协会的主席,结束了第二届香港花朝节的巡演活动后,她和其他10名香港青年来到漳州参加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游客们或为表演喝彩,或身着汉服积极参与各类体验活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她感叹道。

  品美食、逛城市,参加此次活动的香港青年,大多是第一次来漳州,“漳州历史底蕴深厚,有着浓浓的闽南风情,是个宜居宜游的城市。活动结束后,我们打算抽些时间继续探店品尝小吃、‘打卡’网红景点。”陆思敏说。

  ⊙本报记者 郑斯楠

  责任编辑:林堃 高丽君

相关知识

在闽南邂逅花朝节
甘州区明永镇水乡渔村上演浪漫花神节
当花朝节遇上铃兰花节,博物馆中的鲜花与香氛
打开春天的浪漫 西溪花朝节3月24日拉开帷幕
国风花朝迎春来,桃花源里桃花开,国际花朝节盛大启幕!
花朝节,花朝节是农历哪一天,花朝节风俗,花朝节的来历
“锦春·花事”暨2023锦溪古镇花朝节举办
“十二花神”亮相杭州西溪花朝节 现场“天女散花”
“十二花神”亮相杭州西溪花朝节 现场“天女散花
花朝节简介 花朝节介绍

网址: 在闽南水乡“遇上”花朝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5299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福建建宁举办第四届赏花大会暨传统
下一篇: 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景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