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遇见西城|红墙边、白塔下,鲁迅“家”门口的公园亮相

遇见西城|红墙边、白塔下,鲁迅“家”门口的公园亮相

红墙边、白塔下,剪一段秋光,许岁月静好。

近日,北京鲁迅博物馆旁新修建的口袋公园——“莳花园”惊艳亮相,600余平方米的公园里,不仅种植了丁香、海棠、碧桃、刺玫等鲁迅书里出现的植物,更有孔雀草、二月兰、玉春棒等北京乡土植物。


融合鲁迅文化,延续特色景观

“莳花园”位于宫门口二条胡同口,北侧毗邻鲁迅博物馆。丁香、海棠、碧桃、刺玫……延续了鲁迅博物馆内的植物,公园凸显着鲁迅博物馆主题,注重传承人文记忆。



公园名称“莳花园”,呼应鲁迅的“百草园”,注重公园主题文化特色融合,延伸鲁迅书店阅读氛围和空间扩展,结合地刻、电箱与橱窗景墙多层次展示鲁迅生平与笔下植物,形成沉浸式文化展示空间,让居民贴近胡同里的花草植物,延续白塔寺街区景观胡同肌理,使胡同公园与阜景街、鲁迅博物馆、白塔寺融为一体,让过往居民享受胡同“慢生活”。


打造白塔寺下的“宝藏公园”

助力街区更新

“莳花园”不仅服务周边居民,同时回应与鲁迅博物馆和白塔的空间关系。公园内由月洞门划分文化展示区和休闲活动区,丰富游园体验,远借白塔,可以网红打卡。沿胡同道路设置种植池形成绿色开放街景,进一步恢复提升阜景街风貌。公园设计营造全龄友好胡同花园休憩空间,既可远眺白塔,亦可林下健身,与周边居住区动静相隔,提升胡同居民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新街口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莳花园”原为一处20世纪50年代建成简易房,随着时代的发展,此处简易房不仅与历史街区风貌格格不入,还老旧破败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于是,街道对其进行改造提升。



亮相后的莳花园,地块总面积720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面积622平方米,人行路铺装98平方米,公园绿化占绿地面积65%。与此同时,街道利用简易房腾退解危排险的过程,进行胡同更新修补,补足城市短板,充分利用腾退后“边角料”,见缝插绿,因地制宜融入交互设计,种植国槐、枣树、玉兰等老北京乡土树种,增绿色、增活力。全力推进胡同“微提升”,着力打造胡同里的小微绿地景观,截至目前,新街口街道小微绿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较前两年面积增加32%左右。


近年来,西城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新总规和核心区控规,实施城市更新,积极开展城市绿化,持续拓展绿色空间,不断完善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共新建安康园、茶马街游园、西单体育公园等口袋公园78处13.14公顷、微绿地143处6.56公顷、其它城市绿地3.59公顷。完成人定湖、宣武艺园等6个全龄友好型公园改造。新增屋顶绿化4.53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18万延长米。此外,西城区大力实施减量发展,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型,探索特大城市核心区公园建设新类型,在核心区陆续建成了广阳谷、常乐坊和逸清园等6处“城市森林”10公顷,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市绿地达到1103.47公顷,公园绿地达到551.4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2.16%,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由2015年的89.5%提升到97.74%,位列全市第二。区域生态品质逐年提升,百姓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


清雅的环境,幽静的小路,醉人的清香,仿佛在倾诉着似水年华的绚烂,仿佛在轻拈着绚烂静美的秋花,又仿佛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文脉沿着历史蜿蜒而下,行走在“莳花园”的“百草”之中,丰富知识文化,汲取精神营养,感受浓厚的历史人文。以知识文化为武器,勤奋学习,开拓进取,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共同为“2-1-1-5-2”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贡献“新”力量。

文字:石伟 刘新岩

图片:新街口街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喜报!鲁迅公园荣获一等奖
鲁迅的花木情缘
虹口的公园都评上星了!你家门口的公园是几星呢?
上海鲁迅公园“绿化咨询工作室 ”
莲花河畔“长”出公园绿地
蜀葵花诗词精选一十八首 绿水青山看不足,墙边一片蜀葵红
【上海鲁迅公园的雪中腊梅花摄影图片】生态摄影
北京六大主题花坛亮相西城!
“亲密”讲座、新书分享……七夕来环鲁迅艺文群落看看
鲁迅的花与树

网址: 遇见西城|红墙边、白塔下,鲁迅“家”门口的公园亮相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837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桃花春玉如何
下一篇: 有没有吉字开头的植物花卉名称