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真菌病害是花卉病害中最常见的一类。
真菌是没有叶绿素,以菌丝体为营养体,以孢子体进行繁殖的低等生物。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称为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一般都具有明显的病症,如粉状物(白粉等)、霉状物(黑霉、灰霉、青霉、绿霉等)、锈状物、颗粒状物、丝状物、核状物等。
上述特征是识别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之一。
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锈病、立枯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白绢病、煤污病、根腐病、菌核病等多种。
本文,先来分析几种分布广、危害重的花卉真菌病害。
花卉真菌病害
分布广、危害重
1.白粉病
病菌附生在嫩芽、嫩叶、花蕾和花梗上,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退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如覆盖着一层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变成灰色。
受害叶和茎梢卷曲萎缩、畸形,花小而少或不能正常开放。病菌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温室内最易发生蔓延。
主要危害月季、菊花、梅花、大丽花、瓜叶菊、倒挂金钟等花卉。
2.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嫩的茎梢、花蕾、果实等部位。
大多数花卉受病菌侵染后,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发病,在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多呈暗褐色,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
炭疽病主要危害兰花、君子兰、茶花、梅花、无花果、橡皮树、仙客来、八仙花、万年青等。
3.灰霉病
主要危害叶、茎、花和果实等部位。
寄主不同,被害部位和程度也不同。一般刚发病时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状物,发病严重时整枝死亡。
4.黑斑病
病菌在土壤中潜伏,随雨水溅落侵入下部叶片,迅速向上蔓延。受害叶片先出现黑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接连成片。病叶萎黄、脱落。
通常在7~8月雨季发病较迅猛。
主要危害月季、玫瑰、梅花、菊花、牡丹、天竺葵、白兰、美人蕉等花木。
5.褐斑病
受害植株叶片上出现近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严重时造成大量焦叶。
此病主要危害芍药、牡丹、菊花、杜鹃、山茶、桂花、一品红、非洲菊、月季、天竺葵等。
6.幼苗立枯病
由镰刀菌、丝核菌和腐霉菌引起的幼苗病害,表现症状为腐烂、猝倒、立枯等,以幼苗出土20天内受害最重。
常见的有唐菖蒲、香石竹、瓜叶菊、菊花立枯病等。
7.锈病
主要危害叶、茎和芽。感病叶片两面都出现橘黄色疱状突起,破裂后有橘红色粉末散出,这是锈病的夏孢子,会对植物多次重复侵染。深秋和初冬散出的孢子呈栗褐色,为锈菌的冬孢子,待到春天侵害叶芽等再现病斑。
柏科植物为锈病转寄主植物,花卉不宜与此类植物种在一起,否则发病更严重。
受害多为蔷薇科花卉及香石竹。
花卉真菌病害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壹
花卉生长期间,从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65%代森锌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3~5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贰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与夏季降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叁
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发病后及时剪除患病枝、叶、芽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菌源。
肆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伍
防治灰霉病还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等量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进行土壤消毒。
陆
防治幼苗立枯病除了可采用土壤消毒和药剂防治外,当播种苗出土20天左右,严格控制浇水,适当通风,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
柒
发现锈病时,应将病叶剪除烧掉,并喷洒40%粉锈宁4000倍液或敌锈钠300倍液防治。
上述方法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验!
是值得阳台种植爱好者妥妥收藏的花卉真菌病害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哦!
若正遇受真菌性病害所苦的花儿,台友们不妨一试。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
相关知识
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最有效的防治方法都这里啦!
兰花病害的识别与防治: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的应对方法
姜科花卉的主要真菌性病害及防治.pptx
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多属于真菌的()
花卉常见病害怎样防治?
植物花卉常见的6种真菌病害,附防治和用药指南
植物花卉常见的几种真菌病害是怎么滋生的
花卉真菌病害的防治技术
花卉培育——真菌细菌性病害防治
菊花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网址: 花卉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最有效的防治方法都这里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5670.html
上一篇: 花卉叶子长斑发霉干枯……莫慌,1 |
下一篇: 花卉真菌性病害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