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1年09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毕振方   杨富军   闫萌萌   王月福   赵长星   王铭伦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了揭示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选择花生品种‘青花5号’为材料,对不同追肥时期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针期追肥可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在3以上所持续的时间达到30天以上;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3.5个,果重提高9.7%,从而使花生的经济产量提高9.33%。在花生生产上花针期追肥可作为提高产量的一项技术。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洁;王维华;蔺益民;刘燕;刘娟;邹晓霞;分层施肥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籽仁品质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03期 2 赵光磊;张雅奎;吴凌娟;刁琢;徐学谱;梁杰;董传民;分期施肥对马铃薯新品种‘兴佳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35期 3 王晓颖;周宇浩;邹晓霞;张晓军;于晓娜;王月福;司彤;膜下滴灌分次施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22年01期 4 姚瑞;赵凯能;谢畅;宋海玲;徐爽;于海秋;张正;王婧;蒋春姬;赵姝丽;王晓光;氮肥后移对花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年04期 5 秦文洁;郭润泽;邹晓霞;张晓军;于晓娜;王月福;司彤;膜下滴灌追肥种类对花生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年07期 6 伊淼;王建国;尹金;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减氮增钙及施用时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年04期 7 孔洁;庞茹月;毕振方;刘蕊;李峰;王铭伦;邹晓霞;不同生育时期追肥对花生功能叶片内源激素和籽仁品质的影响[J];花生学报;2021年02期 8 郭润泽;秦文洁;邹晓霞;张晓军;于晓娜;王月福;司彤;膜下滴灌追肥时期和次数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20年03期 9 丁红;张冠初;石程仁;徐扬;慈敦伟;袁光;秦斐斐;姜常松;张智猛;膜下滴灌追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20年03期 10 张彩军;霍俊豪;袁洁;司彤;王铭伦;邹晓霞;分层减量施肥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2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俊华;花生单粒精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及其调控[D];湖南农业大学;2022年 2 汪瑞清;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中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3 吴正锋;花生高产高效氮素养分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文洁;膜下滴灌氮肥运筹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青岛农业大学;2022年 2 耿晨鸣;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夏玉米季不同水氮管理模式肥料氮的去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3 张婷;高产高糖甜菜磷代谢生理基础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年 4 廖子杰;水肥一体化下肥料处理对白魔芋生长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0年 5 张雨蒙;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及用量对花生产量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 6 陈健;花生膜下滴灌水溶肥适宜施用量与时期及其生理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张天巧;不同配方肥料对花生克服连作障碍及化感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立峰;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期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虎;李尚霞;王月福;王铭伦;施氮量对不同花生品种积累氮素来源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01期 2 孙虎;王月福;王铭伦;赵长星;施氮量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衰老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3 陈四龙;李玉荣;程增书;刘吉生;用GGE双标图分析种植密度对高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年07期 4 李中青;高桥政夫;小田中温美;尾形茂;臼井智彦;及川也;追肥与收获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5 孙虎;王月福;李尚霞;王成霞;王铭伦;施氮量对不同类型花生蔗糖合成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02期 6 丛惠芳;孙治军;张梅;张志芬;于岩;陈兆平;高明芳;车广玉;不同量B、Zn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李尚霞;刘文全;徐秀娟;崔贤;杨同荣;郭鹤久;施硫肥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年04期 8 崔瑞;李玉荣;李楠;不同施肥量对坡耕地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9 周录英;李向东;王丽丽;氮、磷、钾、钙肥不同用量对花生光合性能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花生学报;2006年02期 10 甄志高,段莹,吴峰,许卫华Zn、B、Mo、Ca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振方;杨富军;闫萌萌;王月福;赵长星;王铭伦;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1年09期 2 张晓艳;王丽丽;封文杰;刘淑云;王风云;张秀兰;朱建华;花生红边特征及其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估算模型[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刘丽;张英慧;胡忠文;高星;王敬哲;邬国锋;MODIS全球叶面积指数产品再处理数据集(2001-2021)[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3年03期 4 张云峰;任鸿瑞;低覆盖草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J];草业科学;2024年03期 5 董桂君;叶面积指数的测量方法[J];新农业;2023年06期 6 杜一博;朱瑞飞;巩加龙;王栋;钟兴;基于吉林一号光谱星影像的农作物叶面积指数反演[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3年04期 7 汪梓鑫;屈永华;方红亮;智能手机农作物叶面积指数测量算法改进[J];遥感学报;2023年02期 8 谢贤胜;卢峰;杨元征;罗蔚生;徐占勇;苏宏新;广西桉树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估测及其校正[J];生态学报;2022年11期 9 黄兰鹰;郑亚雄;张美曼;尹子旭;姜小雨;肖箫;官凤英;应用地基激光雷达对毛竹林有效叶面积指数的提取及敏感性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年09期 10 吴项乾;曹林;申鑫;汪贵斌;曹福亮;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的银杏人工林有效叶面积指数估测[J];林业科学;202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希孺;朱晓红;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A];环境监测与作物估产的遥感研究论文集[C];1991年 2 周聪;龚龑;方圣辉;彭漪;杨凯丽;袁宁鸽;吴贤婷;朱仁山;融合纹理信息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水稻叶面积指数精准监测[A];第八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2年 3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黄俊宝;叶春;孙滨峰;王康军;曹中盛;基于光谱的江西双季稻氮肥调控研究[A];江西省作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胡智勇;陈孝杨;邢雅珍;张凌霄;年世宇;薄荷形态特征与根系呼吸对复垦土壤气热条件变化响应的实验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委员会会议摘要集[C];2018年 5 曹庆安;何原荣;冷鹏;基于半球摄影方法的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测量及验证[A];第二十二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二)[C];2021年 6 李振洲;贺正;贾彪;刘志;付江鹏;刘慧芳;滴灌玉米叶面积指数归一化建模与特征分析[A];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陈雪洋;蒙继华;吴炳方;朱建军;纽立明;杜鑫;基于环境星高光谱数据红边参数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反演[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8 刘倩;2000-2010年三江源地区MODIS叶面积指数及FPAR产品验证分析[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9 孙永华;宫辉力;李小娟;浦瑞良;周德民;基于高光谱的三江平原湿地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10 万华龙;刘连涛;张永江;李存东;孙红春;去果枝对棉花冠层结构和产量分布的影响[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佳音;利用半球图像反演森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蔡庆空;基于小波变换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与叶绿素含量遥感反演[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强;基于多角度混合模型的长白山地区针叶林区叶面积指数反演[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美;玉米花生间作群体互补竞争及防风蚀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5 肖嵘;中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焦念元;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中氮磷吸收利用特征与种间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袁德帅;顾及立体几何形态影响的霉变花生高光谱图像识别[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2年 8 韩飞;西北旱作区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群体节水、减氮增效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9 丁小霞;中国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林松明;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钙调控生理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康平;基于吸收峰特征的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岩博;基于LiDAR与遥感影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反演的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3 黄海明;基于环境一号卫星数据的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4 陈政财;一种便携式叶面积指数仪[D];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5 梁二丹;不同有机肥处理谷子叶绿素和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监测[D];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 6 汪清泓;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华南地区亚热带树木叶面积指数模型的构建[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苑振皓;曝光对半球摄影法测量叶面积指数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刘培新;基于半球摄影法的植被参数提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9 梁丽莎;广州地区攀援垂直绿化降温及节能效益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0 王彦君;东北主要阔叶树种叶面积和叶干重经验模型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月辉;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建成[N];人民日报;2020年 2 记者 丁佳;国内首个面向卫星应用的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建成[N];中国科学报;2020年 3 本报通讯员 胡佑志;花生夏管正当时[N];四川科技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田耿文;花生期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N];农村金融时报;2023年 5 本报特约分析师 王一博;新花生上市高峰临近 价格或难有亮眼表现[N];粮油市场报;2023年 6 记者 李锦文 李庆亮 奚亭;一场引人关注的花生收获[N];亳州晚报;2023年 7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邹文平;我国科学家构建出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N];科技日报;2024年 8 本报记者 梁闯;打造花生高产样板 “探路”高效栽培新法[N];长春日报;2024年 9 记者 金鹏 通讯员 郭强;迁安:科技夏管助力花生丰产[N];唐山劳动日报;2024年 10 记者 王霞 通讯员 邹玉芳;田间好“丰”景! 茂南花生迎丰收[N];茂名日报;2024年

相关知识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花针期膜下滴灌追肥量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风沙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
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山东省不同区域花生基肥和追肥用量及比例分析
膜下滴灌花生适宜追肥时期和次数研究
氮素水平对棉花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旱地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基肥减施对不同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网址: 不同追肥时期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671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养植中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 棉花花铃期追肥加呋喃丹治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