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种球处理及复壮栽培关键技术探讨
_刘娜
现阶段, 我国百合生产主要通过鳞茎种球分球繁殖、组织培养的方式, 其中, 分球繁殖的系数比较低, 且在生产建设中容易出现品质退化的情况。 同时, 超过 85% 以上的切花百合种球都依托于西方国家进口, 不但价格较高,也使切花生产成本进一步升高。 有关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研究较为多见, 主要将百合鳞片、 花丝、 花梗、 花托、花柱、 茎尖、 叶片等当作外植体, 能够进一步提升百合种球的繁殖系数, 形成可观的经济收益。 百合切花栽培针对花色、 花枝硬度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常规的种球培养难以负荷当前品质高、 美观性佳的切花栽培要求, 百合种球提纯复壮技术的有效运用, 有助于强化切花百合的质量效果, 使切花百合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 从而解决现阶段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一、 百合种球一代复壮技术
(一) 组培小鳞茎低温处理技术
百合组培扩繁形成的小鳞茎尽管呈种球状, 但是处于生理休眠阶段, 如若对其进行栽培处理, 小鳞茎不但不能发芽, 还要对其展开低温处理, 从而将休眠期打破。 将百合小鳞茎休眠期打破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多次变温处理方法。 主要是把组培小鳞茎与组培瓶共同置于温度处于 15 ℃ 的冷库中, 放置时间保持 2 d , 随后将温度调整成 8 ℃ , 放置 5 d ; 将经过低温预处理后的小鳞茎在温度 4 ℃ 的环境下, 进行暗培养, 培养时间控制在60~70 d , 从而将休眠状态解除; 在冷库温度 10~15 ℃ 放置 2~4 d , 将其取出备用。
2. 一次低温处理方法。 将组培小鳞茎从组培瓶中小心取出, 利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直到将小鳞茎沾染的琼脂等冲洗干净后, 将其置于纸上, 放在通风阴凉处进行晾干处理,随后将其置于塑料袋中, 每袋 100 粒, 置于塑料周转箱中,进行低温冷藏处理, 冷库温度控制在 3~5 ℃ , 存储时间为70 d , 从而将休眠期打破。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 这两种不同方式都能把百合小鳞茎休眠期打破, 小鳞茎的发芽率在98% 以上, 而相较于多次变温处理方法, 一次低温处理方法的运用相对简单方便。
(二) 合理选取品种
关于切花百合的品种, 市面上常见的有西伯利亚品种与香水百合品种, 其中西伯利亚品种的颜色比较洁白, 花茎较为挺拔, 长势良好; 而香水百合品种的花朵比较大,香气十分芬芳, 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三) 复壮基地的选取与处理方法
由于百合喜欢生长在凉爽、 干燥、 阳光充沛的环境下,不喜欢潮湿, 对于土壤与排水要求较高, 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 排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沙性土壤。 为此, 百合种球复壮基地最佳的生长环境是海拔在 800 m 以上的高山区域。通过选取光照较为充沛的干燥地块, 将附近的垃圾清理干净, 深翻土壤超过 30 cm , 利用 50 倍甲醛液 (浓度 40% )进行喷洒消毒, 混合之后, 利用塑料薄膜密封处理 5 d , 揭开之后, 让药液挥发超过 7 d 。
土壤处理好后, 做畦做垄均可, 如果运用畦式栽培方法, 畦宽保持 120~150 cm , 3 行种植, 实施点播方式。 在做畦过程中, 每 667 m 2 进行播撒 3 kg 呋喃丹、 50 kg 生石灰、 1 500 kg 有机肥, 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后进行做畦, 播种之后, 覆盖稻草, 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 而应用垄式栽培方法, 应保证做宽垄, 垄面宽度超过 30 cm , 在垄上定植2 行百合种球, 铺设一条滴灌带, 无论是畦栽, 还是垄栽,都要进行开沟定植, 百合种球的规格标准应超过 6 cm , 保持沟深 10cm ; 而针对种球规格低于 6cm , 沟深应保持 8 cm 。开沟处理后, 沟底施加底肥, 每沟施加氮磷钾复合肥 50 g ,尽可能选取含有较高磷量的复合肥。 撒施底肥过程中, 应做到均匀集中, 不能散撒, 底肥施加之后, 应覆盖 2 cm 的薄土, 之后进行定植种球, 规格超过 6 cm 的种球, 球距保持在 10cm , 而规格低于 6cm 的种球, 球距控制在 7cm 左右,种球在沟内排定之后, 处于种球根系上覆盖薄土 1~2cm , 以便保护根系, 随后再进行施肥处理, 也就是在距离种球1.5 cm 的位置进行穴施, 从而减少肥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施肥量按照每粒种球高纯度磷酸二氢钾 1 g 的标准, 如果应用常规磷肥, 需施加 2 g 肥料; 而应用含磷量比较高的氮磷钾复合肥料, 需施加 2 g 。 当施肥盖土之后, 把畦面当作成垄面耙平, 轻轻夯压, 确保球根和土壤相互靠实。
(四) 鳞茎的种植方法
将通过低温处理打破休眠期的小鳞茎展开分级划分,主要划分为两个级别, 即 0.5~1.0 cm 与﹥ 1.0 cm , 针对不同级别的鳞茎, 其栽植方法也有明显差异。 在栽植之前,需对鳞茎实施消毒处理, 把小鳞茎放在 1 500 倍液辛硫磷(浓度 50% ) 加多菌灵 (浓度 50% ) /500 倍百菌清溶液中浸泡处理, 浸泡时间控制在 30 min , 将其取出放在阴凉地方晾干备用。
如若气温处于 9~18 ℃ , 可进行百合种球栽植, 对于长江中下游区域, 栽植时间通常为 2 — 3 月, 根本原因是此阶段温度较为适中, 有助于促进鳞茎新根系生长。 如果拥有先进的控温、 遮阴等栽培仪器, 能够进一步打破栽植的季节限制, 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栽植前 1 d , 需要对畦床实施透水处理, 以便促进鳞茎的萌发。 粒径比较小的鳞茎可通过沟栽的方式, 在畦床上行深度为 5 cm 的浅沟, 沟距保持 30 cm , 把小鳞茎保持竖向放置于沟中, 覆盖 2~3 cm 的薄土, 种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为 60~70 粒; 如果粒径比较大, 可以运用穴栽方式, 种植密度保持每平方米 50 粒, 覆盖 3~4 cm 的薄土。栽植后即可进行浇水, 可以强化其成活率。
(五) 苗期管理干预
1. 光照与水分的控制。 栽培后 15 d 注重温度的控制,将温度保持在不超过 18 ℃ , 15 d 之后鳞茎新根生长出来后, 将温度调整到 15~25 ℃ , 由于中午阳光较为充足, 夏季时需要借助遮阳网, 进行遮阴处理, 在夏季晴好天气情况下, 10 : 00 — 15 : 00 需实施遮阴, 并运用喷灌、 滴灌、沟灌等方式, 补充相应的水分, 为百合种球构建适宜的生长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 应避免积水, 加强田间排水管理。当鳞茎嫩芽出土之后, 需要做好鼠害防护, 定期进行清理杂草, 避免土壤板结。 随着小苗的不断生长, 应合理管控水分, 水分管控应遵循 “宁干勿湿, 浇则浇透” 的基本原则, 避免土壤湿度过大, 使鳞茎腐烂。
2. 施肥处理。 鳞茎出苗之后, 需进行肥料追加, 从而促进生长, 每月喷洒 1 次复合肥 (浓度 1% ), 也可通过施加人工配比的废水, 按照每 667 m 2 加入 10 kg 硝酸钙、 2 kg 尿素联合、 0.5 kg 的硫酸钾标准, 结合实际的生长情况, 适当加入镁等微量肥料。 相关研究发现, 喷洒 1/8 MS 倍液, 每隔 20 d 喷洒 1 次可以达到理想的生长效果。
3. 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由于百合花的病虫害较为多见,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 根腐病、 灰霉病、 立枯病等, 其中, 炭疽病需要运用 800 倍液百菌清 (浓度 75% ) 加 500倍液炭疽辅酶可湿性粉剂 (浓度 50% ), 每隔 10 d 进行 1 次喷洒, 持续喷洒 2~3 次即可; 灰霉病在发病初期, 利用500 倍液代森锰锌 (浓度 80% ) 加 800~1 000 倍液百菌清(浓度 75% ), 每次间隔 10 d 喷洒 1 次, 持续喷洒 2~3 次;在立枯病发病初期, 需要将病叶清除干净, 利用等量波尔多液 (浓度 1% ) 加 500~800 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浓度 75% ), 每隔 7~10 d 喷洒 1 次, 持续喷洒 3~4 次。 鳞茎腐烂病癌栽种之前, 需用五氯硝基苯 (浓度 0.5% ) 进行拌种处理, 避免病害的发生, 而在发病初期阶段, 通过浇灌300~500 倍液或者喷施代森铵 (浓度 50% ), 可以达到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 针对蚜虫等虫害问题, 可以利用 1 000 倍液敌敌畏乳油 (浓度 50% ) 进行喷洒。
4. 其他管控。 百合在生长期间, 需要勤除草, 避免土壤板结, 在杂草拔除过程中, 需避免对百合带来损害。 如若百合植株茎秆形成花苞时, 需要将蕾及时去除, 避免养分过度消耗, 对地下鳞茎充实膨大带来影响。
(六) 鳞茎的收获与处理方法
1. 鳞茎的收获和分拣方法。 在 10 月中旬左右, 百合植株的茎叶枯黄, 但是没有达到枯死地步, 可以根据畦逐渐进行种球挖取, 在挖取期间, 尽可能避免种球受到损害,挖取前 15 d 合理控制水分, 确保土壤处于干燥环境, 便于种球采收。 种球采收过程中, 应依照种类进行标牌分类,避免相互混杂。 把挖取的种球置于阴凉通风的位置, 进一步清理残存茎叶。
2. 鳞茎的消毒处理。 将种球用水冲洗, 把泥土、 腐烂鳞片、 烂根清理干净后, 利用 100 倍液甲基托布津液 (浓度70% ) 或者 600 倍液多菌灵 (浓度 50% )、 700 倍液代森锰锌 (浓度 70% ), 联合 1 000 倍液辛硫磷乳油 (浓度 50% ),进行杀菌灭虫处理, 浸泡 30~40 min , 将其取出放在通风处晾干。
3. 鳞茎分析与装箱方法。 依照鳞茎周径的大小, 将其划分为﹤ 6 cm 与﹥ 6 cm 的两种类型, 将其进行分开包装。 装箱过程中, 借助草炭把百合种球相互分隔开, 袋包口上张贴相应的标签, 标注百合类型、 规格大小、 数量等信息,避免相互混合。 把包装好的百合种球置于冷库内, 进行冷藏处理。
二、 百合种球多代复壮技术要点概括
(一) 第一茬花的种植
以东方百合种球为例, 7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在温室中播种, 应用无土基质栽培方式, 其基质配方包括泥炭、 河沙、牛粪、 亚麻干, 依照 6∶1.5∶1.5∶1 的比例, 合理控制温度、 湿度、 光照、 水分、 肥料等, 待 10 月下旬至翌年 1 月中下旬进行鲜切花采收。
(二) 第一茬花后种球复壮和第二茬花的种植
在第一茬花剪花过程中, 留下 15~25 cm 长的茎秆与10~12 片叶片, 采花处理后, 需将菌灵液与甲基异柳磷混合后, 实施基质消毒处理, 并展开浇水施肥, 进行养球 30d ,确保种球复壮; 随后, 就地对种球实施冷处理, 逐渐降低温室温度, 经过 7~10 d , 将温室温度降低至 -4 ℃ , 栽培基质结冻深度处于 3~4 cm , 种球附近基质温度为 -1.5±0.5 ℃ ,湿度保持 60%~70% , 时间为 1~2 个月。 第二茬花的种球通过以上处理方式, 在翌年 1 月上旬至 2 月下旬逐步进行预热处理, 通过 7~10 d 的逐渐加温, 使室温气温白天处于20~25 ℃ , 夜间保持在 15~18 ℃ , 基质完全化冻后, 种球附近基质温度保持在 15 ℃ , 进入切花生产的常规管理, 5月上旬至 7 月上旬进行第二茬切花采收。
(三) 第二茬花后种球复壮和第三茬花的种植
第二茬切花采收完毕后, 实施为期 30 d 的养球复壮,随后在 6 月中下旬至 8 月下旬期间将种球挖出; 针对种球实施筛选、 分级、 清洗、 消毒、 阴干、 包装处理, 随后置于冷库存储。 冷库温度保持 -1.5±0.5 ℃ , 处理 28~42 d ,然后依照播种期的规划, 在处于 -1.5 ℃ 条件下进一步延长冷库冷藏时间, 将冷藏时间延长至 70~84 d 。 第三茬花的种球于 9 月中旬至 11 月中下旬进行出库播种, 定植方式与其栽培管理均和第一茬相符合。 值得注意的是, 要通过加入没有应用过的 33.33% 基质, 在 12 月中下旬至翌年 3 月中旬进行鲜切花采收。
第三茬切花采收的种球复壮与冷处理方法均和第一茬花采花后的种球处理方式相同; 第四茬花的栽培管理方式和第二茬基本一致, 都在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出苗, 6 月至8 月中下旬实施鲜切花采收。 百合种球多代复壮技术的有效运用, 能够确保不同茬切花品质和第一茬花相一致, 提高其经济效益, 促进百合种球多代复壮技术良好发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 百合作为经济型作物, 发展百合种植业,不但能够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地方旅游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空间, 为种植户创收。 百合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 应该加强注重百合种球的复壮栽培技术手段, 保障百合种植质量, 积极推动种植业发展, 提高种植业的经济建设水平。
相关知识
种球冷藏处理及栽培方式对荷兰鸢尾花期调节的效应
百合种球国产化实现新突破——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栽培技术岗位科学家团队培育出百合优质种球
进口百合种球,粉红色的麝香百合种球,每个只售3
百合花种球 带芽香水百合种球 室内阳台易种盆栽花卉植物种子
辽宁省东方百合鲜切花温室栽培管理技术
银莲花种球怎么处理
温室栽培东方百合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花卉栽培技术讲座 百合切花栽培管理(下)
郁金香种球采后处理及储藏
教你种植朱顶红种球
网址: 百合种球处理及复壮栽培关键技术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152.html
上一篇: 日本红花樱花种子主要育苗技术低温 |
下一篇: #绵宝宝吧# 桔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