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榆白皮
【异名】
榆皮《本经》,榆根白皮《千金要方》,榆树皮《山西中草药》。
【品种考证】
《本经》将榆皮列为上品,并云:一名零榆,生山谷。《本草衍义》云:榆皮,初春先生荚者是……青叶嫩时收贮亦用以为羹茹。嘉年,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所指均为本种。
【来源】
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根皮。
【原植物】
榆树 Ulmus pumila L.又名:竔《诗经》,白榆《毛诗传》,白竔《尔雅》,零榆《本经》,竔榆(《尔雅》郭璞注),榆钱树《救荒本草》,家榆、春榆、粘榔树《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榆、钱榆《中药大辞典》。
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生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钟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华北。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收根皮;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即剥取内皮晒干。
【药材及产销】
榆白皮 Cortex Ulmi Pumilae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短不一,厚3~7mm。外表面浅黄白色或灰白色,较平坦,皮孔横生,嫩皮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偶有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黄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质柔韧,纤维性。气微,味稍淡,有粘性。
【药性】
味甘,性微寒。归肺、脾、膀胱经。
1.《本经》:味甘,平。
2.《别录》:无毒。性滑利。
3.《普济方》:味甘,冷。
4.《品汇精要》:性平,缓,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腥。
5.《本草蒙筌》:降也。
6.《纲目》:入手足太阳、手阳明经。
7.《本草汇言》:气寒。
8.《药性切用》:入大小肠、膀胱经。
9.《本草求真》:入胃。
10.《要药分剂》:可升可降,阳也。
11.《萃金裘本草述录》:入手太阴、足太阳经。
12.《青岛中草药手册》:入脾、肺、肾经。
13.《河北中草药》:微辛。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咳喘痰多,失眠,内外出血,难产胎死不下,痈疽,瘰疬,秃疮,疥癣。
1.《本经》: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
2.《别录》:主肠胃邪热气,消肿,疗小儿头疮痂秓。
3.《药性论》:主利五淋,治不眠,疗鞬。
4.《食疗本草》:主暴患赤肿,亦治女人鮅乳肿。
5.《日华子》:通经脉。
6.《本草图经》:孕妇滑胎方多用之。
7.《本草元命苞》:作糜羹,令人多眠,杀虫,下气,火灼疮嚼封。
8.《纲目》:利窍,渗湿热,行津液,消痈肿。
9.《本草药性大全》:压丹石,利关节。
10.《本草汇言》:肿满喘嗽,或丹石留毒,或胎滞难生,一切肠胃中火滞、气滞、痰滞,诸有形之物,咸可奏功。
11.《医林纂要·药性》:补肺清金,益气敛神,行痰去湿,通利关窍,安神。亦治泻痢,催生,下死胎。
12.《萃金裘本草述录》:治痈疽发背,瘰疬。
1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骨折,外伤出血。
14.《青岛中草药手册》:杀虫。
15.《河北中草药》:益脾消食,止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1.《纲目》:若胃寒而虚者,久服渗利,恐泄真气。
2.《中国药学大辞典》:服后往往大便秘结,故时时兼用缓下剂。又此药煎浓则药汁稠粘,味恶难服,须如前述(即宽水煎),则稍收敛之味已耳。
【文献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相关知识
「白榆树」2021年白榆树价格表
榆树怎么修剪
榆树生态习性
榆树的花语与传说(探秘榆树的芬芳与神秘)
小叶榆树冬天怎么办(小叶榆树冬季会掉叶子吗)
榆树的寓意
榆树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榆树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榆树的养护方法
榆树盆景浇水口诀
榆树怎么制作盆景
网址: 榆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3518.html
上一篇: 夜开花是西葫芦吗 |
下一篇: 榆树养多长时间会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