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

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

  园林植物白粉病是园林植物的易发病害之一,其危害面积大,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且发生病害后不易恢复原状。严重时则全株死亡。园林上常见的植物,如大叶黄杨、紫薇、十大功劳等均易感染该病,因此防治白粉病是园林植保工作的重点之一,下面主要介绍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白粉病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背。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园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园形白粉层,老病斑上的白粉层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以菌丝体在病芽、病枝条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天温度适合时越冬菌丝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借助气流进行传播和侵染。病害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会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份又可能再度重发。白粉病在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白粉病的防治: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

相关知识

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
10个细节教你快速辨别常见园林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问: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如何有效防治白粉病
植物病害分类及药剂(经典)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ppt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花木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及技术要点
如何防治白粉病霜霉病

网址: 园林植物病害—白粉病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57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技小知识】白粉病的防治小技巧
下一篇: 月季修剪后出现很多白色粉末。蚧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