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病穗上常呈现红色的霉层故而得名。赤霉病不仅引起减产,也会影响麦粒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一、发病症状
受害的麦穗表现出水渍状的褐斑,后期斑点逐渐扩大并逐渐蔓延至整个麦穗,导致整个小穗枯黄、麦粒腐烂或变褐,潮湿的环境下,麦穗上还会长出粉红色的霉状物。
二、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主要靠孢子传播并引起感染,在小麦的扬花期,颖壳张开,花药伸出,赤霉病病菌孢子侵入,使麦穗受害。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凡能引起田间湿度变大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小麦赤霉病。扬花期遇高温多雨,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例如播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夜晚喷灌等,均可增加病害的发生率。
三、防治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并加强田间监测。如未来有连阴雨天气,应在连阴雨天气开始前1~2天结合“一喷三防”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连阴雨天气结束后,根据病情发生情况,适时喷施兼具治疗和保护性杀菌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2.加强灌溉管理。中后期应避免晚上灌水尤其是晚上喷灌,建议选择晴朗白天喷灌,尽量减少田间高湿环境持续的时间。
3.合理施肥,适时收获。加强叶面肥使用,提高小麦的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收获期,应适时抢晴收割、脱粒、干种入仓,以减轻为害。
相关知识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阜阳市2023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技术意见
滑县病虫情报2024年第3期:滑县2024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控
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及对策分析 实现小麦病虫可持续治理
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及对策思考
紧急预警!小麦病虫害严重发生!抓紧防治“4病3虫”!
2024年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我市2019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农业农村部:预计2021年全国小麦春季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
网址: 小麦中后期警惕赤霉病发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60882.html
上一篇: 三月份小麦、油菜田主要病虫害防治 |
下一篇: 今年小麦要绝收,吃下这颗“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