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化、趣味化、循环化,他们给园林绿化废弃物找到“好归宿”
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一直是一个讨论不完的话题。近些年,围绕着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各个城市都在尝试新的做法,不论是昆山市围绕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加强成套机械的研发、产品的多样化及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还是北京对于总体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置及循环利用的探索,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而天津市武清区园林绿化中心围绕着园林绿化废弃的枝条开启了“艺术之旅”。不仅持续探索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同时在以团队的作品装点城区绿地,创造性地营造趣味,在丰富景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实,这正是当前园林行业深耕、巧思谋划、设计制作、带团队树品牌的完美诠释。
——自由的冠军树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绿地面积持续增加,园林景观效果显著提升,城市变得更加宜居。环境效益极大地带动了社会效益,从而为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但要面对的事实是,大面积地绿地必然产生海量的园林绿化废弃物。
01
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现状
目前,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山等城市全部或部分实现了全域化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处理外,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松散的处置方式,浪费、污染的局面不容乐观。
大量的园林绿化废弃物不仅影响城市卫生和城市园林景观,大量堆积还存在火灾隐患,并且极易引起环境污染、淤塞市政管道、加重病虫害繁衍传播;不当的焚烧处理,不仅会加大城市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负担,更增加了碳排放;传统的沤肥方式效率低下,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要求。
其实,园林绿化废弃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废物垃圾,若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挖掘出巨大的价值。如何对其科学充分的利用,并建立起适应循环、节约体系,彻底解决困扰园林行业的难题,已经成为园林绿化领域需要攻克的首要目标。
02
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科学有效途径
融入匠心,废弃物焕发艺术生机
绿地中产生的死树枯枝大多数是由于病虫害导致的,而受害部位恰恰造就了人为所不能形成的造型、孔洞、纹理和颜色。
通过分类收集、分拣加工、艺术构思、工艺试验、定型放样等步骤,因材创意,在雕刻、削磨、绑扎、铆固等多种手法工序下,能够制作出随形而为的文房摆件、工艺木雕、生活用品、花艺配件,以及安置于绿地中的园林雕塑小品等异彩纷呈的艺术品。
化腐朽为神奇,提高了废弃物的附加值和利用品质,使部分园林绿化废弃物得到“高颜值”利用。
林深见鹿(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腾飞(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雄狮(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圆圆满满(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蒲公英(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太阳门(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假山(室外展示,柳木 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蜗牛(室外展示,臭椿木 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艺术摆件(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精细加工,“彩虹”木屑为绿地冬景增添色彩
进入冬季,绿地内的一年生草本花卉自然落败,裸露出大片土地,不仅影响园林景观,同时也带来土壤扬尘污染等环境问题。
将树木残枝、枯干进行筛选、粉碎、染色、对比、定型,制成彩色的木屑,根据具体立地条件,经过图案设计,分别铺覆在绿地的裸露土地表面内。
这一办法可以消耗掉数量可观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异彩纷呈的图案增加了冬季绿地色彩,同时还能够发挥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扬尘、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
振华道绿带(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文化公园(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文化公园(王凯名师工作室供图)
分类利用,提高实用价值
废弃的各类树木的枝、干、根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按照不同的树种和规格进行分类并运送到工厂,可直接压制成板材或作为基础原料进行深加工,制成各类用途的材料,不成材的部分可用于造纸或提取化工原料。
高效酶解,绿地养分循环回补
园林绿化废弃物制成的肥料能够优化土壤结构,加强土壤微生物系统的生态平衡。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合理管理和应用,可有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良性循环能力。
传统的园林制肥途径分为堆肥发酵和工厂化发酵生产两种形式,但均要求场地空间大、发酵时间长,且存在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量高的问题。
目前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酶解反应的肥料加工技术较为先进:将其粉碎后直接制肥,制肥时长2至3小时。酶解制肥充分将设备集成化,尽量缩小了占地面积,突出了操作简单、耗能低、流程标准化、易复制推广、易实现小型移动化等优点。同时由于酶解过程的温度范围在85℃至95℃之间,在此作用下大分子物质(木质纤维素、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被高效分解,病原微生物、杂草种子和寄生虫卵一并被杀灭。
由于酶解制肥产品品质高,因此可作为有机碳肥、高纯度营养土、基质基料,也可深加工转化为菌肥和各种功能肥料,最终将“废料”变“肥料”,回归补给绿地,重新为树木提供养分。这项绿地养分循环回补的技术既高效控制了制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又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实现了绿地养分循环,降低城市绿地养护成本。
03
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成果效益及意义
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比焚烧和填埋的效益更高、更环保,制成肥料的举措适时补充了绿地所失去的物质,维持了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的活力,可以有效替代草炭土。相比传统的园林废弃物处理方式,循环再利用的方式极大地避免了污染,节约了能源消耗与资金成本,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04
结语
各种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并形成了园林行业绿化废弃物处理的自身循环新体系,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推动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促进城市园林真正成为减排碳汇的领军行业。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时代在发展,更多更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必将推陈出新,取代和完善现有做法,园林人将持续探索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艺术化处置新途径,物尽其用,让各类园林绿化废弃物都能找到更好的“归宿”。
https://mp.weixin.qq.com/s/xyMaIpeBv6SUFDay1J0Ieg
相关知识
艺术化、趣味化、循环化,他们给园林绿化废弃物找到“好归宿”
“绿废”变“绿肥”,覆膜堆肥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落叶归根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循环技术
园林废弃物“变身”微景观
园林废弃物堆腐产品在花卉基质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府谷县10万废弃花菇菌棒资源化利用变有机肥——枣木培花菇 弃棒变肥料 结对促振兴
外包装能回收、封装袋可循环 马鞍山快递行业加速变“绿”——马鞍山新闻网
园林绿化工作计划范文5篇
学校趣味运动会活动策划 学校趣味运动会活动主题(十二篇)
温州的这俩“大花园”,真养眼!
网址: 艺术化、趣味化、循环化,他们给园林绿化废弃物找到“好归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249.html
上一篇: 园艺工考试:初级花卉工考试必看考 |
下一篇: 奏响绿化养护“春日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