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学》 2008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王政 高瑞凤 李文香 倪永君 姜德锋 开通知网号
【摘要】: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大豆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但山东地区大豆生产中不施肥、肥料施用配比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探明该地区大豆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和亚有限大豆品种辽豆11,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和K2O的累积量之间及与干物质的积累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大豆对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大豆高产最佳肥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105.0kg.hm-2,K2O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该地区大豆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政;高瑞凤;李文香;倪永君;姜德锋;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年04期 2 王政;高瑞凤;姜涛;倪永君;姜德锋;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李霄峰;邢宝龙;大豆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04期 4 孙振宁;李晶;段兴武;王英;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2年05期 5 韩猛;韩新生;王靖;姜德锋;花生间作大豆条件下氮磷钾肥配施效应的研究[J];大豆科学;2010年04期 6 吴玉广;大豆高产栽培的具体实施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2年02期 7 高亮;王晓明;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22期 8 王凤仙;丁娇;韩晓增;严君;邹文秀;陆欣春;长期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技;2016年06期 9 吴艳涛;高世杰;大豆种衣剂应用效果对比[J];现代化农业;2017年03期 10 苗任重;任秀荣;王建立;贡庆勇;刘志强;赵景云;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运河;李小红;王同华;王利群;杨汉民;王业建;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瘤菌与氮肥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谭春燕;刘作易;朱星陶;杜月红;黄建斌;不同密度下间作大豆的光合生理响应[A];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袁晋;刘卫国;罗庆明;杨文钰;不同生态区域气象因子对带状套作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孙铁男;商绍刚;当前我省大豆生产中的几个问题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5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吉林省大豆生产回顾与展望[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马强;宇万太;周桦;张璐;不同水肥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7 苏东;鲍男;秦贵信;姜海龙;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测定及研究[A];2016东北养猪论坛论文集[C];2016年 8 盖钧镒;我国大豆超级种培育专项研究的建议方案[A];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崔洪斌;大豆中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朱寿民;大豆中的特殊保健因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立明;吉林省大豆生产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石慧;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3 朱思柱;大豆进口对中国种植业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业建;大豆对低氮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学响应及介导低氮胁迫miRNA的鉴定[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向达兵;钾对套作大豆的抗倒伏效应与提高产量的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杨光明;大豆科研实力的国际比较[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崔宁波;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8 程广燕;我国大豆生产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王竹;栽培因子对套作大豆形态、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10 卫冕;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大豆生产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氮肥施用对大豆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籽实品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24年 2 董茜;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干物质积累、转移及氮肥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杨昱;不同氮水平下小麦—大豆和小麦/玉米/大豆周年体系的产量及植株碳氮磷变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蕾;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的能流及能值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 5 李欣睿;氮肥供应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养分吸收速率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 6 陈晓辉;小麦/玉米/大豆周年套作体系的氮肥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祝溪;大豆后熟评价方法及其品质特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2年 8 张宇峰;中美关税变化对国内大豆市场的影响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22年 9 鲍亚萍;Y公司大豆套期保值方案研究[D];中南大学;2023年 10 王宦臣;基于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大豆受光时间的动态估算与评估[D];山西农业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悦;黑龙江农民种植大豆意愿增强[N];新农村商报;2008年 2 全媒体记者 徐彤彤;兵团力量为我国大豆嵌入高产“基因”[N];兵团日报(汉);2022年 3 郑明 何枫;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优质高效增粮大豆示范区亩产达200.6公斤[N];呼伦贝尔日报;202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孙蕾;大豆 炒作已无新意 行情如走钢丝[N];粮油市场报;2012年 5 记者 姚宜兵;炎热的天气和“冷清”的大豆[N];期货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昺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珊珊;良种配良法 大豆好增收[N];河南日报;2024年 7 本报特约分析师 杨京;大豆/天气预期转好 远月承压下行[N];粮油市场报;2013年 8 全媒体记者 江斌伟;新疆大豆亩产453.54公斤创全国纪录[N];乌鲁木齐晚报(汉);2020年 9 记者 陈文宝 钱晓萍;张豆“3号”再创张豆系列杂交大豆亩产新高[N];张掖日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耿丹丹;为大豆振兴播撒良种[N];经济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水分亏缺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施氮水平及氮磷钾肥配施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施肥方式对水稻‘花优14’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花生品种商研9938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棉花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
粮棉轮作模式下施氮磷钾肥量对小麦产量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呼图壁县棉花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总结
基肥减施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网址: 氮磷钾肥配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6651.html
上一篇: 豫东平原高产花生施用氮磷钾肥增产 |
下一篇: 最全花多多系列肥的详细介绍,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